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童謠:“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磨豆腐”,可你知道臘月二十五為什麼要“磨豆腐”嗎?
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在我國各地的民俗主要有:磨豆腐、接玉皇、照田蠶、千燈節、趕亂歲等活動。
據記載,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了豆腐。劉安在八公山上煉丹的時,不經意間,以石膏點了豆汁,從此發明了豆腐。
豆腐到了宋代,就成為一種頗受百姓喜愛的食物。詩人陸遊就曾記載過蘇東坡喜歡吃蜜餞豆腐面筋;吳自牧《夢粱錄》中也記載,京城臨安的酒鋪賣豆腐和煎豆腐。南宋朱熹《豆腐》詩中也寫到:“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
關于臘月二十五磨豆腐習俗的來曆,據說在一些地區就有這麼一種風俗,在除夕前吃豆腐渣,傳說竈王爺到天庭向玉帝彙報人間情況後,玉帝就下凡到人間去暗訪,看看是不是象竈王爺所彙報的那樣。為了不讓玉皇知道,避免懲罰,人們就用吃豆腐渣來向玉帝說明生活的艱苦。後來玉帝見人間各家确實如竈王爺所述,就不懲罰了。
臘月二十五磨豆腐,其實有它的寓意在裡面,大家可以發現,豆腐的“腐”與幸福的“福”發音相同。豆腐與“都福”相似,代表着人人都福氣安康,大家都富裕起來,這充分表明了勞動人民希望要在新的一年裡獲得幸福的美好願望。
另外,豆腐還代表“玉食”,人們常認為美好的生活就是“錦衣玉食”。玉是白色的,而豆腐也是白色的,它被人們稱為“玉豆腐”。
你的家鄉在臘月二十五還有什麼風俗習慣,說出來大家分享一下。
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