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香科三個沉香樹種受到最多的關注,它們就是莞香樹、蜜香樹和鷹木樹,這三個樹種所結沉香各有不同。
一、莞香樹(白木香樹)
唐宋年間起,兩廣地區生産沉香,即為中國沉香的重要供應區,到了明朝,沉香貿易更加頻繁,兩廣及附近所産沉香,包括香港在内,因為主要集中在東莞向内地輸送,故統稱為“莞香”。古時,海南島所出沉香被稱為“瓊脂”,莞香與瓊脂,同為“國香”,而所結“國香”的樹種,就是莞香樹。莞香樹原生于海南島全境、廣東、廣西的部分縣(市),此外雲南、貴州山區古代産香。莞香樹所産的上品香都是原始森林中的野生香,生香年份不夠的成色自然不好,不過多年結香通常都能入品,而熟香品質更高。依其外觀色澤可分為:綠棋、黃棋、白棋、黑棋、紫棋五種,綠棋較多,黃棋次之,白棋少見,而黑棋絕少。
性狀特點:莞香在近代史中比較有名。在莞香之中,品質最好的為綠奇楠,顔色如綠豆,質軟、入口有麻辣感,香味亦有多段變化,同樣香材體積不大,但是油脂十分豐富。香韻方面,不像崖香那樣濃郁,而是較為清新的香韻。
二:老撾、越南、柬埔寨的蜜香樹
中南半島的蜜香樹沉香。主要産地為越南、老撾和柬埔寨,即古稱之占城、寮國和真臘。蜜香樹因為甜味大,故易受蟲蟻齧咬和細菌攻擊,所以沉香産量也最多,并多能結香,成為市場上的主力軍。其中老撾和柬埔寨的沉香深受中東市場歡迎,因為其熟香氣味已成為當地人嗅覺上偏好的“文化氣息”。銷往東南亞的主要集中在曼谷和新加坡,并以越南中部的惠安為集散地,故通稱為越南沉香或“惠安沉”。而越南本地所産的沉香主要集中于中部山區,以甜、涼兩味為最佳,且與同屬中南半島的老撾、柬埔寨所産的看起來花花的外貌(俗稱麻雀斑)不同,通體隻有一色,木質部呈黃白色,相當松軟。越南沉香不但以“紅土沉”為佳品,還産奇楠,尤以闆片狀奇楠為絕品,堪與海南極品綠奇楠争鋒,肉質紅紫色,口感麻澀有苦味,焚之初香若淡雅之花香,而後轉為甜涼濃烈之本香,尾香則有杏仁味。
柬埔寨菩薩省附近所産沉香在蜜香樹所結沉香的香味中是較為特别的,其蜜香味十足,細品之下,帶有果甜與乳香味,生品之下就有豐富的層次感,這點即使越南沉香也有所不及,因此初聞之下,仿佛置身花之世界,令人印象深刻。
三:馬來西亞半島和印度尼西亞的鷹木香樹
星洲為早年華人對新加坡的習稱,新加坡不産沉香,所謂的星洲鷹木沉香的原産地是馬來西亞、印尼和泰國南部。之所以叫鷹木香,是因為它結的沉香外表看來在灰褐色木肉中有較粗大的樹脂腺,很像老鷹的翅羽。鷹木樹主要分布于印尼和馬來西亞。這裡所産沉香古時多在星洲(新加坡舊稱)交易,故又被成為星洲沉香。星洲沉香的韻味參差不齊,總體而言比不上前兩種,但堅硬的質地卻是它們所不及的。油脂豐富可沉水的星洲沉香,表面色深油亮,極為适合制成珠串雕件,具有較高的把玩價值及觀賞性,這點彌補了沉香“朽木”質地的缺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