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五台山梵山上的舍利塔

五台山梵山上的舍利塔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17 22:20:05

東大殿建築之分析

五台山梵山上的舍利塔(記五台山佛光寺建築)1

縱斷面與西立面 中國營造學社繪制

殿外表至為簡樸,廣七間,深四間,單檐四注頂,立在低而平的階基上。柱頭上有“七鋪作雙杪雙下昂”——即出跳四層,其下兩層為“華拱”,上兩層為“昂”——鬥拱。柱與柱之間,每間用“補間鋪作”一朵。殿前面居中五間均裝版門,兩“盡間”則裝直棂窗。兩山均砌雄厚山牆,唯最後一間開直棂窗,殿内後部的光線由此射入。檐柱柱首微側向内,角柱增高,故所謂“側腳”及“生起”均甚顯著。

五台山梵山上的舍利塔(記五台山佛光寺建築)2

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的佛光寺東大殿

大殿由檐柱一周及内柱一周合成,略如宋營造法式,所謂“金箱鬥底槽”者。内槽深兩間廣五間之面積内,更别無立柱。外槽繞着内槽周匝,在檐柱與内柱之間,深一間,略如回廊,沿後内柱中線,依内柱砌“扇面牆”盡五間之長,更左右折而前,三面繞擁如巨屏,其中為巨大佛壇,上立佛、菩薩像三十餘尊。扇面牆以外,即内槽左右及後面之外槽中,依兩山及後檐牆砌台三級,設五百羅漢像焉。(縱斷面與西立面)

五台山梵山上的舍利塔(記五台山佛光寺建築)3

東大殿梁架結構示意圖

佛殿梁架,就其梁栿斫割之方法論,可分為“明栿”與“草栿”兩大類。明栿在“平闇(àn)”(即天花闆)以下,施于前後各柱鬥拱之上,為殿中視線所及,均刻削為“月梁”,輪廓秀美。草栿隐于平闇以上,自殿内不見,故用粗木,不用斤斧,由柱頭鬥拱上之壓槽枋承托。宋營造法式所謂“明梁隻閣平棊(qí),草栿在上承屋蓋之重……以方木及矮柱敦㮇(tiàn),随宜枝樘固濟”,其法蓋自唐己用之矣。

五台山梵山上的舍利塔(記五台山佛光寺建築)4

内外槽鬥拱後尾 中國營造學社繪制

就梁栿與柱之關系論,則有内槽與外槽兩組。内槽大梁(“四椽明栿”)為前後内柱間之聯絡。此種配合,即《營造法式》所謂“八架椽屋前後乳栿用四柱”者也。内柱與外柱同高,其上均施“七鋪作”鬥拱(即四跳之鬥拱)。檐柱上鬥拱出四跳,雙杪雙下昂,以承檐槫(tuán)及檐部全部結構。内柱上鬥拱四杪(無下昂),承檐内四椽明栿。此内外鬥拱後尾相向,自第二跳後出為“明乳栿”,即内柱與檐柱間之主要聯絡材也。

五台山梵山上的舍利塔(記五台山佛光寺建築)5

外槽梁架結構

内槽四椽明栿作月梁形,兩端因有華拱四跳承托,其淨跨僅及兩椽半。梁背上于第六層柱頭枋同高度處,由梁首上枋列出半駝峰,于與第三跳華拱頭約略相同距離處施鬥,承十字相交鬥拱,以承算裎枋(即平棊枋)。梁背上正中則以駝峰承十字鬥拱,與兩端者相應,以承平棊枋。

外槽明乳栿亦作月梁形,其兩端施半駝峰。惟因距離短小,故梁正中不用十字鬥拱,而施一枋相聯系,枋上則隐出拱形,内外相對。更上始為平棊枋以承外槽平闇。内外槽平闇四周與鬥拱相接處,均自平棊枋向下斜施小椽承版,使平闇成為“盝(lù)頂”狀。

五台山梵山上的舍利塔(記五台山佛光寺建築)6

平闇以上結構 中國營造學社繪制

平闇以上均另設草栿,以承屋蓋之重。草乳栿在外槽平闇以上,其梁首(外端)與外檐柱頭鋪作上的壓槽枋相交,其重量大部由昂尾挑起。壓槽枋大小僅同單材,不若法式圖中所見者之碩大。草栿梁尾(内端)由内槽柱頭鋪作上之柱頭枋承托。乳栿背上另施“繳背”,其外端僅略伸過下槫位置,上施方木以承槫下替木,其内端施方木敦以承托草四椽栿。草四椽栿之上,施敦掭大料以承“平梁”(鬥内令拱與梁首相交,令拱上施替木以承上平槫)。平梁隐出月梁形,平梁之上施大叉手而不用侏儒柱,兩叉手相交頂點與令拱相交,令拱承替木及脊槫。日本奈良法隆寺回廊建于隋代,其梁上用叉手,結構與此完全相同;更溯而上之,則漢朱鲔祠亦以三角形石版上隐出梁及叉手結構。(宋代梁架則叉手、侏儒柱并用,元明兩代叉手漸小,而侏儒柱日大,至清代而叉手完全不見,但用侏儒柱)。佛殿所見為學社多年調查所得唯一孤例,殆亦此法之得僅存者也。

東大殿鬥拱之分析

佛殿鬥拱分施于内外兩周柱之上,共計七種,施于梁栿上之十字鬥拱不在内。

外檐鬥拱三種:柱頭鋪作;補間鋪作;轉角鋪作。

槽内鬥拱四種:柱頭鋪作;兩山柱頭鋪作;補間鋪作;轉角鋪作。

※鋪作意為:由鬥、拱、昂、枋等構件縱橫交叉層疊相壘組合而成的結構單元,因其所在部位和功能的不同,置于柱頭之上的稱“柱頭鋪作”,置于兩柱之間闌額之上的稱“補間鋪作”,置于角柱之上的稱“轉角鋪作”)

五台山梵山上的舍利塔(記五台山佛光寺建築)7

東大殿外檐鬥拱 中國營造學社繪制

施于外檐柱頭上之鬥拱,七鋪作雙杪(miǎo)雙下昂。從栌鬥出華拱兩跳,第一跳“偷心”無橫出之拱;第二跳跳頭施瓜子拱、慢拱,以承羅漢枋。第三、第四跳為下昂,第三跳偷心,第四跳跳頭施令拱,與翼形耍頭相交,令拱上施替木,以承橑檐槫。

1. 外檐柱頭鋪作:

五台山梵山上的舍利塔(記五台山佛光寺建築)8

外檐柱頭鋪作

後尾第一跳出華拱,第二跳為乳栿(與外出第二跳華拱相連做)。第三跳用一材,其外端至第二跳頭交互鬥内止,以承第一層下昂。其内端殺作半駝峰形,上施交互鬥,其上令拱與隐出華拱十字形相交,以承平棊枋(亦稱算桯枋)。第四跳(或第四層)實際上為一枋,其表面隐出華拱,拱頭上施鬥,以承其上之平棊枋。

五台山梵山上的舍利塔(記五台山佛光寺建築)9

外檐柱頭鋪作 中國營造學社繪制

下昂兩層後尾,以約略23度之斜度向上挑起,後端壓于草乳栿之下。與華拱下昂在柱中線上相交。最下層為泥道拱,與第一跳華拱在栌鬥内相交。泥道拱以上,計施柱頭枋四層,第一層隐出慢拱,與第二層華拱相交,以上兩層又各隐出令拱(或泥道拱)及慢拱。更上施壓槽枋一層,與草乳栿相交。于第二跳華拱中線上,即營造法式用牛脊槫之分位,别施一枋(或可呼為牛脊枋),均直接承托椽下。

2.外檐補間鋪作

五台山梵山上的舍利塔(記五台山佛光寺建築)10

外檐補間鋪作

補間鋪作僅出華拱兩跳,其下不施栌鬥,故不置于闌額之上。第一跳華拱與第一層柱頭枋相交,跳頭施翼形拱,如後世之三福雲者。第二跳跳頭上施令拱,與批竹式耍頭相交,以承羅漢枋。後尾第一跳偷心,餘與前面完全相同。補間鋪作因無栌鬥,與闌額無直接聯系,故狀若虛懸,已失鬥拱在結構上原有機能及意義。初見頗疑其下或原有栌鬥而失去者,但全殿絕無遺迹可尋,其槽内拱眼壁上壁畫,無疑為唐代原畫,亦無栌鬥或駝峰矮柱存在之痕迹,故如其原形未改也。

3. 外檐轉角鋪作

五台山梵山上的舍利塔(記五台山佛光寺建築)11

施于四角柱之上。其正側兩面均出雙杪雙下昂,如柱頭鋪作。45度角線上則出角華拱兩杪角昂三層。正側兩面第二跳華拱上之瓜子拱和慢拱相交于第二跳角華拱之上,在轉角毗連之面伸出,為華拱兩跳,跳頭施單鬥,與昂上令拱并列以承替木。第二跳昂頭施正側兩面相交之令拱,并與由昂相交,以承相交之令拱及橑檐枋。由昂頭别施寶瓶以承角梁。華拱第一跳後尾即與泥道拱相列,第二跳以上即引伸為各層羅漢枋。角華拱後尾第二跳伸出為角乳栿,由第一跳角華拱承托以達内角柱之上。兩面昂尾都相交壓于轉角毗連之面最上柱頭枋之下。

4. 内槽柱頭鋪作

五台山梵山上的舍利塔(記五台山佛光寺建築)12

内槽鬥拱柱頭鋪作 中國營造學社繪制

内槽的鬥拱都以正面向槽内,後尾向外。柱頭鋪作的正面從栌鬥伸出華拱四跳以承托四椽明栿,全部偷心。其第五層就成為四椽栿。第六層安枋一材,其前端作成半駝峰形,與外檐柱頭鋪作乳栿上所安的半駝峰完全相同。半駝峰之上安鬥承托令拱,以承托平棊枋。第七層又出華拱一跳,與令拱相交,以承托栿上的平棊枋。鋪作後尾出華拱一跳,以承托乳栿,與外檐柱頭鋪作後尾完全相同,并相對稱。與華拱相交者計泥道拱一層,柱頭枋五層,枋上隐出拱形。包括泥道拱在内計算,成為兩重拱一令拱的配合。

5.内槽兩山柱頭鋪作

雖然也用材七層,但僅伸出三跳。第四層以上都在第三跳跳頭的中線上安鬥,成層層相疊之狀。第四、五、六層的材,則出頭部分作成六分頭,批竹頭,翼形頭,第六層鬥内安小翼形拱,第七層又伸出華拱一跳,以承托縱中線上的平棊枋,令拱就與它相交以承托平棊坊。

6.内槽補間鋪作

五台山梵山上的舍利塔(記五台山佛光寺建築)13

内槽補間鋪作與轉角鋪作 中國營造學社繪制

在第三層柱頭枋以上出華拱,共三跳,跳頭安令拱以承托平棊枋。其後尾則在第一、二層柱頭枋出拱兩跳,跳頭安令拱與耍頭相交以承托平棊枋。後尾兩跳華拱均不與柱頭枋十字相交,僅作丁頭拱,以榫卯安在枋面上,以求與外檐補間鋪作的後尾作形式上之對稱;其第三層所出耍頭,才是正面第一跳後尾之引伸而與柱頭枋相交的。

7.内槽轉角鋪作

正面僅在四十五度角線上出華拱四跳。第一二跳出華拱,第三層出翼形小拱頭,其上安鬥與第二跳跳頭之鬥相疊;第四層又出華拱一跳,和小翼形拱頭一跳,其上安十字相交翼形拱,與角線上的翼形拱相交,以承托兩面相交的平棊枋。角華拱後尾伸出為華拱一層,以及角乳栿等,與外檐轉角鋪作對稱聯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