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舌尖上的中國》讓無數網友垂涎欲滴,紅遍大江南北,創造了中國紀錄片的收視紀錄。
這在民以食為天的中國并不奇怪,畢竟“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不少有志之士還将這份煙火氣帶到了國外,讓外國人也來體會一下中國人的“人間有味是清歡”。
周英華便是其中一位有志之士,他的Mr.Chow中餐廳連鎖店遍布英美,因為菜式豐富、味道鮮美、手藝精巧,不少社會名人都前來捧場,而他本人也被大家稱為食神。
在國外開中餐廳并不稀奇,但是能把中餐廳設計得别具一格、高端貴氣的唯有Mr.Chow中餐廳了。
1968年,第一家走高端奢侈風的中餐廳Mr.Chow在英國倫敦開業。店鋪位于倫敦黃金地段武士橋區,裝修得極盡奢華。
意大利水磨石鋪成的地闆高端大氣,精緻華美的德國吊燈閃亮全場,法國高檔真皮沙發舒适享受,這一切都是Mr.Chow餐廳的裝修,足以見得這家中餐廳是多麼講究品質了。
除此之外,中餐廳最引人注目的要數各式各樣的雕塑繪畫作品了。這些作品并不是買來的,而是出自中餐廳的老闆周英華之手。
在開中餐廳之前,周英華是一個妥妥的文藝青年,曾在英國頂尖藝術設計名校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上學。
藝術家需要時機和天賦,一旦作品被認可則是功成名就、萬人追捧。如若不然,那待遇就是天差地别,作品也将一文不值。
很可惜,周英華就屬于大部分不被認可的藝術家,他在自己的繪畫和建築設計領域苦心專研數十年,卻依舊一無所獲。
為了謀生,周英華不得不開始考慮轉行。彼時,英國社會經濟發達,人們對美的需求與日俱增。他看中商機,決定開一家美發店,滿足人們日益多元化的審美需求。
周英華因為資金不足,打算邀約好友共同出資開店。對于沒有從商經驗的周英華,不少好友不願冒險,還勸他創業難,難于上青天,不要拿自己的未來去賭。
聽着好友們的建議,周英華并沒有喪失信心,為此他繼續四處奔波,籌集資金。
皇天不負有心人,周英華的知心好友格蕾絲•柯丁頓聽了他的創業想法後,十分贊同,願意與其出資合夥,開設美發店。
周英華的商業眼光不錯,美發店一開業,顧客絡繹不絕,生意十分紅火。上帝給你關了一扇門,就會給你打開一扇窗,在藝術領域碰了一鼻子灰的周英華意識到了自己經商的天賦。
不過,周英華并沒有完全放棄自己的終生至愛藝術,他想着自己可以将藝術和商業結合,開出一家與衆不同的店。
因為美發店的生意,周英華賺得盆滿缽滿。有了本錢,他開始籌劃起藝術餐廳的生意。
之所以選擇開餐廳,最主要的原因是周英華來英國這麼多年,還是吃不慣英國菜,總是心心念念着中國的佳肴。
有了美發店的經驗,周英華對經商也琢磨出了一套自己的思路。要想生意好,地段和裝修那是重中之重。
為此,周英華實地走訪了倫敦的各個街區,最終看中了價格昂貴的武士橋區位于海德公園附近的一處商業街。
這上好的地段自然是價格不菲,光靠周英華的積蓄實在是難以負擔得起,為此他有了轉讓美發店的想法。
好不容易創業成功,又要冒險開餐廳,美發店合夥人格蕾絲會同意這個想法嗎?沒成想,格蕾絲毫不猶豫地同意了。
之所以如此爽快,是因為在朝夕相處中,格蕾絲對周英華産生了情愫。面對一直相信自己的格蕾絲,周英華也心動了。
1968年,倆人将美發店轉讓,開了Mr.Chow中餐廳,頗受英國名流的喜愛,生意興隆。
除了在事業上更上一層樓,倆人的感情也持續升溫,最終喜結連理。
然而,好景不長,因為周英華廢寝忘食地忙于餐廳工作,忽略了格蕾絲的情感需要,倆人矛盾激增,關系急轉直下。
1969剛結婚一年的夫妻倆便因為感情不和,離了婚。
離婚後,他們的事業都走向了各自的巅峰。
格蕾絲是英國名模,在時尚領域很有造詣。離婚後,她專心于時尚事業,因為天賦異禀再加上勤學苦練,最終成為了頂級時尚雜志《Vogue》的創意總監。
周英華的事業也順風順水,Mr.Chow中餐廳大獲成功,他也憑借着中餐廳成功跻身英國上流社會。
1970年,在一次晚宴中,周英華邂逅了當時紅極四方的國際時裝界頂級模特周天娜。
周天娜是美日混血兒,既有西方女子深邃立體的輪廓,又有東方女人端莊優雅的氣質。
因為出色的外表,再加上模特的天賦,周天娜年少成名,在東西方時尚圈的知名度很高。
一眼萬年,周英華第一眼見到周天娜,就被她的一颦一笑吸引,淪陷其中。之後,他便對周天娜展開了熱烈地追求。
畢竟是學習藝術的,追女生當然不能俗套。周英華為了博得美人一笑,不僅為周天娜雕塑作畫,而且還給她寫詩示愛。
在猛烈的攻勢之下,周天娜逐漸被周英華的才華和浪漫征服,倆人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男女朋友。
郎才女貌,倆人成了倫敦上流社會的金童玉女,吸引了不少媒體的關注。
1972年,倆人喜結良緣。婚後,周天娜減少工作,幫助丈夫管理中餐廳的生意。
有了周天娜這個形象代言人,中餐廳的生意節節高,不少人來中餐廳消費就是為了一睹周天娜的盛世美顔。
因為生意太過火爆,周英華開始大規模開設分店。不滿足于現有的英國市場,他将中餐廳開到了美國。
在被譽為“全世界最尊貴住宅區”的美國洛杉矶比弗利山莊,周英華開設了在美國的第一家Mr.Chow中餐廳分店。
不出所料,中餐廳剛開張,就吸引了不少名人政要過來大快朵頤。其中,甘地、克林頓、麥當娜等人都曾光顧過中餐廳。
光顧過中餐廳的名人,無一例外地成為了中餐廳的忠實粉絲,周英華利用名人宣傳,持續擴大中餐廳的商業版圖,将分店開到了紐約、邁阿密等地。
因為在餐廳領域混得風生水起,周英華也被社會各界稱為“食神”,以此表達對他的認可。
之後,周英華還将觸角伸向了酒吧、房地産等領域。因為毒辣的投資眼光,他的筆筆投資總是收獲頗豐,他也因此成為了首屈一指的大富豪。
1978年,中國京劇團将在紐約進行演出的消息一經發布,周英華二話不說立即預訂了門票,準備大飽耳福。
京劇團演出時,台下座無虛席,大部分觀衆都是漂泊在外的華人華僑。看着這熟悉的京劇表演,周英華淚如雨下。
周英華對京劇有一層更深的感情,因為他出生于梨園世家,自小耳濡目染,因此京劇對他而言不僅是一種表演,更是一種家國情懷。看着台上的京劇表演,他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家人。
名門之後上世紀二十年代,一則上海首席名媛裘麗琳與大名鼎鼎的京劇演員周信芳私奔的消息在上海各大報紙上流傳,成了當時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裘麗琳是中英混血兒,家世顯赫。其父親裘仰山頗通經商之道,擁有謙和茶莊和緻和錢莊兩家産業。
裘麗琳的外祖父是英裔海關官員,位高權重。因為與裘仰山私交甚好,他便将自己的掌上明珠許配給裘仰山。
在富貴顯赫的家庭中長大,裘麗琳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再加上混血兒的絕世美顔使得她成為了上海家喻戶曉的首席名媛。
從來不缺追求者的裘麗琳眼光甚高,求愛者一大堆,卻沒有一個看上眼的。
直到她遇見了周信芳,才知道愛情的樣子。在一次京劇表演中,周信芳扮演的角色恰如其分地表達人物感情,念白铿锵有力、酣暢淋漓,令觀衆贊不絕口。
坐在台下的裘麗琳看得眼睛發直,心髒砰砰跳,從此無法自拔地愛上了周信芳。
周信芳自幼跟随父親周慰堂學習京劇,周慰堂是江南小有名氣的京劇青衣。
随着歲數漸長,他又拜知名武生陳長興為師,天賦異禀的他學什麼像什麼,名氣漸長,是京劇麒牌的創始人。
周信芳在上海的每場演出,都有裘麗琳瘋狂應援的身影。周信芳也對這個小迷妹有了印象,倆人的關系慢慢親近起來。
彼時的周信芳在老家早已成婚,并有了子女,一開始他尚且有分寸,不敢做對不起妻兒的事情。
可是裘麗琳是妥妥的戀愛腦,她不管什麼傷風敗俗、有辱斯文,隻要能和心愛的人在一起,便無所畏懼,光明正大地對周信芳展開了愛的攻勢。
裘麗琳愛周信芳愛得死去活來,周信芳自然也對這個貌美如花的富家小姐心懷好感。
很快,周信芳便将妻兒抛之腦後,與裘麗琳展開了熱戀。
紙包不住火,得知裘麗琳和有婦之夫暧昧不清,裘家上下氣急敗壞,決定将其軟禁在家。
從小接受新式教育的裘麗琳自然不會被家人左右愛情,為了能和戀人長廂厮守,她決定與周信芳私奔。
私奔後,倆人恩愛無比,接連生下了三個女兒。
而此時在老家的周信芳原配決定成全丈夫與裘麗琳,主動提出了離婚請求。
很快,恢複單身的周信芳和裘麗琳正式結婚。
之後,裘麗琳還為周信芳生育了兩子一女,前前後後,倆人共生育了六個子女,周英華是他們的第五個孩子,出生于1939年。
出生豪門的裘麗琳十分注重對孩子的培養,并且有意識地讓孩子學習外語,為将來出國留學做準備。
正是由于她的培養,她的六個孩子,個個都是人中龍鳳,在文藝界商界小有名氣。
1947年,國内局勢動蕩,裘麗琳決定将子女們送往海外求學。
除了長子周少麒被留在國内,與父親專研京劇,其餘的孩子均被送往美國、英國、香港等地生活學習。
姐弟幾人中,名氣最大的要數三姑娘周采芹了。她是世界頂級戲劇首府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的首位華裔畢業生,也是該院首位華裔院士。
周采芹參演了衆多國内外高水平影視劇,如《藝伎回憶錄》、《鬥争對象》、《紅樓夢》等等。在《紅樓夢》中,她飾演和藹可親的賈母。
周天麒作為長子,留在國内,深耕京劇表演,繼承父親的衣缽麒派表演,成為了當之無愧的麒派傳人。
周家最小的孩子周采茨在香港演藝圈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擔任過香港電影金像獎評委。
周英華的大姐二姐也在美國的文藝界工作,聲名鵲起。如此優秀的一家人讓人羨慕敬佩,周信芳和裘麗琳可謂是教子有方。
可惜在周信芳和裘麗琳去世時,除了周少麒,其他子女都因漂泊在外再加上當時局勢問題,沒有回家給父母養老送終,這也成為了子女們的心病。
看着京劇表演,觸景生情,周英華想起了已故的父母,這讓他萬分愧疚。
演出結束後,周英華郁郁寡歡。
這時一個好消息傳來,周英華的心情才慢慢開始好轉。周少麒要來美國演出了,周家姐弟們喜不自禁,紛紛相約要為他捧場。
1980年,周少麒來到美國,表演京劇的同時,還參加戲劇教學。時隔多年,姐弟們重聚,這一刻他們眼含熱淚、緊緊相擁。
老來得子與兄弟姐妹團聚後,周英華更加意識到了家庭的意義。之後,他将重心轉移到家庭生活中。
周英華與妻子周天娜育有一女,名為周佳納,出生于1974年。周天娜原本是事業型女人,自從結婚後,便相夫教子,甘願做一名家庭主婦。
日複一日的平淡生活,讓周天娜的眼裡失去了光芒。周英華并沒有察覺出妻子的異常,相反還總是因為女兒的教育問題與妻子争吵,倆人的愛情在這段婚姻中消磨殆盡。
1987年,雙方決定分居。周英華繼續從事餐廳生意,周天娜熱衷于珠寶,獨自來到巴黎發展珠寶生意。
之所以選擇巴黎,是因為周天娜在這兒有很多知心好友。離婚後的周天娜在好友的介紹下認識了一個雙性戀男子,陷入愛河。
這也是她苦難生活的開始,在短暫交往了一段時間後,倆人因為性格不合分了手。
1989年,周英華與周天娜正式離婚,這段17年的婚姻生活自此畫上了句号。
同年,周天娜因為身體不适入院治療,可令人沒想到的是,她得了絕症艾滋病。
艾滋病常與濫交、同性戀等詞相聯系,無藥可治,人們對此有恐艾心理,提艾色變。
可周天娜覺得自己對待感情認真,并沒有濫交,因此不顧及世俗的眼光向親友公衆宣布了自己的病情。
周天娜也是第一位公開宣布患上艾滋病的著名女性。她明白自己命不久矣,便将所有的财産分贈親友、捐贈公益。
1992年初,周天娜不幸去世,周英華攜親友出席了她的追悼會。昔日的愛人如今天人永隔,這讓周英華明白了世事無常,要及時行樂的道理。
同年,周英華經朋友介紹,與第三任太太韓裔設計師Eva Chun結婚。因為有着共同的藝術愛好,倆人的婚姻生活過得很甜蜜。
在幸福的生活中,周英華靈感迸發,遂拿起畫筆,重新開始藝術創作,并夢想着有朝一日能實現年輕時未實現的藝術夢。
2012年,周英華遇見了自己的伯樂,洛杉矶當代博物館前館長弗瑞。弗瑞對周英華的畫作大加贊賞,并希望他能辦畫展,讓更多的人欣賞其藝術創作。
聽了弗瑞的話,周英華像打了雞血一樣,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了藝術創作中,為個人畫展做準備
2015年,周英華回到了久違的家鄉上海,開個人畫展,并大獲成功。他還沒來得及為實現夢想開心,婚姻便又亮起了紅燈。
因為常年在外忙于藝術創作,周英華與妻子聚少離多,感情出現危機。在日複一日的争吵中,倆人最終決定于2017年結束婚姻關系。
彼時,78歲的周英華依舊沒有放棄尋愛的步伐。在乘坐電梯時,他偶遇了第四任妻子周天愛,一見鐘情,随後寫了上百封情書示愛,最終赢得了美人心。
相差五十幾歲的倆人不顧世俗眼光,步入了婚姻殿堂。
2019年,80歲高齡的周天華迎來了兒子的降生。2021年,他又迎來了小女兒的誕生。
不得不說,周英華真是老當益壯,如今他的心願就是陪伴兒女成家立業。祝福他夢想成真,在未來的日子裡幸福久久。
結語周英華家境萬裡挑一,事業上如魚得水,情場更是得意非凡。這樣開挂的人生誰不羨慕,不過話說回來,他今天的成功離不開他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
因此,努力吧!比你家境好、天賦高的人都在努力,你還有什麼資格不努力呢?
參考資料1、澎湃新聞:《周信芳&裘麗琳: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2、央視網:《華裔食神”周英華:開餐館是為了赢得尊重》
3、大河網:《才貌雙全卻死于艾滋 絕代佳人周天娜的時尚神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