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長期盆腔積液後果

長期盆腔積液後果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7-01 04:40:44

長期盆腔積液後果(盆腔積液需要治療嗎)1

很多人在問盆腔液體需不需要抽,還有很多人把盆腔液體視為盆腔炎。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要搞清楚什麼是盆腔積液?盆腔積液就是人體在直立位(站)的時候,位于盆腔内最下方的液體。以前科學不發達,隻有當某些病理狀态的時候,如嚴重的炎症、腫瘤等情況時,才能發現和診斷盆腔内有液體。但這時候液體往往已經很多,所以傳統的現代醫學(或者說20年前的現代醫學)都把盆腔積液與疾病是聯系在一起的。不僅教科書這樣寫,而且很多醫學大咖也這麼認為。

現在超聲診斷,尤其經陰道超聲普及之後,發現在子宮直腸窩這個位置,也就是人體直立位的時盆腔内最低的位置,總是有一些液體的。另外,腹腔鏡手術現在非常發達,對病人進行檢查或手術時,即便沒有任何疾病,子宮直腸窩這個部位也是有少許液體的。因此,少許盆腔積液是人體的一種生理現象,不是病理現象。再簡單點說,少許盆腔積液不是病!不是病!!不是病!!!重要的事說了三次。

那麼如何區分盆腔内的液體是生理性的還是病理性的呢?首先要看液體的量。一般來說,最深徑線小于30mm的,基本上都是生理性的,根本就不需要做任何處理,也不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女性,尤其是育齡期的女性,在月經期或月經後,以及排卵期前後,一般都會有少許的盆腔積液。前者可能是經血倒流,後者是成熟卵泡排卵時的卵泡液。這是最常見的原因。在其它時間,子宮直腸窩内也可能有少許液體。隻有大于50mm的積液,病理性的可能性才比較大。生理性的積液,不大可能超過50mm深度。超過了這個界限,可能是腹腔、盆腔内某個髒器有炎症(如結核),會有大量滲出液,滲出後積聚在盆腔内; 大量液體也可能是惡性腫瘤引起來的。比如說卵巢癌、輸卵管癌、腸癌、肝癌、胰腺癌等等,所有腹腔和盆腔内的髒器得了惡性腫瘤(癌)後,都有可能有液體的滲出。

長期盆腔積液後果(盆腔積液需要治療嗎)2

其次,要看年齡和病史。比如,育齡期婦女,要考慮月經和排卵;生活質量很差的人,要考慮有無腹腔或盆腔結核;某人有30年的肝炎病史,如果盆腔内有了大量液體(至少50mm以上),要考慮肝癌;無論男女,最近一段時間既便秘又拉肚子,腹瀉與便秘交替發生,則要考慮腸道腫瘤等。總之,對于這種不痛不癢沒有什麼症狀的大量的盆腔積液,要排除腫瘤。

第三,要根據前面所說的年齡、症狀和體征,進行相應的檢查。比如說檢查血液内的腫瘤标記物如CA125、CA199、CA153、CA174、癌胚抗原(CEA)、AFP(甲胎蛋白)等等,排除腫瘤或者為下一步的檢查提供初步的信索;檢查血液常規、C反應蛋白、血沉等指标,排除結核病等等。當然,如果有其它症狀、體征或病史,直接對這些部位進行影像學檢查,也可能會有幫助。總之,影像學檢查一般排在生化學檢查之後。

最直接的檢查當然就是“抽”了。但是抽取這些液體的目的不是治療這些積液,而是抽出來化驗,找産生大量積液的原因,比如排除結核、腫瘤或某種特殊的炎症等。盲目的抽取盆腔内積液不僅不科學,也沒有任何必要,搞不好還會對内髒造成傷害。抽取的唯一目的應該是化驗檢查。當然,如果是大量的腹水,則既有診斷的目的,也有減少腹水進行治療的目的,這跟我們今天談論的話題,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對于介于30-50mm之間的積液怎麼辦?這種情況下多數還是生理性的,少數是病理性的,但檢查起來非常麻煩。如果沒有其它伴随症狀或體征,也沒有什麼病史可供參考的話,還真的不好檢查。這種情況下,可以先檢查一下前面所說的腫瘤标記物和炎症指标,然後根據提示繼續查。如果炎性指标和腫瘤标記物都是陰性的話,則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比如2-3個月)後到醫院複查,這在醫學上叫随訪。如果是生理性的,也沒有任何問題;如果是病理性的,積液一定會增加,一定需要進一步檢查的。

長期盆腔積液後果(盆腔積液需要治療嗎)3

PS:抱歉,本人不在這裡平台上直接回答網友的提問。如果有醫療健康上的問題需要咨詢,請大家在丁香醫生、愛問醫生或者知貝健康裡找我,我很樂意回答大家的問題。謝謝您的理解與合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