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雲想衣裳花想容——豔冠群芳的薛寶钗(寵冠後宮的楊玉環)
薛寶钗是楊貴妃應該沒什麼懸念吧?有一章叫《滴翠亭楊妃戲彩蝶》,可謂是官方認證了。
第三十回:《寶钗借扇機帶雙敲》中,寶玉問寶钗為何不去看戲?寶钗說自己怕熱,賈寶玉回說:怪不得他們拿姐姐比楊妃,原來也體豐怯熱。寶钗大怒,冷笑說自己倒像楊貴妃,隻是沒有一個好哥哥好兄弟作楊國忠的!
這樣看來,林黛玉被史湘雲比作戲子,卻一點不生雲妹妹的氣,隻是生氣賈寶玉在她們姊妹中間逼逼叨,是不是一點不小性兒了呢?畢竟楊貴妃可比戲子高貴得多了。戲子在古代是最低賤的存在。
偏題了,咱再扯回薛寶钗。從寶玉的這段話中(怪不得他們拿姐姐比楊妃,原來也體豐怯熱),我們至少可以得到三個信息:
1,薛寶钗體豐(我并不是說寶姐姐肥胖,但至少體态豐盈,不瘦)
2,賈寶玉并不是第一個把薛寶钗比作楊妃的,他們是誰?下人?姊妹?反正說的人應該不少,而且相對是客觀公正的,不然不至于讓寶玉當面說出來。
3,寶钗反應很大,少見的“大怒”,後面還拿小丫鬟撒氣,更坐實賈寶玉所言非虛。
寶姐姐體态豐盈;楊貴妃掀起唐朝一陣另類審美。
寶姐姐入京為選秀,最終不成入賈府;楊貴妃初入宮門壽王妃,百尺竿頭入君懷。
寶姐姐有個哥哥是呆霸王,作為低配版楊國忠可以打殺人命,不當回事兒;楊貴妃有個哥哥是高官厚祿,禍國殃民。
薛蟠如果沒有薛姨媽,薛寶钗給他作後盾,一個喪父,家道中落的纨绔未必敢如此嚣張,他們不過借賈府之勢;楊國忠若沒有楊貴妃和唐玄宗也做不到一國宰相,不過假帝王之威,受姊妹之惠。
相比作惡的薛蟠,妹妹寶钗是端莊守禮的;相比禍國的楊國忠,妹妹楊玉環也是無辜受累的。
最終,薛寶钗金簪雪裡埋;楊玉環吊死馬嵬坡。寶姐姐的結局衆說紛纭,楊貴妃的結局也分歧頗多。但說破天去,都是悲劇。
二,荷花羞玉顔,沉吟碧雲間 —— 病如西子勝三分的林黛玉(西施 飛燕 謝道韫)
書一開頭就說林妹妹心較比幹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此定其顔值也。
後來又借寶玉之口,稱其為“颦颦”,古有東施效颦,颦即西施,颦亦是林黛玉。
西施原名施夷光,後人隻知西施;林黛玉入賈府,便被更名颦兒,後來府内姊妹多以颦兒稱之(古代女子小名隻丈夫可更,此 凡間木石初相見,其情已定!)。
西施的愛情故事後人相傳,黛玉的木石前盟也讓人念念不忘。
空對着,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歎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作者是真有強迫症,寫完楊貴妃(薛寶钗)就寫趙飛燕,埋香冢飛燕泣殘紅——趙飛燕(環肥燕瘦,定2女之體态)。
林妹妹的才華自不必說,要說也說不完。
林黛玉是捧心之美的西施(定顔值);是泣殘紅的趙飛燕(定體态);更是謝道韫(堪憐詠絮才)。
作者于黛玉身上不惜一切美好。誰讓她是世外仙姝呢?
三,絕豔驚人出漢宮,紅顔命薄古今同——遠嫁的賈探春(昭君出塞)
探春的判詞:#我說紅樓夢#
才自精明志自高(能力,才幹),
生于末世運偏消(悲劇,命運)。
清明涕泣江邊望(寂寞,孤獨),
千裡東風一夢遙。(歸家無望)
從判詞上來看,我是不覺得探春有像李少紅版紅樓夢中那樣歸家的機會,還幫助家族興旺(emmm......),一夢遙麼,就是回家如做夢或者夢中歸家的感覺。歸來無望,自己顧好自己就是萬幸了。
昭君出塞是我國著名的曆史故事,人民網稱王昭君是和平使者。
如果說昭君出塞為漢匈兩家維持了和平,那探春遠嫁就是賈府的續命符,雖逃不過最終的落敗卻在大廈将傾之際扶了一把,富貴是沒有了,但朝廷并未收走人命,也算留恩了。隻是不知海外或番邦的探春又是怎樣的光景。其實,我覺得,倒未必就很差了,探春這樣的人到哪都不應該過得差的,除非是不可抗力因素。
在群芳夜宴的大型劇透現場,探春抽中:瑤池仙品,日邊紅杏倚雲栽(大家還記得嬌杏嗎?嬌杏=僥幸,杏者,幸也!或許作者把唯一的幸運給了探春吧!)得此簽者必得貴婿,然後大家都說我家已經出了一個王妃(賈元春),還要出一個王妃不成......可不就應了嗎?
王熙鳳盛贊賈探春的能力;脂硯齋也說探春不走,賈府不會那麼快的衰敗。可見此女的能力,在探春理家,開詩社,抄家等事上三小姐的能力可窺得一二。
王昭君是代替公主出塞,賈探春也是替人(南安王妃大概舍不得自家女兒)遠嫁;
王昭君才貌出衆,賈探春也非庸碌之輩;王昭君的功績漢人不敢忘,賈探春的功勞有良心的賈家人也不該忘。
二女都是——遠離故土難再歸,要獨自面對異國他鄉的風霜雪雨,舉目無親,還要做出一番成就,有價值,人家才會讓你活!
昭君不出塞,可能在宮苑孤獨終老;探春不遠嫁,必定随賈府一起傾覆。所以離開家鄉對她們來說,既幸又不幸,幸的是,她們可以自己出去闖一番;不幸的是骨肉分離,闖得好叫出人頭地,闖不好叫客死異鄉。但即便出人頭地,也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住的心酸。換做迎春,當場死亡。(沒有貶低二小姐的意思,各有各的遭遇,成就了性格,也就各有各的命運了。)
昭君明顯是算闖得好的一類了(于國于家有功),但其中艱辛,你細品!饒是如此,王昭君在丈夫死後請求回國都被駁回,當時的朝廷,對這位功在社稷的和平使者實在不怎樣。國家就說一句:入鄉随俗。卻教昭君如何自處?如何面對丈夫死後再嫁丈夫的兒子的尴尬?國家尚以一婦人安邦定國,也難怪賈府用女兒換榮耀。#曆史冷知識#
圖片來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告知删除
四,一許董相國,再許呂溫侯——紅樓絕色-秦可卿,香菱 (美人計:貂蟬)
秦可卿顔值 ——
其鮮豔妩媚,有似乎寶钗;風流袅娜,則又如林黛玉,可謂兼美。而香菱呢?(本名甄英蓮=真應憐)書裡說她長得像秦可卿。用這樣兩位美人兒來比貂蟬,不算高攀吧?
秦可卿是甯國府賈蓉之妻,卻和公公賈珍有染;
像不像?貂蟬也是周旋于父子2人。董卓和呂布都不是好東西,賈蓉父子亦然。
董卓亡于貂蟬之計,呂布也因她成為三姓家奴;《紅樓夢》中說:造釁開端實在甯(即罪惡開始的地方是甯國府)又說 : 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這句是說秦可卿的。這樣上下聯系起來,賈府敗亡,秦可卿是有重大關系!那不正應了董卓父子亡于貂蟬嗎?
那我為何要把香菱這個可憐的姑娘又扯進來呢?
因為無奈啊!無論是貂蟬,秦可卿,楊貴妃,西施等等這些女子,從國家興衰到家族榮辱,是她們可以定的嗎?她們隻是在其中扮演承上啟下的作用,真正的決定權都是在男人身上的。
沒有楊貴妃,也會有李貴妃,李隆基的前半生固然是明君,但他到了一定年紀就想享樂了,自己也覺得自己有享樂的資格和資本,楊玉環隻是在這個時候恰巧的出現在李隆基面前。
沒有貂蟬的美人計,也會有其他女子的美人計或别的 離間董卓和呂布本就涼薄的父子情。
圖片來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告知删除
就像香菱一樣,本是書香世家的小姐,卻被拐子拐走,夕打暮罵,後有公子馮淵(逢冤)癡情于她,将她贖身。本以為可以就此安穩度日,不想拐子不當人子,将香菱一女許兩家(此處又對上貂蟬),許給薛蟠,薛蟠打死對香菱情深意重的馮淵,帶走香菱,香菱最終被薛蟠之妻夏金桂虐待緻死。薛蟠也必死于人命官司,紅樓夢中就是現世報的。
三個女子————
貂蟬——周旋于董卓父子二人,二人均不得好死。——父子因貂蟬反目,走向滅亡。
秦可卿——周旋于賈蓉父子2人,均下場凄涼。——秦可卿是敗家的根本,帶着賈府一起走向滅亡。
香菱——先許馮淵,後許薛蟠。——美色誤人,馮淵為香菱而死,薛蟠必定償命,饞香菱美色者皆走向滅亡。此薛家之亡也。
和三女有關的人都沒有好下場。
其實紅樓裡和貂蟬相似度更高的可能是賈元春,因為賈元春的政治色彩過于濃烈,描述也不多,從現有的資料來看她死于兩派争鬥,省親也是太上皇的意思,而她可能因此失寵于自己的丈夫,反正也是周旋于父子之間,她的判詞裡有一句:虎兕相逢大夢歸,虎和兕都是猛獸。
合上了貂蟬之于董卓,呂布;秦可卿之于賈珍,賈蓉;香菱之于薛蟠,夏金桂;賈元春之于虎,兕。
1,貪戀美色者皆亡;
2,美女被群獸環伺;
3,都善用一個女人撬動家族或國家的衰亡;
4,楊貴妃,西施,王昭君,貂蟬,謝道韫,趙飛燕哪一個是有好結局的嗎?
最後用秦可卿的判詞結束本文吧 ——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