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醫學女博士健康說原創美文第467期
濕熱痹阻型痛風患者,都有哪些典型症狀?今天這篇科普的中醫經驗來源于那景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主任醫師謝英彪教授多年的臨床經驗,而且是專門給剛痛風不久主要以濕熱痹阻為病因病機的準備的。
中醫中藥的精妙之處,就是痛風間歇期,通過藥膳藥茶調理,大可能避免痛風發作。
那濕熱痹阻型痛風都有哪些症狀呢?
痛風性急性關節炎症狀:關節紅腫熱痛,疼痛難忍。
合并症狀:或伴有發熱、頭痛、口渴、小便黃赤、大便粘膩或幹結,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治則:清熱祛濕、通絡止痛。
那麼下面的1飲2茶1粥,基本都具有清熱祛濕、通絡止痛的作用。
圖片與内容無關,僅為美觀
濕熱痹阻型痛風人可經常多喝一點的1飲2茶1粥1.山慈菇蜜飲:
以山慈菇幾克,蜂蜜加倍。将山慈菇切片,在鍋内加适量的水,濃煎至150ml做偶遇,去渣後嗎,調入蜂蜜,攪拌均勻,早晚分兩次喝完。
山慈菇蜜飲,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功效。可用于濕熱痹阻型老年痛風急性發作期飲用,對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更為适用。
要知道,山慈菇是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獨蒜蘭或杜鵑蘭的假球莖,各地藥房都有銷售其飲片,比較易得。
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山慈菇好于秋水仙堿、粘液質、葡萄糖、甘露聚糖等活性物質,而秋水仙堿是治療痛風急性發作的特效藥,适用于濕熱痹阻型痛風急性發作治療。
2.秋水仙茶:
秋水仙鱗莖幾克,綠茶減半。
做法是将秋水仙堿鱗莖切片,按量與綠茶放在有蓋的杯子裡,開水沖泡,加蓋焖十分鐘即可頻飲,一般一次可沖泡三五次,當日喝完。
這個秋水仙茶具有清熱解毒,止痛利濕的功效,用于濕熱痹阻型痛風急性發作關節炎治療。
3.牛膝黃柏茶:
牛膝黃柏等份,紅小豆2份。
将牛膝、黃柏、紅小豆放在鍋裡加适量水煎湯,去渣喝湯,代茶飲頻飲。
牛膝黃柏茶具有清熱化濕、活血通絡的功效,可用于濕熱痹阻型痛風治療。
牛膝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利關節、化瘀血、止痹痛功效,特别擅長于下肢腰膝關節疼痛;黃柏、紅小豆協助牛膝清熱化濕,這個藥茶對于濕熱痹阻、關節紅腫疼痛的痛風起到輔助食療作用。
4.薏米蓮子百合粥:
薏米仁一兩,蓮子(去芯)半兩,百合半兩,粳米一兩,紅糖适量。
将薏苡仁、百合、蓮子洗淨,放在鍋裡加适量水煮爛,再将洗淨的粳米放進去煮粥,熟透後加入紅糖調味即可,可早晚溫食。
這個薏米蓮子百合粥具有清熱化濕、降低血尿酸,可用于濕熱痹阻型痛風食療調理。
薏苡仁藥食兩用,既是清熱除痹、利濕舒筋的良藥,還是健脾養胃的雜糧。蓮子健脾利濕,百合含秋水仙堿,有較好的消腫止痛作用,上述三味煮粥,對濕熱痹阻型痛風再好不過。
總之,我們的目标是:尿酸不再高,痛風不再犯,遠離腎結石。
本文參考文獻(文/圖均來自網絡,侵删):痛風患者宜食食物/葉錦先。朱正主編.—北京:金盾出版社。2017.9(2019.3重印)。
最想聽什麼疾病的治療,我在2021就分享什麼。總之,你想知道、你一直想知道、你最想知道的而又不好給身邊人講的,都在《北大醫學女博士健康說》!
隻講有用的,你需要的就是我要分享的,每一篇都是實用、新鮮和溫暖,願意把一些平常接觸不到卻又非知不可的,仔細慎重而嚴謹地講給你,才是最難得的。你看到的不僅是一篇人文科普,更是一個嚴謹而負責的态度!參與方法:@北大醫學博士#謠零零計劃##哆咖醫生超能團##健康明星計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