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動是必需品,思辨是奢侈品。
很多人可能都很看好行動,,認為光說,不做,不行,要多去做,少去說。這是很對的,但我們都很少聽說比行動更為重要的是思辨。
而伯格森這段名言,經典之處,便在于一個是必需品,一個是奢侈品。伯格森認為行動,應該是人的必需品,一個人活着,不行動,不等于是死人?但在行動中,最為重要的是知道去思辨。也隻有思辨,才能給一個人的人生導航,走向目的地。不思辨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
2、虛榮心很難說是一種惡行,然而一切惡行都圍繞虛榮心而生,都不過是滿足虛榮心的手段。
伯格森這句話就是看透了虛榮心,其實每個人活着,或多或少,都是有一定程度的虛榮心,說沒有,那都是睜着眼說瞎話。
扪心自問,自己一點虛榮心都沒有嗎?那是不可能的,除非這個人沒有心,沒有七情六欲。所以這段名言,伯格森說,很難說虛榮心是一種惡行,因為人人都有。
但是,伯格森又繼續說,一切惡行都是圍繞虛榮心而誕生的,其實也不過都是圍繞虛榮心的一種手段。如果手段高明的話,沒有觸犯到法律,不涉及到惡行,那麼這樣的人,他的虛榮心,就不會有什麼人去說不好。
就好比一個人,很有虛榮心,很好強,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好,他發憤圖強,他甚至為了使得自己變強,或是打敗對手,不擇手段,當然,這個不擇手段,沒有觸犯到法律,但卻違背了惡行,就如劉邦如何對付項羽的,就如曹操如何對付袁紹一樣,你說他是惡行嗎?
你說他不講武德嗎?你說他不講仁義嗎?在利益的盡頭,特别是弱肉強食的社會,太仁義,太講義氣,隻會成為項羽和袁紹這樣的悲劇的英雄。
3、真正的謙虛隻能是對虛榮心進行了深思以後的産物。
虛榮心,是需要深思的,要引導自己往正确的方向去走,那麼虛榮心很可能就演變成謙虛了。
很多人活着,就是表面上的謙虛,背地裡卻很虛榮心,很喜歡别人誇自己,很喜歡被人欣賞,被人贊揚。所以伯格森說,真正的謙虛,就是對虛榮心的深思熟慮後産物,說得多麼好,多麼經典。
4、發明的深刻影響往往在失去其新鮮感時才獲得承認。
人類為何要發明?其實就是對現實中的一些事物,失去了新鮮感,不感興趣了,不滿足現狀了。就如人類不想走路,必然是對走路失去了新鮮感,就發明了車,代替了走路。
如果人類還熱衷于走路,認為走路對身體很健康,那麼人類就不會去發明代替走路的車。可見一個人想要有新的發明,必然是對舊的食物産生了厭倦,不喜歡,失去了新鮮感後,才會誕生的。
5、所謂純粹的現在,即吞噬未來的、過去的、難以把握的過程。據實而言,所有知覺均已成記憶。
這是一個很多人都沒有去思考的可怕現在,一切知覺,都會瞬間成為過去,我們一言一行,無不一分一秒都成為了記憶,就如時鐘一樣,我們都不會停留在原地,那怕我們什麼都不做,上一秒發呆也會成為過去。
那麼所謂純粹的現狀,有用嗎?是沒有的,是稍縱即逝的,就好比現在,我們說的現在,下一秒就成為過去,可見是觸不可及的,是抓不住的,我們唯一能做好的,便是迎接每一個即将發生的現在,我們才能把握好每天,做好每天。就是做好此時的同時迎接下一秒即将到來的此時。
6、對新的對象必須創出全新的概念。
再新的東西,也會有失去新鮮感的一天,不創造出全新的概念,就會成為被人類淘汰的棄品,從古至今,一直被淘汰的都是一成不變的東西,而時刻都在改變的東西,就會一直延續下去。
就好比人類,一直都在創新,打破過去。如果我們人類還像過去那樣活着,就會很落後,哪怕像二十年前那樣活着都不行。
7、永遠不要認為自己是大材小用。
很多人剛出社會時候,很容易就有這樣的思想,認為自己是名牌大學生,是做大事的,公司分配的小事,小任務,他認為是公司看不起他,這樣的人,就覺得自己是大材小用,屈才了,容易跳槽。
那麼多年後,這樣的人,肯定還在找工作,而那些腳踏實地做事的人,沒有覺得自己是大材小用的人,他就能把小事做好,小事做好了,大事自然也能做好。
8、沒有自我的世界是死寂的世界,沒有世界的自我是空洞的自我。
如果我不存在,這個世界跟我又有什麼關系?如果沒有世界,我獨自存在,我還是什麼東西?可見我是離不開世界的,因為我融入了世界,我才有活着的意義和目标以及方向,但世界卻可以離開我,哪怕離開所有人,世界還是世界,沒有人類的世界,可以叫動物的世界。
但動物的世界對于我們而言,就是死寂的世界,因為跟我們沒有多大的關系,我們也不懂動物們的言行舉止,看不懂,聽不懂,完全看人自以為是去揣測。
9、唯有哲學或者玄學才能見到真理,見到實在,而科學隻見假象,隻是片段地抓到僵死的幻影。他認為,科學隻是達到實際用處的方便的手段。
科學真的是為了方便人類,才有了科學,而科學的誕生也好,研究成果的突破也好,都是為了實際用處的方便。
就好比人類想飛,就有了飛機,但飛機不能讓我們看見真理,真理也隻有哲學和玄學才能看見。科學研究的過程中,可能會見到真理,但跟研究成果,研究出來的東西,又是沒有太大關系的。真理脫離人和人的生活,都不叫什麼真理,真理必須是圍繞人而産生的,出發點也都是為了人而已。
10、所謂直覺, 就是一種理智的交融, 這種交融使人們自己置身于對象之内, 以便與其中獨特的, 從而無法表達的東西相符合。”
直覺這個東西,真的如此,伯格森看得很透,直覺真的是一種理智的交融,是人自以為是,結果是了,對了,就是直覺了。
就好比直覺到這個人對我有點意思,诶嘿,結果真直覺對了,那麼這個直接,就是通過自身理智的分析得出來的結果。如果結果錯了,那麼就會陷入尴尬,直覺就會變成幻覺,自以為是的感覺了。
而直覺很多時候,又是無法表達的,有時候你表達出來了,就錯了,因為有人會做出相反,偏不信你的直覺,與你反其道而行。但有結果的直覺,彼此都沒有交流直覺,結果直覺對了,才算理智的交融,錯了,什麼也不是而已。
伯格森很經典的10大名言,充滿智慧,值得收藏,值得銘記于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