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田甜
【寶貝檔案】
寶貝名稱:縫紉機
使用年限:1983年至今
年代背景:
就像那個年代的大多數人一樣,當年的工廠女工黃繪英省吃儉用“趕時髦”買回來一台縫紉機,為家人縫縫補補,樂在其中。後來,這台縫紉機甚至成了黃繪英一家獲取經濟來源的重要工具。随着時代的發展,縫紉機逐漸淡出了大多數人的生活,然而67歲的黃繪英依然像老朋友一樣,保存并善待着它。
跟自己的老朋友合影,黃繪英很開心。
在這個快速更替的時代裡,很多事情、很多物件、甚至是很多人總是很容易被取代。但是唯獨在老人的世界裡,很多事情會變的慢一些,走路慢,吃飯慢,學東西也慢;他們惟願很多記憶會被保存得久一點,再久一點。常德漢壽,67歲的黃繪英老人家中依舊存放着36年前購買的縫紉機,它承載着關于三代人親情的記憶.....
黃繪英說,每次坐在老朋友身邊,都仿佛能看見自己年輕時的樣子。
“我兒子戴着口罩做成的帽子,真可愛”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縫紉機成了那個年代流行的家具物件。
1983年,工廠女工黃繪英也趕了一波時髦。
“這台縫紉機120多元,我們當時工資才30多元,你想想我們當時得存多久的錢才能買到。”老人回憶到當初購買這台縫紉機時說。
那一年,黃繪英的小兒子才4歲。她還有兩個女兒,一個11歲,一個7歲。在那個年代,大人做一件衣裳,幾個孩子不論男女輪着穿,是常有的事。這或許也是黃繪英一家省吃儉用買下縫紉機的原因之一。
縫紉機買回來之後,經過一年的勤學苦練,黃繪英能做出一些小物件了。她把工廠裡上班省下來的口罩拿回家,拆開,去掉夾層的棉花,為小兒子量身制作了一批“口罩衣服”、“口罩帽子”。
“當時我小兒子戴着這個帽子真像個小白兔,可愛極了。”眼前這位老人笑眯眯的說到。
現在,67歲的她還常想露兩手
1989年,床單被罩開始流行起來,熱愛用縫紉機做物件的黃繪英經常幫着鄰居做床單被罩。
到後來,她幹脆自己帶着縫紉機承包了一個小工廠,專門給别人做床單被罩。慢慢的這台縫紉機變成了家裡經濟來源的主力軍。
一做就是十來年,直到兒女們都成家立業,黃繪英終于不用為家庭的生計操勞。
2011年,黃繪英老人家中迎來了新成員,她的小孫子出生了。
“其實我很想給我的孫子用縫紉機多做點東西,可是我現在眼睛不行了,也沒當年那個技術了。”黃繪英笑着告訴記者
不過現在黃繪英老人有了新的樂趣,已經畢業工作的外孫女教會她用手機網購,她現在基本都在網上為小孫子購買生活用品。
有時候,她還是忍不住自己露兩手,“年輕人可能覺得過時了,但他們喜不喜歡是他們的事,我做不做是我的事。每次給孫子做點小物件,就想起兒女小的時候,想起自己年輕時的樣子。”
黃繪英一直沒舍得和縫紉機這位“老朋友”說再見,它依舊還擺放在自己的卧室裡。這位“老朋友”很少出問題,少數的幾次“鬧毛病”都是黃繪英自己親手修好的。現在這台縫紉機不再是生活的“主力軍”,它默默的陪伴在這位老人身邊,承載着幾代人的親情和回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