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産業##集成電路#
仙童半導體公司是美國Fairchild半導體公司的中文譯名,這個譯名可能是企業名稱英譯中最為傳神和貼切的,不隻是“信達雅”,甚至是對英文名實現了超越。在英文原意中,Fairchild隻是簡單的人名姓氏,而中文名稱則更好的彰顯了八位創始人天縱奇才以及仙童半導體公司在集成電路、風險投資和矽谷的開創者和奠基人地位。仙童半導體公司所開創的傳奇和偉大的事業,如來自天上的仙童在人間遊曆一番後,為人類留下的寶貴的财富。
已故的喬幫主曾稱贊說“仙童半導體公司就像一朵成熟了的蒲公英,你一吹它,這種創業精神的種子就随風四處飄揚了。”與仙童半導體公司存在直接或間接淵源的業界最頂尖的企業就有intel英特爾、AMD美國超威半導體、Xilinx賽靈思、KPCB凱鵬華盈、Sequoia Capital紅杉資本等,著名的集成電路領域的金科玉律“摩爾定律”也是仙童通半導體和英特爾的創始人之一的摩爾提出。1969年在矽谷森尼維爾舉行的一次半導體工程師大會上,400位參會者中,與仙童公司毫無瓜葛的還不到24人。”業界将仙童半導體稱為“集成電路産業之父”名副其實,他的貢獻如同人類心智初開的那一刻,從此世間有了喜怒哀樂。而仙童半導體則讓世界有了集成電路,讓人類走上了信息化智能化,如同二次打開了人類心智。而從仙童半導體散出去的每一顆種子,成了一片又一片的森林。
仙童半導體的傳奇故事始于另一個偉大的天才,晶體管之父肖克利。1955年,肖克利離開了貝爾實驗室,回到了家鄉加州創立了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Shockley Semiconductor Laboratory,從全美範圍内挑選了8位30歲不到、才華橫溢的青年。他們是羅伯特·諾伊斯(Robert Noyce)、戈登·摩爾(Gordon Moore)、謝爾頓·羅伯茨(Sheldon Roberts)、朱利亞斯·布蘭克(Julius Blank)、尤金·克萊納(Eugene Kleiner)、金·赫爾尼(Jean Hoerni)、傑·拉斯特(Jay Lsat)、維克多·格裡尼克(Victor Grinnich)。這八位青年才俊對獲得了諾貝爾獎的肖克利滿是崇拜和敬仰,但天才和權威在性格上或多或少都存在偏執,再加上肖克利低下的管理能力,經過兩年的共事後,雙方在集成電路發展上的分歧無法彌補,這八個人決定集體出走。天才的辭職儀式都極具創意和特别,八人在一張1美元上簽字署名作為辭職信物,現在這張1美元已經成為這段傳奇曆史的見證存放在斯坦福大學圖書館。肖克利對這八人的辭職極為不滿,大罵八人是“The Traitorous Eight”,這就是著名的“八叛徒”出走事件。
創業之路是艱難的,天才也是一樣。鑒于肖克利在業界的地位和影響力,空有一身才華但沒錢的八人出走後很久都找不到願意合作的公司,直到遇到了投資界的傳奇“風險投資之父”亞瑟·洛克(Arthur Rock)為他們促成了來發明家和富豪的謝爾曼柴爾德(Sherman Fairchild)的3600美元的天使投資,按照西方人的習慣,八人的新公司也就以“Fairchild”命名,1957年10月,仙童半導體正式成立。
在仙童公司發展成長初期,投資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投資人利用與藍色巨人IBM的關系為仙童拉來了第一筆訂單,從此仙童走上了騰飛之路。到1967年,仙童公司的營業額已經接近了2億美元,這在當時不亞于天文數字。但成也投資人,仙童的衰落也因投資人而起。柴爾德家族始終未重視集成電路業務,隻是将仙童當做柴爾德家族的現金奶牛,不斷的抽取資金去支持其攝影器材業務。同時在投資初期簽訂了苛刻的投資條款,留下了柴爾德家族300萬美元全額回購仙童股權的伏筆,八人也因此再次陸續出走,到1968年諾依斯和摩爾離開後,“八叛徒”全部離開仙童并在各自領域繼續創造傳奇。
作為靈魂人物的“八叛徒”出走後,仙童再無仙氣,即使謝爾曼柴爾德(Sherman Fairchild)從當時如日中天的摩托羅拉挖來半導體泰鬥霍根博士也無濟于事。1979年,仙童以3億5千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法國,這個價格當時也引起了轟動。不過自此之後,仙童半導體幾經輾轉易手,始終未能重現輝煌。2016年,安森美半導體公司以24億美元現金完成了對仙童收購,仙童半導體也成為了半導體分立器件巨頭安森美的旗下企業。時至今日,仙童半導體雖然還存在,但也隻是空有軀殼,靈魂早已随着“八叛徒”的離開飄散在全球的各個角落,像蒲公英一樣,重新生根發芽,成就另一片精彩。
歡迎持續關注本号的系列文章。
您的關注、點贊及轉發是對本号最大的支持,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