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文化在一定意義上是經典文化,收藏的藏品也是經典又内涵。清朝在滿族傳統服飾的基礎上,厘定冠服制度,等級分明。
清代後妃着裝同樣有着嚴格的規定,他們的穿衣與首飾的佩戴均以《大清會典》為依據,形成清朝獨具特色的冠服風格。
《延禧攻略》皇後帶着十八子
清代的宮廷十八子設計華麗,體現了當時宮廷的審美趣味。十八子手串是清代女性較為喜愛的飾物之一。
既可以佩戴于手腕,把玩于掌間,又可以懸挂于衣襟之上。
那麼究竟何為十八子?
第一種比較基礎,日常看見的十八子,菩提居多,十八種不一樣的菩提組合。也會有人問,是不是十八顆珠子才叫十八子的,表面意義此十八子中的“子”代表着個數的意思,這個“子”指的是“個”、“顆”,也就是說一條十八子的手串隻得就是一條有十八顆珠子的手串,它就是簡簡單單的十八子,十八個子,十八個珠子。
第二種手串常見的是十八子和一百零八子,這雖然隻是簡單的十八顆珠子,卻代表着十八中神通的變化,因為“十八子”中的“十八”指的是佛教的“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意義非凡,這是深一層的含義。
日常佩戴于衣襟之上,有點像現在的胸針與服裝的佩戴方式。
十八子源于念珠,但是随着手串用料的華麗非凡,其裝飾作用遠遠大于它念誦經書時的計數作用。清宮中的手串,放置于現在,都是經典時尚的,選材用珊瑚,翡翠,瑪瑙,碧玺,青金石,水晶,蜜蠟,珍珠。也會用伽南香,紫金錠做成手串,以馥郁的香氣驅蟲避瘟。《清稗類鈔,服飾》記載:“香珠,一名香串,以伽南香琢為圓粒,大率每串十八粒,故又稱十八子。貫以彩絲,間以珍寶,下有絲穗,夏日佩以避穢。”清宮所藏的正是這種手串,部分佛頭位置系有挂扣。
以下是收集的故宮的部分藏品,我們可根據直觀的圖片來了解《清稗類鈔.服飾》中所描訴的樣子。
清代宮廷後妃肖像與晚清後妃照片中,不僅佩戴于手腕,也被懸挂于衣襟,手串佛頭上的挂扣也是為了這種特殊的佩戴方式而專門設計。
張子秋《續都門竹枝詞》描寫的“沉香手串當胸挂,翡翠珊瑚作佛頭”,與《清稗類鈔,服飾》記載的“多寶串,以雜寶為之,貫以彩絲,婦女所用,懸于襟以為飾”,指的也是十八子和十八子的用途。
十八子的出現,不僅僅是嫔妃之間等級的區分,也非常完美的代替了胸針給與服裝完美搭配。甚至在某種意義上體現了她們的脾性。
當時十八子也不僅僅是嫔妃們的獨寵,男士也是有佩戴的。所以也有非常多的木質,香料雕刻保存下來。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情深,“纖纖擢素手,劄劄弄機杼”的勤勞,“蹴罷秋千,起來庸整纖纖手”的頑皮,“纖指十三弦,細将幽恨傳”的多情.....古今往來,多少紅顔,那一雙玉手早已随光陰消逝,隻有那所佩戴之物,穿過時光,尚可一睹芳容。
故宮留給我們瑰寶的靈感,解讀中領悟結晶中的藝術。
古代工匠秉承人們求吉的意願,采用各種寶石的寓意來配置不一樣的十八子,在飾物中表達這些訴求。吉祥要趨利避害,顔色配搭舒服,材質寓意又要合适佩戴者心意。可謂物盡其用。
十八子的美凸顯了佩戴者的光彩,“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紫禁城裡珠光寶氣的後宮妃嫔大概就是這樣的模樣。
本文分享自東家珠寶設計師:漠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