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按需攝入熱量,保持理想體重
研究顯示,肥胖是痛風的獨立危險因素,超過50%的痛風患者為超重或肥胖者。超重人群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往往偏高,減重之後,血尿酸含量可明顯下降。因此,保持理想體重可以大大降低痛風的發病率。超重或肥胖者,一定要下決心減肥。
理想體重是多少?測測你的BMI理想體重到底是多少呢?
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标準是體質指數,即身體質量指數( Body Mass Index),縮寫為BMI。
BMI考慮了體重和身高的綜合因素,可反映全身性超重和肥胖狀況。在判斷身體因超重而面臨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痛風等疾病風險時,比單純以體重來認定,準确性更高。
BMI标準值判斷表
計算公式:體重指數(BMI)=體重(千克)/身高(米)²
舉個例子:如一個1.75米的男性,體重85千克,那麼計算公式是這樣的。
體重指數(BMI)=85/(1.75)²,約等于27.76(此BMI已經超出正常範圍了)
再次申明:此标準不适合一下人群
未滿18周歲的少年、運動員、正在進行健身、重量訓練者、懷孕女性、哺乳期女性、身體虛弱者、65歲以上的老人、疾病患者。
《2016中國痛風診療指南》中明确指出:更高的BMI可增加痛風風險。
有研究顯示,與BMI20者比,BMI為25、30、35、40者,痛風風險是其1.78、2.67、3.62和4.64倍。另有研究顯示,以BMI為21~22.9為準,BMI為25~29.9、30~34.9及BMI>35者,痛風患者數是其1.95、2.33及2.97倍。
與體重變化維持在±1.81千克的痛風患者比,體重增加13.61千克的痛風患者數是其1.99倍,而體重減輕超過4.54千克的痛風患者數是其0.61倍。
腰圍比體重更重要腰帶長,壽命短
腰圍是衡量腹部肥胖的一個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腹部脂肪蓄積的程度,而腹部脂肪的蓄積與一系列代謝異常有關。
研究數據表明,即使兩個人體重、身高完全一樣,如果體形不一樣,那麼腹部脂肪多者,未來患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中風、痛風等疾病的風險要高于腹部脂肪少的人。因此,腰圍及腰臀比是健康的風向标。
腹部脂肪多者易患高血壓、高脂血症等疾病
由于人種差異,東亞人腰圍增大對健康的風險高于歐美白種人,所以,我國制定的成年人腰圍及腰臀比的健康标準比世界衛生組織的标準更為嚴格一些。
腰圍的健康标準
男性腰圍≥85厘米,女性腰圍≥80厘米,即為中心性肥胖(也叫蘋果型肥胖或内髒脂肪型肥胖)。
腰臀比的健康标準
腰臀比是腰圍和臀圍的比值,是判定中心性肥胖的重要指标。腰臀比越小,說明越健康。腰臀比大,表明腰圍偏大,接近于臀圍,脂肪存在于腹部,更容易發生代謝功能障礙及心血管疾病,痛風的發生率也更高。
腰臀比是腰圍和臀圍的比值,是判定中心性肥胖的重要指标
我國健康腰臀比的标準,男性在0.8~0.9之間,女性在0.7~0.8之間。當男性腰臀比>0.9,女性腰臀比>0.8時,即為中心性肥胖。
随着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腰圍以及腰臀比會逐漸的增大,這是屬于正常情況,當時超過了警戒線,那就要警惕了。下面為大家提供一個标準表以供參考。
腰圍警戒線:男性腰圍≥85厘米,女性腰圍≥80厘米。
腰臀比警戒線:男性腰臀比>0.9,女性腰臀比>0.8。
怎麼算每日應攝熱量痛風患者要控制好每天攝入的總熱量,既要控制體重,避免肥胖,又要保證營養,維持良好的體能。那麼,每天應攝入多少熱量才是适當的呢?
痛風患者要控制好每天攝入的總熱量
一般來說,健康成年人每日需攝入1000千卡以上的熱量。但每個人的熱量需求是因人而異的,我們可以根據身高、體重及勞動強度來大緻計算出每天的熱量需求。再根據不同的熱量需求,控制好飲食總量,合理地分配到三餐中去。
計算步驟
步驟1:标準體重
男性:身高(厘米)-105
女性:身高(厘米)-107
根據以上公式計算出标準體重(單位:千克)後,按照下面的标準确定自己屬于哪種體型。
消瘦:低于标準體重超過10%。
标準:理想标準的±10%以内。
超重:超過标準體重10%~20%。
肥胖:超過标準體重20%。
步驟2:每日單位體重所需熱量
根據自己的體型和勞動強度,查詢每日單位體重所需熱量值。
查詢下方表格,左列為上一步确定的體型,後四列為日常勞動強度。
每日單位體重所需熱量值表
步驟3:每日所需熱量
每日所需總熱量=标準體重x每日單位體重所需熱量。
将以上兩個步驟的數值相乘,就得出每日所需熱量值(單位:千卡)。
我在這裡給大家舉個例子
一位50歲的男性,身高1.76米,體重80千克,辦公室上班族(輕度勞動強度)。
步驟1:标準體重=1.76-105=71(千克),目前體重超出标準體重13%,屬于超重體型。
步驟2:根據體型超重、輕度勞動強度,查上面的表格,每日單位體重所需熱量為25千卡。
步驟3:每日所需總熱量=71x25=1775千卡。
大家可以給自己或者家人來計算下,我們要時刻保持着“無病預防,有病防治”的态度,也可以将自己的體重數值和每日應攝入熱量值寫在評論區,大家一起為健康把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