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孩子睡覺時打呼噜的現象,很多家長都不以為意,有些家長還認為打呼噜證明孩子睡得香。但如果孩子經常打呼噜,而且伴有張嘴呼吸、面容改變等症狀,家長就一定要提高警惕了,因為這可能意味着孩子患上了腺樣體肥大,此時應該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
2017年2月2日,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區内,随處可見倚靠在爸媽身上睡覺的孩子。(許康平/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緻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腺樣體。據《海南日報》報道,腺樣體是鼻咽部的屏障組織,能夠幫助機體對抗外來的細菌和病毒。随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免疫系統逐漸成熟,腺樣體通常會在6歲後“功成身退”,開始萎縮,在青少年時期消失。但當腺樣體被細菌或病毒感染時,它就會腫脹起來,如果感染次數過多,腺樣體就有可能一直腫脹下去,出現腺樣體肥大。腺樣體肥大的主要症狀有鼻塞、張口呼吸、說話有鼻音、打呼噜、睡眠呼吸暫停等。
腺樣體肥大可能會引起腺樣體面容,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醫師李勇在接受《重慶晨報》采訪時介紹,“腺樣體肥大會堵住上氣道,導緻孩子養成張口呼吸的習慣。長此以往,孩子就容易出現上嘴唇厚而翹、下颌後縮、腭骨高拱、牙列不齊以及缺乏表情的面容,即腺樣體面容,也被稱為癡呆面容。”李勇提醒,“腺樣體面容的征兆較多,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打呼噜,所以家長如果發現孩子經常打呼噜,應盡早帶孩子到正規醫院接受檢查,一旦被确診為腺樣體肥大,應及早進行治療。”
那麼,如何治療腺樣體肥大呢?人民健康網介紹,輕微的腺樣體肥大可以選擇藥物保守治療,但是如果孩子已經出現張口呼吸、睡覺打呼噜、聽力下降、面容改變等症狀,說明腺樣體肥大已經較為嚴重,最好盡快接受手術治療。(王琳)
本文由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風險評估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委員、中科院醫學心理學博士聶聰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趙鵬、張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