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電影流浪地球讓我們明白了什麼

電影流浪地球讓我們明白了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4 19:37:26
2021“影視中的真善美”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市民主題征文獲獎結果日前揭曉,共六十篇(條)作品脫穎而出。今年,上海國際影視節攜手上海市民文化節和QQ音樂,将評論征集活動全面升級,6月啟動以來,廣大市民及影視作品愛好者踴躍報名參與,通過影視評論這種形式進一步參與到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的光影盛事之中。本篇是獲得征文佳作“妙筆生花”獎的作品之一——由呂思思撰寫的《追求理性與人性——評<流浪地球>》。

電影流浪地球讓我們明白了什麼(影視中的真善美)1

《流浪地球》被贊為中國科幻片的裡程碑,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影片在叫好又叫座的同時,打動觀衆的不僅是精良的制作,更源于影片中所傳達出的人類對于真理的熱忱追求、堅定的意志和國際主義的美學叙事。

人類文明一直在追尋着真理和理性,為此會克服很多個人的欲望,私欲與公欲的抗争,使人類社會向着文明前行。正如《流浪地球》之中所設定和講述的,人類服從理性,但對真理的追求也會使人類不斷去反思和懷疑。影片中當聯合政府發出全球緊急救援的指令後,代表着一種絕對秩序和絕對理性。人類社會通過了《流浪地球法》,這是一種對秩序和契約的強調。片中的人工智能MOSS(莫斯)同樣代表着一種絕對理性——不摻雜任何情感的理性,主人公劉培強經曆了接受——反抗——再接受——再反抗的過程,所傳達出的是,人類的理性思考不斷質疑和反抗人工智能的決定。他在前期接受指令休眠,因空間站停止伴飛行為而反抗休眠,在總控室接受聯合政府的最高指令,但又因為收到地面親人的通訊而反抗MOSS。

人類之所以是人類,哪怕是人工智能或者計算機十分強大的當下,機器或許比人類更加靈敏和理性,但是缺少了人性的MOSS,無法将人類社會導向更好的未來。這正是理性之中閃爍着人性的光輝,人類保持着對真理的熱忱追求,但也保留着人類的情感。影片中MOSS說:“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是一種奢望”,但作為人類來說,保持着絕對的理智而舍棄掉人類的情感,那便不再是人類社會了。影片的結局也似乎在表明,理性與人性最好是相輔相成,脫離了人性的理性最終造成的是悲劇,而人類又會一直追尋着真理和理性。

在科幻片之外,也可以把《流浪地球》看作一種英雄叙事,英雄無意卷入冒險,受到召喚,被導師所感召,經曆磨難,最終回歸正常世界。在英雄叙事之中,始終令人感到熱淚盈眶的都是人性在其中散發的光輝,是堅強的意志和犧牲小我的品德,是英雄克服每一個自我的私欲,更是不離故土的情感。

堅強的意志,柏拉圖視意志為“善”的一種,在影片中堅定的意志體現在救援小隊從上海步行至杭州運送火石,哪怕是活活被凍死也絕不放棄的堅定意志。或許用文字描述顯得故意煽情,不過這一情節在原片中隻是一個小小片段。由堅定的意志更進一步的便是犧牲精神,或許在災難片中犧牲已成為濫觞,但放棄小我為了更多的人的犧牲精神依然能讓觀衆買賬。觀衆在現實生活中大概沒有那麼多重大的時刻,能改變命運甚至挽救他人生命。現實中我們都會稱作出這樣壯舉的人為英雄。對于英雄的向往和崇敬,才是影片中犧牲精神感染到觀衆的關鍵所在。每一個國家和民族都需要英雄,有了英雄才能使一個民族和國家中的人有着共同的身份認同,人們默認的英雄精神構成了社會的善。

悲劇美學和色彩美學是《流浪地球》的亮眼之處,影片令人稱道的其中一個部分就是美術設計,對于宇宙、飛船、科技感十足的未來高科技是科幻片最為引人關注的部分,而影片中對于行星發動機、未來世界的畫面設計,以及片尾的活字印刷,都是符合中國觀衆審美需求的。

《流浪地球》将末世劇情設定為将地球作為人類逃生的另類“巨型飛船”,當然這是劉慈欣原著中的劇情設定,但帶着地球去流浪這一設定展現出中國人的故土情感,對于家園的難舍哪怕在面對世界末日之時。永不叛離自己的故土家園,中國人的浪漫主義被闡釋得淋漓盡緻。

以冷色調作為全片的色彩基礎,其他鮮豔的色彩諸如紅色、黃色較少出現。而當主人公違規離開地下城來到地表後,頗具戲劇性的便是,代表着當代北京市、上海市的地标建築:北京央視大樓“大褲衩”、上海東方明珠塔都被極寒氣候凍成了冰雕。冰凍、淺藍和深藍色的冰,黑灰色的武器——冰冷的感覺,深藍在這裡是一種理性的美學象征,除藍色之外影片中的冷色調也似乎在預示未來人類已經足夠理智、冷靜。

導演同樣在《流浪地球》中體現悲劇美學,影片中的悲劇美學自然不僅是人物角色的死去和犧牲,而在于片中全人類為拯救地球已經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但是結果依然是“地球錯失了最後的逃逸機會”,向所有人類發出拯救地球的全球最高指令,最後借人工智能MOSS之口說出地球滅亡的結果早在救援開始之時已被推演出來。先給人類以希望,再打破希望,悲劇美學之義自此生發出來。但悲劇美學的意義在于把人性的崇高與卑鄙都逼出來,影片最終以劉培強和空間站的犧牲來完成對崇高的歌頌。

不僅如此,片中同聲傳譯的設定,使觀衆能聽到五六種語言混在一起的聲音,聯合政府的代表用法語向劉培強表述尊重希望,以及聯合政府的決策畫面的五面國旗,世界各國救援隊參與“飽和式救援”,這一切不就是英特納雄耐爾——國際主義,我認為《流浪地球》最打動我的美學是它的國際主義精神,尤其在當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環境中,沒有一個國家、民族是孤島,全世界人民必須團結起來,才能獲得戰疫的勝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