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網·海報新聞記者 侯曉 趙志鵬 遲晨 蘇培貞 聊城報道
滔滔大河,蜿蜒九曲。聊城,是黃河下遊重要節點城市,境内黃河河道長59.51公裡,黃河支流金堤河長80.8公裡。黃河滋養了聊城大地,孕育了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黃河文化與運河文化在這裡交相輝映。
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提出以來,聊城市委市政府聚焦生态保護修複、黃河文化傳承、文旅融合、新舊動能轉換高質量發展等重點領域積極謀劃,交出了一份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聊城答卷”。
生态保護
近年來,聊城始終高度重視黃河流域生态環境保護和修複工作,加快推進露天礦山恢複治理,建立黃河生态環境司法修複聊城基地,全面建成四級河長組織體系,成功将黃河東阿段創建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和省級美麗示範河湖。
建設國家森林鄉村22個,省級森林鄉鎮11個、省級森林鄉村90個,綠化美化村莊4109個、綠化面積3.86萬餘畝。建立河道外生态調水機制,近兩年向東昌湖、馬頰河、徒駭河等生态補水8990萬立方米。
強化煤炭、能源消費控制。市縣制定了煤炭消費壓減和能耗“雙控”工作方案,将煤炭及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标細化到月度計劃,将任務逐一分解到重點企業。對重點企業煤炭消費數據情況、蘭炭替代情況,每月開展一次現場核查,确保煤炭消費數據真實。
黃河航拍圖
東阿黃河濕地公園
陽谷金堤河,黃河下遊一條支流
河水清澈,宛如一幅美麗的鄉村山水畫卷
行走金堤河畔
漁之樂
金堤河沿岸,空氣清新,景色宜人,成了一座天然氧吧,每年吸引大量遊客
金堤河畔,河鳥成群
金堤河航拍圖
夕陽西下,點燃了漫天的雲
東阿又稱“喜鵲之鄉”,每年飛行于黃河森林公園的喜鵲多達幾萬隻。
近年來,随着黃河生态環境的持續改善,每年冬季都有大量鳥兒在黃河灘區停留、栖息,成為黃河岸邊一道亮麗的風景。
東阿黃河邊豐收盛景
徜徉黃河大堤
非遺傳承
近年來,聊城深入挖掘沿黃非遺資源。已調查梳理沿黃區域文物點353個,文物保護單位419個,實施黃河文化遺産保護利用項目3個。建立非遺保護名錄,《陽谷壽張黃河夯号》入選山東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4項黃河文化遺産納入山東黃河《大河鈎沉—山東黃河水文化遺産輯錄》。
近年來,聊城市争取國家和省級文物保護專項資金7180萬元,其中用于沿黃縣(市、區)的文物保護資金2284萬元,建設提升了張秋山陝會館戲樓搶修保護工程、東阿劉集苫山古村落搶險工程等15個文物保護和規劃編制項目。同時,對全市118個革命文物點進行登記造冊,其中黃河流域3個縣有革命文物29處,其中省保2處,市保5處,縣保2處,未定級文物點20處。
陽谷壽張黃河夯号,無任何樂器伴奏的号子,卻蘊含着巨大的感染力。為加強對《黃河夯号》的保護,陽谷縣對黃河夯号進行挖掘并重新編排。富有節奏感、生活氣息濃郁的清唱,有一股自然的吸引力,把人帶進當年黃河邊上熱火朝天的防洪隊伍中,更是讓這種古老的藝術形式走進了更多人的視野。
泥塑是中國一種古老常見的傳統民間藝術。它以泥土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動物為主。聊城泥塑雕像用料考究,工藝精細,需經多遍手序方可完成,最好的材料當然就是黃河膠泥。
在黃河聊城沿岸,有很多捏泥人的老藝人,成為獨特特色的文化現象。
陽谷泥哨是一種古老的傳統吹奏樂器,原名“咕咕蟲”,是用粘土(膠泥)燒制而成,是陽谷縣流傳的一種土制娛樂用品。從其外型、發音和原料制作來看,為古代樂器“埙”演變而來,泥哨有泥制、陶制兩種。陽谷泥哨特别适于模仿各種鳥類的叫聲,用以演奏地方戲曲和民歌有獨特的鄉土韻味。
随着時代的變遷,民間藝人一代一代更叠,秧歌活動也在一代一代地傳承着、變遷着、創新着。大秧歌,在聊城黃河一帶,廣為流傳,充分體現了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藝術才能,是中國傳統文化和聊城地域文化的優秀結晶。
張秋木版年畫自元代由山西晉南傳入山東陽谷縣張秋鎮,至今約有六百年的曆史。制作技法是套色木版印刷,共分繪稿、刻版、印刷、手繪四個工序。題材新穎,形式多樣,品種達到三百個以上。2008年6月7日,木版年畫(張秋木版年畫)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陽谷縣酒文化聞名遐迩,更有“武松打虎”“三碗不過崗”等典故。景陽岡酒作為典型代表,集黃河文化、農耕文化、水浒文化、運河文化等多種元素于一體,承載了陽谷地方的曆史記憶和文化傳統,體現了崇尚英雄、贊美英雄的精神情結和追求,更是陽谷人百折不撓、改革創新的縮影。
陽谷縣曆史悠久、源遠流長,是運河文化、黃河文化、齊魯文化、中原文化、金瓶梅文化、水浒文化交融之地,為民間美術、傳統工藝的留存提供了文化土壤,孕育了精雕細刻的陽谷木雕,經過二百多年的傳承發展已成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
東阿阿膠制作技藝是我國中藥傳統生産工藝的典型代表,曆經近三千年的實踐,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技術,傳統阿膠制作工藝流程複雜,從原料加工到成膠曆經九十九道工序,而且全由手工完成,每道工序的嚴苛程度、要求之高,實屬罕見。
東阿雜技曆史悠久,源遠流長,稱得上中國雜技的故鄉和搖籃。東阿雜技人才輩出,經久不衰,雜技藝人走南闖北,遍布全國各地。憑借着對雜技藝術的滿腔熱血,東阿藝人将雜技代代傳揚,不僅在國内打出名堂,還将雜技推向國際,斬獲獎項無數。如今,雜技已然成為東阿縣一張文化名片。
文化旅遊
大力弘揚優秀黃河文化。實施了黃河國家森林公園“十三五”保護利用設施建設項目、艾山村美麗鄉村建設工程、王道口民俗村提升改造項目、位山黃河公園項目、景陽岡景區改造提升項目等。湧現出《守住“綠水青山”——東阿縣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探索實踐》《初心照黃河》等一批優秀文藝作品。黃河文化展室、黃河實物工具展室建成并投入使用,陽谷陶城鋪和東阿艾山卡口被命名為山東黃河文化建設示範點。
推進黃河文化旅遊帶建設。高标準編制了黃河沿線旅遊發展專項規劃,依托黃河沿線艾山、魚山等旅遊資源,策劃了黃河 康養旅遊、黃河 生态旅遊等産品。王道口村入選首批山東省景區化村莊名單,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村。孔繁森同志紀念館被納入文化和旅遊部首次發布的10條黃河主題國家級旅遊線路——紅色基因傳承之旅線路。
黃河沿岸的美麗東阿
艾山萬畝牡丹園位于東阿縣銅城街道辦事處艾山村,東臨東阿黃河國家森林公園的重要景點艾山卡口,為集旅遊、觀光、規模種養、牡丹産品研發于一體的新型生态旅遊觀光園。
東阿艾山萬畝牡丹園是沿黃重要的休閑生态農業觀光園,自身創造豐厚效益的同時帶動周邊旅遊和服務業發展,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積極地貢獻。
每年舉辦的牡丹節,都能吸引周邊大量遊客前來遊玩。
東阿黃河國家森林公園
黃河岸邊已經成為市民休閑打卡地黃河大堤道路通暢,交通便利,為遊客出行提供了便利黃河沿岸
東阿影視城
近年來,東阿影視城吸引不少影視劇組前來取景拍攝。
東阿魚山梵呗寺工業旅遊是東阿特色旅遊産業,阿膠世界是典型代表。在阿膠世界,可以了解阿膠曆史,觀看阿膠制作過程,當然了,還可以瘋狂“掃貨”。陽谷蚩尤陵陽谷獅子樓夜景
陽谷景陽岡景區
特色産業
隻有因地制宜發揮自身獨特的優勢資源,才能形成競争優勢的“多彩”特色産業。要說黃河聊城岸邊的特色産業,真是數之不盡。近些年來,聊城大力依托黃河文化資源,充分利用黃河岸邊灘地,發展壯大了系列特色産業,為當地百姓創造了不少經濟增收點。
下面,我們來細數一下:
東阿牛角店草莓。依托産業園的産業優勢和技術支撐,牛角店先後投入扶貧資金1300餘萬元,在黃啟元村建成占地300餘畝的冬暖式草莓大棚84個,發展成規模草莓生态産業園,年實現種植效益700餘萬元,單個草莓大棚的年收入可達到6-9萬元,為當地群衆脫貧緻富走出新路,成為鄉村振興産業振興的有益探索。
東阿縣劉集鎮找準脫貧路徑,“号”準扶貧脈絡,圍繞果蔬大棚做文章。2019年6月至9月,選址土地肥沃、水質優良、光照充足、有種植蔬菜大棚傳統的北路莊村,利用300餘萬元金融扶貧資金,建設完成20個占地90畝的冬暖式扶貧大棚,吸納周邊貧困群衆22人就業,實現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機結合。
東阿徐莊,一個不到60戶僅有兩百人口的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小村子,但這個村不簡單。因為,這裡超過半數的村民都掌握一種老手藝,那就是鐵絲編制技藝。追溯其曆史,至今已超過100年,手藝已經傳至第五代。去年一年,徐莊村依靠做燈籠,全村完成了100餘萬元收入。
黃河鯉魚,作為東阿縣标志性特色農産品,有着悠久的養殖曆史,東阿縣因此被冠以“中國黃河鯉魚之鄉”的美名。近年來,東阿黃河鯉魚品牌影響力逐漸彰顯,成功打進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高端市場。
“毛驢渾身上下都是寶。”除了阿膠産品,其衍生産品也很豐富,如驢肉、驢奶、驢奶皂等。
餐飲行業越做越大。驢肉湯、驢雜湯、驢肉包等成為聊城特色美食。
除了觀光、旅遊等功能,圍繞油用牡丹,東阿縣正在探索研發多種産品,如牡丹籽油等。
高質量發展
加快存量變革、增量崛起。兩年來,聊城關停鋼鐵産能70萬噸、焦化産能60萬噸,清理“僵屍企業”34家。深入實施“制造業強市”戰略,建立産業鍊“鍊長制”;累計實施省市縣重點項目1750個,完成投資1645億元。
加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啟動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三年計劃,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268家。實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行動,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由2019年的14.8%提升到54.4%;聊城産業技術研究院正式運營,引進成立山東省科技金融服務中心聊城中心和山東省技術成果交易中心聊城中心。
加快推進數字賦能。建成全省首個“城市大腦”,5G基站建設開通率位居全省前列,培育聊雲數據湖5G應用體驗區、東阿阿膠5G智能體驗工廠、中通客車“5G 無人駕駛”等一批應用場景,推動上雲企業10000餘家。
兩年來,聊城突出強化項目牽引,夯實強勁有力的戰略支撐。把黃河戰略實施落實到一個一個的具體項目上,建立市級重點項目庫,實現項目統籌謀劃、動态調整和精細管理。
今年集中推進的17個項目,已完成總投資28.6億元;舉行兩次重點項目開工活動,集中開工生态保護、高質量發展等重大項目22個,總投資53億元。
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開工
東阿常青藤生物産業園項目。該項目總投資5億元,計劃12月底前建成投運,投産後,可實現年産值10億元、利稅3億元。常青藤生物産業園不僅是2021年省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更是東阿縣打造東部醫藥産業基地的關鍵鍊條之一。
東阿豪事達智能家居生産項目。該項目是東阿縣雙招雙引工作的優秀成果、膠子回鄉創業的典型代表。項目自開工建設到竣工投産,僅用了8個月的時間,充分體現了重點項目“大幹快上”的“東阿速度”。
東阿精密軸承滾動體項目.精密軸承滾動體項目。該項目采用國際最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生産的精密軸承滾動體填補了國内行業空白,是國家解決高鐵軸承“卡脖子”問題的攻關項目,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為東阿打造百億高端裝備産業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東阿華潤生物産業園項目施工現場
陽谷高端制造産業園-海之信熱塑性複合材料項目。産業園以打造“高端智造産業集聚基地”為項目定位,以智能制造、研發轉化、産業互聯網為主導産業,力争建成國内知名的智能制造産業集聚地、創新策源地和應用示範地。
陽谷綠色食品産業園維爾康食品加工項目。總投資3.6億元,占地152畝。項目全部達産後,年可實現産值30億元,進出口10億元,稅收8000萬元。
【文中部分圖片由陽谷縣文旅局、東阿縣文旅局、聊城拍客李子敏提供】
責編:趙志鵬
審核:李兆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