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儋州市以“家家戶戶大掃除,幹幹淨淨促發展”為主題的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正式拉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建設國家衛生城市和國家生态文明示範市(以下簡稱“一創兩建”)的帷幕。日前,儋州市已通過國家衛生城市省級評審,正式向全國愛衛會申報創建國家衛生城市(以下簡稱“創衛”)。
△那大城區國盛路
“一創兩建”是一項民生工程,也是一項民心工程。借着“一創兩建”的東風,儋州實現從外延式發展到内涵式發展轉變,城市品質不斷提升。對于儋州而言,“一創兩建”是提升城市形象和綜合競争力的重要載體,對增強群衆公共衛生意識、優化城市投資發展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去年,儋州市委、市政府決定舉全市之力開展“一創兩建”工作,确立力争在2020年獲得國家衛生城市、海南省文明城市稱号以及在2023年獲得國家生态文明建設示範市和全國文明城市稱号的創建目标,為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扛起儋州擔當。
一年半的時間裡,儋州堅持以社會文明大行動為引領,聚力國家衛生城市創建,科學籌劃國家生态文明示範市建設,緊緊圍繞創建标準和目标任務,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多措并舉,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城市文明程度明顯提高。
△儋州園林工作人員用灑水車對景區的綠化進行澆灌,管護園林環境。
01
扮靓市容 增進百姓福祉
從路上不時可見垃圾到難見果皮紙屑,從光秃秃的牆面到如今随處可見的彩繪壁畫,從流動攤販占據路口到全部引導入店經營……儋州市容市貌的變化,歸功于“創衛”工作的不斷落實。
抓“創衛”就是抓發展,抓“創衛”就是抓民生。“創衛”不僅是儋州“一創兩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儋州市委、市政府推出的惠民利民的重要舉措。儋州市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一創兩建”工作是一項民生工程,與每個人息息相關,也是儋州改善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關乎城市形象與未來發展。
5月22日下午,據儋州市城北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位于城郊結合部的北吉二路有多塊空閑宅基地,“創衛”以前雜草叢生,垃圾遍地。後來,經過多部門聯動進行多次專項整治,情況大為改善。“我們聘請專業環衛公司,聯合社區工作人員、居民共同參與,将北吉二路所有宅基地的雜草、垃圾全部清理,面貌煥然一新。”該負責人說。
△黨員幹部與居民在清除小區“菜地”。
△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員在巡檢居民亂搭亂建問題。
“創衛”以來,儋州市推行清掃保潔和垃圾清運社會化服務改革,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開展建築工地、農貿市場、重點場所、病媒生物防制等多項專項整治,城市“十亂”問題得到有效治理。除了幹淨整潔的環境,道路兩旁的綠意總能讓人心曠神怡。近年來,綠化、彩化、亮化等工程的實施,無疑又給儋州增添了一抹靓麗的色彩,榮獲國家園林城市。
“以前到處擺攤,東西亂堆亂放,非常影響市容;現在經過相關部門加強整治後,街道變得幹淨多了,整體的視覺感受都跟以前不一樣了!”5月23日上午,大同社區居民王慧芳一邊清掃家門口的垃圾,一邊感歎近幾年的城市變化。
去年,儋州全面開展城區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城區12家農貿市場已完成升級改造。
5月29日,筆者走進那恁集貿市場,仿佛走進了超市,改造後的市場攤位整齊有序,蔬菜、水産、熟食、鮮肉功能分區清晰,活禽售賣宰殺區域操作規範,整個市場秩序井然。
“市場改造過後,幹淨整潔了很多,人流量也增多了,大家都愛來逛!”攤主陳女士對市場升級改造後的變化感觸頗深,她表示,維持市場環境是所有攤主、店家共同的責任,環境好了,生意也自然就好了。
△整改後幹淨有序的農貿市場
據那恁村委會黨支部書記張慶放介紹,歸村集體所有的那恁油棕綜合市場、那恁集貿市場均在去年完成升級改造,總投資900多萬元。相比改造前,改造後的市場除了環境衛生明顯改善之外,規模也有所擴大,油棕綜合市場由之前的80多個攤位增加到168個攤位,集貿市場由之前的一層擴建為兩層,攤位由130多個增加到217個。農貿市場規模擴大以及攤位增加,不僅拉動了就業,還激發了市場活力,給村委會和村民帶來了可觀的收入。
“創衛”工作使群衆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獲得群衆廣泛認可。今年5月,海南省統計局對儋州市開展“創衛”居民滿意度調查工作,結果顯示,群衆對城市環境衛生狀況滿意率為94.3%,對市容市貌的滿意率為95.7%,對“創衛”的認可率為98.2%,99.4%的群衆對“創衛”充滿信心。“創衛”惠民工作深得民心。
02
精細管理 優化營商環境
“是金子就一定會發光!”儋州互聯網産業城董事長桂金德是一名安徽籍商人,2012年來儋州投資,開發了商業綜合體、互聯網産業城等多個項目。在他眼裡,儋州是一塊寶地,氣候宜人、空氣潔淨、水源優質。而随着“一創兩建”工作深入開展,這塊“寶地”正在發光發亮。
△儋陽樓森林公園
從“築巢引鳳栖”到“花開蝶自來”,儋州已經成為全國投資商新寵。“近兩年入駐我們項目的合作商戶數量成倍增長,現在已經有200多戶了,其中外地企業占40%。”桂金德表示,得益于儋州市委、市政府對“一創兩建”工作的真抓實幹,儋州的環境好了,口碑也好了,吸引了無數外地投資商,也有很多本地人才回鄉創業,外界對儋州的認可度越來越高。
儋州堅持高位推動“一創兩建”工作,成立了以市四套班子為組長、其他市領導為成員的領導小組,下設指揮部統籌指揮,把建成區劃分為23個創建單位124個網格,由市級領導挂點,市直部門包點,鎮級領導和社區(村)黨支部書記為網格長,社區工作人員和市行業主管部門工作人員為網格員,實行整體聯動、責任管理、成果共享的城市管理工作機制,高效運轉的城市治理體系有力地推動了創建工作的深入開展。
△那大城西寶島路
城鄉衛生環境全面改善,城市功能和城市品位大力提升,成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基礎。儋州緊緊圍繞海南西部“五大中心”戰略開展招商引資工作,香港周大生集團、澳門跨境說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外資企業紛紛落戶儋州。今年以來,儋州集中開工四批項目29個,總投資60.28億元,今年計劃投資27.7億元。預計上半年固定資産投資完成89.4億元,同比增長13%,總量和增速實現“雙過半”,經濟運行呈現出總體平穩、較快增長的良好發展态勢。
03
人人參與 提升市民素質
自“一創兩建”工作開展以來,儋州堅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的工作思路,充分發揮新聞媒體輿論導向作用,通過宣傳推介典型,搭建交流平台,突出輿論曝光,為創建工作營造強大的宣傳聲勢和良好的輿論氛圍。同時,利用多種手段發動群衆人人參與,從我做起,增強歸屬感和榮譽感,使市民衛生意識明顯改變,文明素質明顯提高。
△劃線規劃停車
“道路那麼幹淨,我們自己也不好意思丢垃圾了,有時候我們看到地上的垃圾還會主動撿起來扔進垃圾桶裡,維持村裡環境衛生環境幹淨整潔,是我們應該做的。”家住那大鎮美扶村的村民王道平對儋州“一創兩建”工作非常認可,在積極參與創建工作的過程中,村民們也越來越明白環境衛生的重要性。
這是一場全民參與的“戰役”。走在儋州的大街小巷,總能看見身穿藍色馬甲的志願者們活躍在街道兩旁,這種“藍色力量”已經形成規模。一年多的時間裡,儋州充分發動各類社會、群團組織,組建專業志願服務隊伍,廣泛開展志願服務行動,讓更多市民參與到社會文明大行動和“創衛”工作中來。截至去年年底,全市注冊志願者已達6.6萬人,志願服務總時長超過17.2萬小時。
△少先隊員在清潔社區環境衛生
在衆多為“一創兩建”貢獻力量的群衆裡,不僅有土生土長的儋州本地市民,也有外來定居的“新儋州人”。
打掃“門前三包”區域衛生、清理餐廳後廚、消毒碗筷……今年5月23日一大早,位于那大鎮先鋒路上的一家海鮮大排檔裡,老闆娘徐小美忙個不停。去年剛接手這家店的時候,徐小美發現店鋪“三防”設施和排水系統不合格,房前屋後垃圾多,她便自己出資進行改建,清理垃圾,挖排水溝,改造後廚“三防”設備,改善就餐環境,整個改建花費了26萬元,如今的店面已經煥然一新,幹淨整潔。
53歲的徐小美原是上海人,1982年來到儋州,并留下來安家立業。“自覺維護幹淨整潔的城市環境,受益的是我們自己。”徐小美介紹,店鋪改建之後,規模擴大了三分之一,幹淨整潔的店面衛生,能夠讓顧客放心吃,回頭客越來越多,生意也越做越好了。
04
打造特色夜市“創”出城市“新名片”
充滿市井味的夜市排擋,已經成為人們夜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5月10日正式開業的那恁路夜市,成為儋州市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的新樣本,也成為這座城市的一張特色“名片”。
今年年初,儋州市結合老城區市民夜間休閑消費習慣,在那恁路上200米長的街道開展基礎建設、供水配電系統、夜景亮化等改造提升,規劃142個移動攤位,打造出一條集“美食 娛樂 休閑 購物 旅遊”綜合業态于一體的觀光夜市。
△那恁路夜市
夜市不僅僅是為市民提供休閑消費的場所,也是遊客了解地方生活習俗、飲食文化、本土特色的一個重要窗口。每天晚上,那恁夜市上車水馬龍,人頭攢動,整條街道燈火通明,熱鬧非凡。
儋州米爛、意粑、粽子、白馍……夜市上琳琅滿目的儋州本地小吃,讓人垂涎欲滴。“這個夜市很幹淨,而且商品很齊全,沒想到儋州還有這麼多美味的特色小吃,簡直讓我大飽口福!”5月23日晚,來自湖北的遊客蘇林驚喜地說。
夜市經濟的繁榮程度是一個城市經濟開放度、活躍度的重要标志,是利民、惠民的民生工程。那恁夜市充分展示了儋州城市文化特色,同時也拓寬了自主創業渠道,增加了群衆收入。據介紹,開市頭3天,那恁夜市每晚客流量都在5萬人次左右,銷售額突破30萬元。目前平均每天銷售額至少10萬元。
來源:海南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