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沁園(重慶大學)
近日,江蘇鹽城的周女士在某飯店辦百日宴,加價點了價格不菲的老虎斑答謝親友。然而,當菜品上桌後,周女士發現,“老虎斑”竟然成了“鲳魚”!飯店随後給出的答複是:因嫌“鲳魚”不好聽,所以改叫“老虎斑”。(10月8日 極目新聞)
“鲳魚”與“老虎斑”,不僅隻是名字的差異。鲳魚身形扁,身體部分為白色,而老虎斑的身體則為黃色,有五塊不規則的深褐色斑紋垂直排列。二者的外形上存在極大差異,将兩種明顯不同的魚混為一談,顯然是值得诟病的。
市面上的鲳魚價格因品種不同而有差異,其中較便宜的金鲳魚一斤約為十幾元,而較貴的鬥鲳魚一斤可達一百元,一斤老虎斑魚則約六十元。尚不可知周女士所吃的鲳魚具體為何品種,若該品種的價格并不與老虎斑的價格相當,那麼店家則有通過狸貓換太子的方式來博取額外的經濟利益之嫌。
退一步來說,不管商家是否有從改變菜名的方式中攫取利益的行為,商家也洗脫不了欺詐消費者的嫌疑。這種行徑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及獲取應有服務的權益,使消費者蒙受損失,破壞了良好的市場秩序,是違法行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近年來餐飲行業時興在菜名上動腦筋,創造了絕代雙驕、群英荟萃、青龍卧雪等菜名。這些菜名乍一看令人摸不着頭腦,不知店家究竟在賣什麼,但不論店家如何創新菜名,不欺詐消費者是最基本的底線,試圖以挂羊頭賣狗肉的方式來牟利的行為是萬萬不可的。
消費者分明購買的是老虎斑,實際吃到的卻是鲳魚,面對這種欺詐消費者的手段,不能商家一句輕飄飄的“名字不好聽”就敷衍了事。君子愛财,取之有道。商家要具有誠信經營的道德自覺,需知踐踏道德底線與法律紅線的行徑不可為。而市場監督管理局則需要定期巡查餐館,及時查處經營不規範的餐館。此外,監管局也該暢通投訴通道,及時處理消費者的舉報信息,整治餐飲行業亂象,維護消費者權益,維護市場的良好秩序,消費者方可安然大塊朵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