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如何理解格物緻知的真正意義

如何理解格物緻知的真正意義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1 06:38:52

如何理解格物緻知的真正意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1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出處,對事物深入研究以後,知識就能豐富,知識豐富以後,誠意就能證實,誠意證實以後,心志就能端正,心志端正以後,身心就能修養,身心修養以後,家庭就能管理好,家庭管好以後,國家就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以後,天下就能太平。

要明明德平天下,最終推到人要學習,掌握知識,明白亊理,修身養性,培養道德,通過學習,修養學問道德,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

沒有“格緻誠正”的真實功夫,也就沒有“修齊治平”的美滿結果,沒有“格緻誠正”的真實功夫,一個人很容易成為貪官污吏或奸佞小人,沒有“格緻誠正”的真實功夫,一個朝代難以清正廉明,難以長治久安。

如何理解格物緻知的真正意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2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格物近善且學善,物格善惡自分明,緻知緻得良知亮,知至是非善惡清。

修身必須從“格物”開始,學習聖賢君子之道,接近正人君子求學,這是“修身”的途徑,“知至”便是“格物”的成效。

有經典卻懷疑經典,卻隻信從雜書己見,甚至以雜書之說、世俗之論、個人成見去否定經典,那麼,永遠沒有“知至”之日。

出于興趣然後去學習,則學不學是由個人好惡決定,對逆耳的忠言、質樸的正言,終究難以有興趣去學習,即使偶然有興趣,即使被迫去學習,終究難以持久。

如何理解格物緻知的真正意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3

格物而後知至的大意為通過明确自己的信念和目标,來讓自己頭腦清醒,是非曲直分明,正念分明後就要努力在待人處事的各方面做到真誠二字,努力斷惡修善,久而久之自己的修養就起來了,有智慧了。

正心誠意原是儒家提倡的一種修養方法。正心,指心要端正而不存邪念,誠意,指意必真誠而不自欺,儒家認為,人心受到忿激、恐懼、好樂、憂患等情欲的影響會不得其正,而心必須有所誠求,才能不亂而正,所以“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誠意的關鍵在于“格物緻知”。隻有對人情物理的認識提高了,才能服膺義理,主動克制情欲,正心誠意是達到心正意誠的至善道德境界的必由之路。

品行端正,做人才有底氣,做事才會硬氣,身正才能行穩,德高才能緻遠,因為行得端、走得正,所以行得穩、走得遠,正所謂,“公生明、廉生威”。

如何理解格物緻知的真正意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4

最高領導學,當領袖的道理,就是道德誠懇,有最高的誠懇,就是最成功的人。所,不要玩花樣玩手段,這一百年來我們看得清清楚楚,世界文化的交流發展,人人玩手段,玩聰明,一個高似一個。

将來什麼人成功呢?一個不玩手段,對人做事非常誠懇的人;這是天地的法則。講道德的人才是最可愛,最後的成功還是屬于真誠的人,這是千古不移的道理。

虛僞的人不會有好結果的,縱然有時會有些好際遇也是僥幸意外免去了禍患,并非必然,必然是不好的結局。

一個正人君子,不管是個人的事業,或者國家、社會、天下大事,出處一定要正,頭正身才正。

所以孟子說:自己彎彎曲曲,耍歪手段出來,而想使别人正直,這是做不到的。

如果是以卑賤可恥的行為而成功的,怎麼可能成就聖君賢相之功?這是不可能的。

如何理解格物緻知的真正意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5

舟循川則遊速,人順路則不迷。人不能違背規律、改造規律,但人可以認識規律、掌握規律、運用規律。

對于企業經營來說:今之欲願景落地者,先治其司;欲治其司者,先定模式;欲定模式者,先明使命;欲明使命者,先審定位;欲審定位者,先樹理念;欲樹理念者,先立目标;欲立目标者,先優策略;欲優策略者,先制計劃;欲制計劃者,先推實施,格物緻知,

意誠心正,都說好的開始是成功一半,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所以,成功的第一要素是“幹”,先要動起來!

如何理解格物緻知的真正意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6

歡迎大家品讀中華大家讀書會!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播正能量!

感恩家庭幸福和諧厚德載物!

感恩萬佛之祥光照耀神天共佑!

感恩天地滋養萬物!感恩國家培養護佑!

感恩父母養育之恩!感恩恩師諄諄教導!

祈世界和平!國泰民安!阖家幸福安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