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廟是上海的一張文化旅遊名片。每次我去一個地方旅遊,也都喜歡了解這個地方特色景點的曆史。但是不久,我又會對這個地方遺忘,想不起來這個地方的曆史和文化特色。印象更深刻的是,我在這裡曾經吃過的小吃,或者是曾經被坑的經曆。
城隍廟在哪?位于上海市黃浦區 。城隍,又稱城隍神、城隍爺。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由有功于地方民衆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
上海城隍廟傳說系三國時吳主孫皓所建,明永樂年間,改建為城隍廟。前殿祭祀金山神漢大将軍博陸侯霍光神主,正殿供诰封四品顯佑伯城隍神明待制秦裕伯禦史,後殿乃寝宮。現門前存有1535年所建的牌坊,戲台為1865年建。
城隍廟,曆經風雨,還是原來的城隍廟,但是,又感覺每次去城隍廟,就是在這裡走走逛吃,而且每次去,一般都是有新朋友到上海旅行的時候。這裡感覺更像是一個大型遊客的集中地。老外會對這裡的建築感興趣,也會有很多遊客導遊團把這裡列為必打卡的地方。
去了城隍廟,除了建築特色之外(當然這裡的很多建築感覺都新建築的樣子),就是在這裡吃一些小吃了。可是全國的商業步行街區,似乎都一樣,都是商鋪,都是店面賣各式各樣的小商品。在全國各地的步行街似乎都可以看到,很多還是連鎖店,似乎覺得沒有太大意思。除了遊客,誰還會去景點購物呢?
另外城隍廟的小吃價格很高,我身邊很多朋友都說,找地道的上海小吃,不會選擇去城隍廟。就連昨天,和一個長期在上海的朋友去城隍廟走走,朋友舉起相機拍攝視頻就說,這裡的小吃很貴,不推薦來這裡吃小吃。
我想很多長期在上海工作生活的人,和我都有相同的看法吧。城隍廟是上海的一個文化窗口,也是老外了解中國的一個窗口。但是更多時候的體驗是,人潮擁擠,滿街的商品叫賣聲,滿街的小吃,滿街的商鋪。在裡面走,不論是在九曲橋,還是在城隍廟的巷子裡,更多感受到的是擁擠的人潮和充斥着城隍廟的小吃。體驗感并不是很好。有多少人會真正的關注城隍廟本身呢?
去旅遊,都變成了去看人潮和吃小吃。旅行,吃也是一部分。可是我認為,真正地道的小吃,一定不是像城隍廟這樣規範在商場裡,價格很高。當地生活的人也不願意去消費的。而是更應該有市井生活氣息,更加接地氣的價格。這也是城隍廟的地段有關系吧。寸土寸金的地方,租一個鋪面,也是不容易的事。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喜歡旅遊。可是我不喜歡而同質化的旅遊,似乎在全國都一樣。一個步行街,在全國都可以找到模闆。是否可以發展一些差異化的旅行?讓曆史古迹真正的發揮其作用,讓大家真正的樂在其中?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想到這去旅行呢?真正的對其曆史文化有認同感。而不是一個感覺,逛了之後覺得很無趣。全國步行街都差不多,都是在做生意,隻想着你口袋裡的錢包。而當地人也會覺得,城隍廟有什麼好逛的?都來上海擁擠。
--------------------------
圖文原創|獨自旅行的姑娘
一個不按套路生活的旅行者。資深背包客。獨自背包遊曆中國、歐洲、日本、東南亞等十多年。側重深度探索。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我努力地想去看看這個世界!記錄旅行,分享旅行分享有品、有趣、有料的旅行生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