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講 東南亞
一.組成與範圍
1.組成: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
2.範圍:11個國家,其中,中南半島上有泰國、緬甸、老撾(内陸國家)、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馬來群島有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地跨亞洲和大洋洲)、文萊、東帝汶。
二.地理位置
1.經緯度位置
(1)緯度位置:10°S-28°N,跨南北半球的低緯度,主要位于低緯度的熱帶地區。
(2)經度位置:92°E-140°E,全部位東半球。
2.海陸位置:位于亞洲東南部,東臨太平洋,西臨、南臨印度洋。
3.相對位置:
(1)以國家為參照:東南隔海與澳大利亞相望,東南臨巴布亞新幾内亞,北臨中國,西臨印度和孟加拉國。
(2)交通位置: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①馬六甲海峽:馬六甲海峽位于馬來半島和印尼的蘇門答臘島之間,是連接中國南海和安達曼海的一條狹長水道,因而間接溝通了太平洋與印度洋。由于位于赤道無風帶,風平浪靜,航行非常安全,但也有一些劣勢:最窄處僅37米和深度淺(≤25萬噸),擁擠、淤積、海盜、沉船等問題。
②巽他海峽:蘇門答臘島和馬來半島之間,海峽長約150千米,寬22-110千米,水深50-80米,最大水深1080米,海峽水深,峽底多為泥、沙、石、貝質,因而非常适于潛艇的水下航行,但由于航道狹長,最窄處僅有3.3千米,戰時也極易遭到封鎖。
③龍目海峽:巴厘島與龍目島之間,因地殼斷裂下沉而形成的,因而水道幽深、岸壁陡峭。南北長80.5公裡,水深1200米以上,最深處達1306米,由于海流的強烈侵蝕沖刷,龍目海峽至今仍在繼續加深加寬。許多來往于波斯灣與東南亞、日本之間的巨型船隻,從馬六甲海峽不能通過時,均取道于此南下印度洋,或再經望加錫海峽北上。
④望加錫海峽:位于印度尼西亞群島中的蘇拉威西島和加裡曼丹島之間。北連蘇拉威西海,南接爪哇海和弗洛裡斯海,長740公裡,寬120-407公裡,大部分水深 50-2458米,平均深度為967米,東側為深水航道,西側有大淺灘,多珊瑚礁。望加錫海峽是亞洲和歐洲間的重要洲際海上航道,也是東南亞區際間航線的捷徑。它與龍目海峽相連,成為連結太平洋西部和印度洋東北部的戰略通道。
【補充】主要航線
航線 |
沿途經東南亞的主要海峽 |
東亞-澳大利亞西海岸 |
民都洛海峽、望加錫海峽、龍目海峽 |
波斯灣-東南亞-日本 |
馬六甲海峽(25萬噸載重噸以下船舶可行) |
龍目、望加錫海峽(25萬載重噸以上超級油輪可行) 、民都洛海峽 |
⑤克拉地峽:克拉地峽位于泰國春蓬府和拉廊府境内的一段狹長地帶。為馬來半島北部最狹處,寬僅56公裡。北連中南半島,南接馬來半島,地峽以南約400公裡(7°N至10°N之間)地段均為泰國領土,最窄處50多公裡,最寬處約190公裡,最高點海拔75米。并且它的東西兩海岸皆為基岩海岸,浪平風靜。
修建克拉運河的利:節省航運成本;團結東亞,在這個問題上,中日韓三國利益一緻,這是曆史上和未來非常罕見的能夠團結東亞3國的機會;能制衡新加坡,新加坡一直對中國的崛起态度惡劣,并積極充當美國在亞太的棋子;降低中國航運對馬六甲的依賴勢在必行。
三.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一分為二考慮)
(1)中南半島:山河相間,南北縱列,北高南低。
(2)馬來群島:地形崎岖,地殼不穩定,多火山、地震(位于亞歐闆塊、印度洋闆塊和太平洋闆塊的交界處)。印度尼西亞有4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77座,占世界活火山數的1/6,有“火山國”之稱。
2.氣候:以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雨林氣候為主。
(1)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島大部分地區和菲律賓群島的北部(10°N以北)。
①氣候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和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
②氣候特征: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旱季(11月至次年5月)吹東北季風,降水少,雨季(6月至10月)吹西南季風(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南半球的東南信風移動到赤道以北,地轉偏向力右偏而成),降水多。
(2)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馬來群島的大部分地區和馬來半島的南部(10°S-10°N)。
①一般性:受赤道低壓控制,盛行上升氣流,降水多。
②特殊性(季風現象):赤道以北地區,7月盛行西南風(南半球的東南風北移到赤道以北,地轉偏向力右偏而成),1月盛行東北風;赤道以南地區,7月盛行東南風,1月盛行西北風(北半球的東北風南移到赤道以南,地轉偏向力左偏而成)。
3.河流
(1)中南半島:大多源于中國,河流周邊有重要城市分布。
河流 |
中國名稱 |
幹流流經 |
首都 |
注入大洋 |
上中下遊特征 |
紅河 |
元江 |
中越 |
河内 |
太平洋 |
上遊落差大,切割成“V”形谷,水力資源豐富;中下遊多沖積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
湄公河 |
瀾滄江 |
中緬老柬越 |
萬象、金邊 | ||
湄南河 |
泰 |
曼谷 | |||
薩爾溫江 |
怒江 |
中緬 |
印度洋 | ||
伊洛瓦底江 |
中緬 |
(2)馬來群島:河流短促,水量、水能豐富。
四.人文地理特征
1.農業:種植業為主
(1)水稻:泰國、越南、緬甸為稻米的重要出口國。
(2)經濟作物(熱帶種植園農業):天然橡膠(泰國出口最多)、油棕(馬來西亞出口最多)、椰子(菲律賓出口最多,印度尼西亞産量最大)、蕉麻(菲律賓)、金雞納(奎甯,印度尼西亞産量最大)。
2.工業
(1)豐富的礦産資源:石油(印度尼西亞和文萊)、錫礦(緬甸、泰國、馬亞西亞、印度尼西亞處于東南亞的錫礦帶)。
(2)初級工業:采掘業及勞動密集型工業(如輕紡工業和裝配工業)。
3.經濟特點:
(1)出口初級産品為主:如礦産資源和農産品等,在國際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
(2)旅遊業發達:因自然和人文旅遊資源豐富,旅遊業迅速發展,如典型的旅遊國家新馬泰。
4.居民
(1)總量:較大,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人口過億。
(2)分布不均:大河沿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人口稠密,熱帶雨林和山區人口稀疏。
(3)民族:衆多,多華人和華僑。
(4)人種:以黃色人種為主。
(5)宗教: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文萊等國居民多信仰伊斯蘭教;菲律賓、東帝汶等國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泰國、緬甸、柬埔寨、越南、老撾等國居民多信仰佛教。
本公衆号對所有原創、轉載、分享的内容、陳述、觀點判斷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僅供讀者參考,發布的文章、圖片、視頻等版權歸作者享有。部分轉載作品、圖片如有作者來源标記有誤或涉及侵權,請原創作者友情提醒并聯系小編删除。綜合網絡等,略有修改,轉載請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