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應如何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應如何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4 01:11:42

周禮中的美德是為了維護秩序、身份、地位,不同階層的人有不同的美德,正可謂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而孔子仁學中的美德則進行了改造。《學而篇》指出仁學的美德改造之道是美德并非僅僅顯示于他人,更為重要的是促進内在自主人格的成長。5.24正是對此意的闡釋,“直而無禮,則絞”,美德若無禮的加持,與惡行無異。5.24即是明例。

5·24 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參考譯文】 孔子說:“誰說微生高這個人正直呢?有人向他讨點醋,他(不直說沒有,卻暗地)到他鄰居家裡讨了點給人家。(禮崩樂壞之下,内在人格的正直是人的立世之本,否則隻能僥幸生存罷了。”

應如何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大變動下講美德需要技巧)1

微生高:姓微生,名高,春秋時魯國人。孔安國注:“微生,姓,名高,魯人也。”古代“微”和“尾”通用,後人多認為微生高即尾生高。《說文解字》上說:尾,微也。四書辨證:釋文《莊子盜跖篇》:“尾生,一本作微生。”後人指出在《莊子》和《戰國策》中所描寫的那個以正直守信著稱的魯國人“尾生高”與孔子所言的便是同一個人。曆史上有尾生抱柱的傳說,《莊子·雜篇·盜跖》記載:“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戰國策》蘇秦語燕易王曰:“信如尾生,期而不至,抱梁而死。”蘇代語燕昭王曰:“信如尾生高,則不過不欺人耳。”鮑彪注:“尾生再見燕策,蘇代言其名為高,即論語微生高。”太史公書蘇秦列傳曰:“信如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柱而死。”

當時人認為微生高為人爽直、坦率。故或稱其信,或稱其直。信既如此,直亦可知。依周禮的标準,微生高确實如此,但是孔子以禮度之,以其”乞醯而轉乞為與“一事論之,微生高是魯國有名的正直之士。有人向他要一杯醋,他沒有,自己便到别家去要一杯醋來,再轉給這個要醋的朋友。孔子認為這樣的行為不算是仁學要素中的直道,不值得提供、效仿。此事雖小,但以細微處,其私曲盡見矣。尾生高矯情飾行,以詐取名者,非仁學所稱之直者。此處仁學之美德與周禮之美德的差異盡顯。

應如何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大變動下講美德需要技巧)2

此中孔子評價别人善于從小事入手。此事雖小,但人的内在有恥且格的内在人格正是從細微處着手才能改變,若是細微處不符合禮,那麼,整個内在人格構建要有改觀,是不可能的。朱熹《論語集注》:“夫子言此,譏其曲意徇物,掠美市恩,不得為直也。”程子曰:“微生高所枉雖小,害直為大。”本章的重點是談論什麼是“直”,至于微生高“乞諸其鄰而與之”是不是掠美市恩,并不是本章重點。“孰謂微生高直”并非朱熹認為的孔子譏諷微生高,而是與5.11章孔子評價申枨“枨也欲,焉得剛?”一樣,認為微生高還沒有達到“直”的境界。

張居正《四書直解》:“人皆以微生高為直,如今看來,誰說他是直人。蓋所謂直者,必誠心直道,有便說有,無便說無。無一毫矯飾,而後謂之直。今微生高者,人曾問他求醋,其家本是沒有,卻不肯直說,乃轉問鄰家求來與他,這是曲意徇物,掠人之美以市己之恩矣。即此一事推之,則其心之私曲,行之虛僞可知,焉得謂之直乎?”當人們都說微生高是個正直誠懇的人時,孔子卻懷疑他做人有些讨巧、虛僞。在孔子看來,有就說有,沒有就說沒有,這才叫“直”,完全沒有必要繞那麼大的彎子。

應如何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大變動下講美德需要技巧)3

在禮崩樂壞的大變動社會,社會的壓力異常巨大。生存的第一要務是促進自身内在自主人格的快速成長,這樣才是立于亂世的唯一機會,尤其對于庶民而言,唯有做到“直”,個人内在自主人格的成長才有基礎。正如《雍也篇》指出的,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唯有正直才能在大變動社會中立足、生存與發展,否則,隻能僥幸幸存罷了,被覆滅的可能性極大。再若是投機取巧,巧言令色,雖然能夠得一時之利,但是不能實現對内在自主人格的促進,這種行事,即便是表面看起來是遵循美德,定非長久之計,無法持久,無法對抗大變動社會的挑戰。大變動社會中,庶民做人,更應該真實,隻有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才是促進内在有恥且格内在自主人格成長的唯一道路。孔子的這種評價,基于自己的道德與價值的标準。不管在外人眼裡微生高多麼正直,這個生活處世細節足以暴露他的本性。

所謂正直,是指公正無私,剛直坦率。按這個意思來看,微生高确實稱不上正直。首先,他沒有實事求是,有所隐瞞。這種直是做别給看的,《學而篇》提出,禮崩樂壞之下,美德不可這麼講,而應以促進内在自主人格的成長為依歸。其次,他到鄰居家借醋給别人,這裡面有私心在,或是在乎自身的聲譽。所以,孔子一點也沒冤枉他。正直的反義詞是虛僞和屈枉,做人如果不正直,虛僞屈枉,結果往往是害人害己。幾乎每個人都知道酒喝多了會很難受,但是,有時為了應付卻不得不喝,甚至還得大喝特喝。說到底就是為了讓他人說自己夠朋友。這種人就是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結果隻會害了自己。

應如何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大變動下講美德需要技巧)4

直還需要有變通,正如孔子講,“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陽貨》)。微生高并未聽從夫子之教導,由此把命都送掉了:他跟一個女子在橋下約會,那女的沒來,大水卻來了,他也不逃走,最後抱着橋柱被淹死了。《莊子·盜跖》:“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國策·燕策》:“信如微生,期而不來,抱果柱而死。”又《漢書·東方朔傳》:“信若尾生”,或謂即尾生高。這正印證了孔子的預言,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沒有了正直,人的内在自主人格就失去了基礎和成長的可能,能夠在禮崩樂壞的大變動社會中生存下來實屬僥幸了,非常大概念是性命不保,微生高即是一例。這種沒有權變的美德正是孔子仁學所摒棄的。

美德的運用确實需要技巧,但這并不代表就能運用浮誇、欺騙的手段。若是有人看到了自己的缺點,坦白承認就好了,沒有必要掖着藏着,做人還是真實一點好。而且,有些時候你越是掩蓋,就越能說明你的虛僞,反而會得不償失。記得曾有人說過,與人交往的最高境界并不是竭力掩蓋住自己的缺點,而是盡量放大自己的優點,進而讓别人主動地忽略你的缺點,這才是交往的藝術。

應如何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大變動下講美德需要技巧)5

仁學來解釋經典,可以填補《論語》篇章間的空隙,讓我們了解到完整的仁學,同時也能夠見識到仁學的強大解釋力,同時,也可以豐富仁學的内涵。如果需要進一步了解仁學的内涵,敬請加入視頻慕課《論語啟蒙:論語的法典化解讀》,或參考《仁者無敵:仁的力量——大變動社會的生存之道》(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中人人格論:論的法典化解讀》。以下是《論語啟蒙》的課程簡介。

應如何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大變動下講美德需要技巧)6

現代世界被認為史上罕見之大變局,當今中國也處于快速的現代化進程之中。身處大變動社會之中,需要有相應的生存與發展之道,與中國傳統大一統社會的生存方式相異。中國傳統以儒家為中心,而仁學是儒家的核心,是孔門弟子為全面闡述仁學編纂而成。它是處于春秋禮樂崩壞大變動社會條件下的“仁魂義行”的生存智慧,提出在禮崩樂壞之下,遵循真理其實是可行的(“志于道”),但需要遵循仁學的生存和發展之道,其要點為尊重人的自然屬性(“興于詩”),關注日常生活細節(“立于禮”),需要有遵循美德的技巧(“據于德”),能夠克服遵循美德所帶來的高昂成本(“依于仁”),強大的行動力是根本應對之道(“敏于行”),這樣,就能夠化解禮崩樂壞帶來的懼、憂、慮(“成于樂”),這對于身處目前改革開放的中國也同樣适用。本課程通過法典化解讀《論語》闡述大變動社會生存智慧,即“志于道、據于德、立于禮、依于仁、敏于行、成于樂”,以此作為安身立命之道。


作者原創申明:本頭條号的所有文章系作者獨創,享有著作權,請勿抄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