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歌手》宣布不做了之後,觀衆就開始好奇,湖南衛視下一部競技類的音樂綜藝會是哪一個?
等了很久,等到了《嗨唱轉起來》,看到了《時光音樂會》,但都沒有達到《歌手》的高度。終于等到一檔定義為“國風民歌”的音樂綜藝《春天花會開》,沒想到還是令大家大失所望。
不管是在芒果宣發上說的“國風唱将”,還是節目宣發時候所主打的“民歌”,《春天花會開》給觀衆所傳達的意思都是:宣傳民歌,讓更多人去了解民歌,讓民歌發光發熱。
但很可惜,這檔節目并沒有達到觀衆的預期,從網友的評論來看,一星和兩星的評論居多,就連讨論組大部分都是吐槽的聲音。
在節目開始之前,當看到“伯樂團”的成員中有華晨宇時,不少觀衆表示不會看。但從節目播出效果來看,《春天花會開》令人失望的關鍵并不在華晨宇身上。
節目中暴露的三大問題,才是這檔節目令人失望的原因。
1、賽制混亂,節目定位模糊
從節目形式上來看,節目組采取的是投票制,由現場的觀衆投票,當投票數達到多少時,選手就可以晉級。
這在一定程度上放寬了名額限制,意味着參加比賽的二十多位選手中,如果都達标的話可以全員晉級。沒有花裡胡哨的賽制的确值得肯定,但這同時也暴露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節目定位不夠清晰。
這到底是一檔什麼樣的節目?到底是二十多位選手同台競技選出最厲害的那個,還是說不分勝負讓選手們跟着導師來學習呢?
但很顯然,《春天花會開》都不是。
它既沒有選擇《歌手》那樣的競技,觀衆投票,每期決選出一個最佳,末位淘汰,總決賽選出一個“歌王”;也不像《聲入人心》為了宣傳音樂劇、歌劇,都不淘汰,而是讓導師們來指導學員,然後給觀衆呈現出完美的舞台作品。
《春天花會開》更像是一檔不上不下的音樂綜藝,讓觀衆一頭霧水,節目組到底是要宣傳民歌,還是要讓選手們決出個一二三來。
節目定位不清晰,觀衆就隻能當成一檔音樂節目來看,單純的聽歌就好了,節目也就失去了更多的可能性。
2、賽制混亂,綻放席位選人成謎
前面提到過,選手會根據現場觀衆的投票,來決定晉級或者失敗。除了晉級以外,還有三個“綻放席”的名額。綻放席相當于《聲入人心》當中的首席,意味着這三人是晉級選手中最頂尖的。
綻放席由現場的伯樂團來決定。從第一期節目播出來看,伯樂團選人過于草率,沒有标準。
比如第一位登上綻放席的是成長楊陳秀一,伯樂團給出的理由是,第一個上台表演,展現了自信,應該給與鼓勵。随後登上綻放席的理由又是唱得好,或者是現場觀衆要求。
選人難免有點草率,似乎隻要稍微唱得好,就可以坐上綻放席。
當然,綻放席的名額有限,坐上去并不代表萬事大吉,還有被替換的可能,但也隻是内部商量,依舊沒有一個标準。
這也就出現了分數高的被替換掉,分數低的一直待在綻放席上。
如果伯樂團一開始就謹慎選人,或者在要被替換的時候,再來一小段的清唱來比拼,效果要好很多,畢竟觀衆會更樂意看到競技類的場面,而不是伯樂團内部平平無奇的讨論。
3、披着民歌的外皮唱流行歌
《春天花會開》最大的問題在哪裡?小七覺得是披着民歌的外皮唱流行歌。
從播出的第一期節目來看,上場的很多歌手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以為自己做了民歌,實際上隻是套了老民歌的詞,用流行樂的方式唱出來而已。
節目中華晨宇說的一句話很對,他說民歌改編還是不要改得面目全非吧。這句話的意思是要抓住歌曲的精神内核去改,而不是連其内在含義都不知道就随意改編。
的确,民歌最大的特點就是唱法。
陝北民歌以号子為主,音樂以結實有力為主,粗犷嘹亮,氣勢很足;客家民歌以山歌為主,所以聲調高亢、嘹亮、節奏較自由,彜族歌就是這樣;高原山歌就有唱腔充滿自由、奔放、舒展、悠長的特色,蒙古語歌就是如此。
然而,《春天花會開》的選手們,大多數都忘記了民族唱法,而隻是單純地将原有的歌曲進行編曲之後,以流行樂的方式唱了出來。
披着民歌的外皮,其實在唱流行歌,難以讓觀衆看到真正的民族樂,也很難看到民歌的創新,這才是令人最失望的地方。
總體來說,湖南衛視做第一個推廣民歌,踏踏實實做一檔民歌類的音樂節目,就很值得稱贊,加上有雷佳這位專業人士在,至少節目的水準不低。
但很可惜,邀請的選手參差不齊,就第一期來看,也隻有拉丹珠和張群航沒讓人失望。想要做好一檔節目真的不容易,希望《春天花會開》後面會慢慢變化,因為就預告來看,下一期節目應該還有更厲害的選手,也許可以幫這檔節目扳回一局!
你看了《春天花會開》嗎?你覺得這檔節目怎麼樣呢?歡迎留言一起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