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教師怎麼創新思維

教師怎麼創新思維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8 08:34:15

教師怎麼創新思維(青青随筆原地徘徊)1

絕大多數奮戰在義務教育崗位的教師,送走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自己依然身在校園,在備課、上課、輔導、批改作業中,重複着平凡的歲月摩挲。尤其是作為一個班級領頭人的“老班”,每一段日複一日和年複一年,經曆了從孩子們兒時的仰望,到對青春少年的緊張感,陪伴着孩子們從學習困惑到交友困惑的成長,感受着娃娃們喜怒哀樂的情緒變化。哪一個“老班”不是經曆生死輪回,肝腸寸斷以後,又峰回路轉,體會到了做一名孩子人生路途領路人的班主任情懷。

在浙江海門之行的學習新教育之旅中,有幸遇見一位同樣帶領一群孩子們的“老班”——朱金燕。在她跌宕起伏的教育生活中,和着她的淚水一起模糊我的目光,沉醉在她與孩子們的閱讀打造書香教室,一起建設完美教室的故事情節裡。猶如墜入深沉的班級愛河,用教育的愛,編織的深深教室情網。我開始羨慕這位比我年輕半輪的女教師,試圖從她講述的故事中去尋找學校管理中,最小的單位——班級的管理秘密。

教師怎麼創新思維(青青随筆原地徘徊)2

朱金燕老師和孩子們

海門東洲國際學校1607的“老班”朱金燕,在所有孩子進入中考備考室以後,流着眼淚給孩子們寫了一篇送别體的随筆。她以“你遠走高飛,我原路返回”為題,生動闡釋船已靠岸,教師作為陪伴孩子人生一個階段的人,卻依舊要留下來,一邊張望岸上走遠的孩子,一邊等候新一批學生乘船的心态。

作為擺渡人的教師,如何在“原地徘徊”中,升起自己精神的高度?如何在同樣的校園和相同的教室裡,上演不同的感人故事?如何在孩子們人生中尋找自己人生新的制高點?如何讓重複的一成不變的生活,變得有趣生動而美好?……這需要教師擁有教育的智慧和創造的能力。

新教育之所以賦予教師無限的激情與智慧,究其原因就是在這場新教育實驗裡,學校的定位不隻是一個校園,而是一個開放的社會資源彙集;教室的定位不隻是“教書”,而是“育人”;教育的定位不是關注孩子的成績,而是力求引導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完整”是關注孩子全面的發展成長

朱金燕老師說,“三年前因為緣分,我們一起登上了1607這艘航船,開始了一段叫初中的旅程,不知是我太個性還是太愛創新,始終覺得:知識和能力相比,能力更重要;成長和成績相比,成長更重要。所以,我把做人做事做學問,情商智商共發展,作為1607班所有行動的終極目标。”

教育關注孩子的,不能夠隻是成績,因為學習不隻是知識和成績。“完整”的背後,是教育者對教育對象的尊重,真正把每個對象作為血肉之軀的“人”來看待。“完整”是對孩子的一生成長的負責,而不隻是教書的這些年;“完整”是對孩子身體、心理、學習等各方面全面發展的關注;“完整”是追尋教育理想的新一重的境界,是切身體驗到人的内心複雜性的教育視野,是從對教育的擔當,到對社會的負責的執着精神。

研究新教育實驗學校,花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在閱讀上,在研學實踐上,在孩子們的卓越口才的培養上……這些看似和學業成績、學校考核、班級評比等等,沒有任何直接關系的“無用功”,恰好都是對人的發展最直接最美好的關注。

教師怎麼創新思維(青青随筆原地徘徊)3

沒有閱讀能力的人,不是一個完整的人,不懂的把閱讀方式當作自己與心靈對話方式,不能夠做到具備幸福的能力,不善于用閱讀點亮人生,驅趕黑暗,讓屬于自己的版圖變得更廣闊,該是多麼的蒼白無力。

教師怎麼創新思維(青青随筆原地徘徊)4

語文老師袁苑和孩子們在閱讀課上

教育的完整性,促使在孩子們已進入學校學習,就把閱讀這盞燈給了孩子,給了成長一個指引,給了教育無限的可能性,是完整的教育孕育了孩子們人性的豐厚,升起了孩子們精神的高度。

“生活”是教育健康生态的呈現方式

教育是什麼?杜威說,“教育即生活”。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教育與生活,從來就是密不可分的。假如教育要生生的把學習從生活中隔離出來,那必定隻剩下高分數下的痛苦無比。

因為教育以生活的方式呈現出來,才有了更多的生動與美好。越來越多的教師和家長已經認識到,孩子們的生活和社會生活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社會生活影響着學校生活。

教師怎麼創新思維(青青随筆原地徘徊)5

對生活與教育之關系的重視,從“教育即生活”與“生活即教育”這兩個教育觀點中,我們發現杜威和陶行知都是很重視生活與教育的關系的。新教育研究院的幹國祥說,“教育是一種生活,是生活本身,既是兒童發展成為合格社會人的關鍵和黃金階段,也是教師全部生涯中最漫長與寶貴的生活經曆。

教育所傳遞的信念,就是生活。無論是杜威還是陶行知,教育家對教育注入的美好信念與理想,如今正被教育人所真誠實踐,不打折扣的生活教育是新教育的姿态。

“知識不是教育的全部,教育不隻是在一間間教室裡學習知識,還包括身體的健康、精神生活的豐富,以及同伴之間的交往,在社會中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一間完美的教室、就是一群熱愛教育的老師、一群熱愛生命的家長,一群積極向上的孩子,彙聚在“偉大事物”周圍,虔誠地開始一段美好的旅程——強健體魄,豐富情感,享受藝術,發現知識,體驗和踐行道德。

教師怎麼創新思維(青青随筆原地徘徊)6

在朱金燕老師的完美教室裡。 六一節,她在課堂上,給孩子們送去精心設計的禮物——每人一張用鉛筆寫上祝福和名字的一元錢的紙币。 在有特殊編号、特定含義的1元人民币上寫下願望,送出“一心一意、一絲不苟、一往無前、一氣呵成、一飛沖天、一鳴驚人”的六一祝福。 鼓勵孩子們選擇優秀,用自創的中考必過歌堅定他們的信心。

教師怎麼創新思維(青青随筆原地徘徊)7

邀請學哥學姐各行各業的家長朋友到班級裡,來給孩子們講故事。随班帶來的禮物,棒棒糖,旺旺糖,給了孩子們所有的愛。

“一封家書抵萬金”。朱老師偷偷給家長留下特殊的作業,每個家長朋友都要在中考前夕,這個特殊的五月,給孩子們寫一封信。當在課堂上,“嘩”的一下,把這些家書灑在講桌上,并親自一一分發給孩子們。陪伴他們讀信的驚愕與感動、歡喜與淚流。

被愛包圍的教室是那麼的美好,被生活浸染的空間是那麼的令人沉醉。朱老師說,“被愛包圍,有豪情,有信心地走上考場,遠比垂頭喪氣,膽戰心驚,效果要好得多得多”。

生活有無數可能,不必隻追求一種,攜帶愛去旅行,生活就會無限美好。

“幸福”是師生教育生活的存在狀态

幸福是什麼?是看得見、摸得到、感受到溫度的一切。校園裡的書香是教育的底色,班級裡的共讀是師生交流的方式,就連教師的牆壁都沾染着濃濃的墨香。

一所擁有文化宮殿氛圍的教室,不在隻是一個四方的空間,成為了孩子們精神的栖息地。圖書館、展覽室、演講台、操作間、實驗室、遊戲場、信息中心、愛國主義陣地、教師的辦公室……當教室轉換着多重的功能,教師扮演者多重的角色,學生則上演生動的故事。

教師怎麼創新思維(青青随筆原地徘徊)8

數學老師丁雯雯在給孩子們上課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思在裡面,匠心獨具的參與性設計中,每個人都對這款教室注入了情感與精彩。所以我們看,拉小提琴的女生在來個人演奏會,畫畫的男生在開個展,讀書多擅長寫作的孩子在開文章評論會……教室裡上演的奇迹成就了孩子,溫暖了心靈。

教師怎麼創新思維(青青随筆原地徘徊)9

幸福總是與儀式感相約來。開學禮裡的表白,畢業季裡的告别,班歌裡的嘹亮,班徽裡的寓意,每一次節日都是一場有備而來的策劃。

幸福總是與忙碌相随,沒有停歇的一刻鐘,總是被下一波浪潮簇擁着前行。

幸福總是在心底裡蕩漾,聆聽着心靈的顫動節拍,演奏着和諧的集體旋律。

幸福總是和生活攜手,在完整的教育生活中,幸福成為教育人的二維碼,成為臉上的光,腳下的力,心底裡的度。

教師怎麼創新思維(青青随筆原地徘徊)10

一名教師,無論有過多少學生,那些終究會長大的孩子,傳承着教育的智慧,運載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責任,曆久彌新隻有愛與美好。

在校園裡原地徘徊的教師,要在愛與智慧中,升起精神的高度,創造教育的美好,同孩子一起追趕成長的靈魂。

作者:洛陽市實驗小學黨委書記、校長

李青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