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禍兮福所伏福兮禍所依

禍兮福所伏福兮禍所依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11:55:13

禍兮福所伏福兮禍所依(禍兮福之所倚福兮)1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邪?正複為奇,善複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已久矣。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老子說:國家治理的沉悶而乏味,那麼百姓便會很淳樸,當其政治清明、法律嚴苛之時,百姓便會缺乏德操。災禍是福氣的依傍;福氣,是災禍的潛伏。誰又知道事務發展的極端在哪裡呢?它本來就沒有正與邪的區分?正與負本來便是相互轉換的,善與惡也是不斷的衍變的。人最大的迷惑在于,長久的處于固定的思維之中。所以聖人雖然有原則的但也同樣注重情理;有棱角但是絕不傷人,正直卻不莽撞,光亮卻不耀眼。

老子作為華夏民族的聖人,一生不言而無為,在西出函谷的時候,留下了震古爍今的偉大著作《道德經》。在道德經中,老子闡述了天地萬物的運行有着背後“道”的孕化,而道的運行遵循着“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的準則。

禍兮福所伏福兮禍所依(禍兮福之所倚福兮)2

老子在本章節強調了聖人處世的圓融,老子說因為世間之事福禍難料:看似的福氣,可能随之而來的便是災禍;看似的災禍,可能随之而來的便是福氣。從如此的過程中,我們當了解聖人的情懷始終是一種“中和”的狀态。他既重視法治但是也在乎情理,有棱角但也不傷害他人,正直卻從來不莽撞,光亮卻從來不耀眼。

老子作為華夏民族的聖人,通過一部《道德經》而成就了自己華夏民族的三大思想流派之一道家創始祖師的地位。如此成就即便是放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存在。老子的偉大值得我等後人永遠崇敬與膜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