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選擇大于努力”,那麼是什麼在影響我們的選擇呢?
是預期管理。
一、拖延症、學習差、工作沒勁:你的預期出了差錯很多人都自嘲自己是拖延症晚期患者,簡直沒救了,一定會将工作拖到最後一刻才開始動手。
一個同事就是個典型的拖延症患者,領導周一給他布置了一個交通行業的分析任務,要他在周四下班前提交,他一直拖到周四下午上班的時候才動手做起來,在夜裡11點提交上去。
我問他:“從周一到周四上午,你不焦慮嗎?”
“焦慮啊,但是手頭有其他沒那麼重要的事情在做着,就緩解了焦慮和壓力,而且最後一刻完成的那種感覺也不錯,别人四天完成的事情,我半天就完成了。”
我不敢苟同他的觀點:“不一樣吧,至少别人提交的内容是反複讨論和打磨過的,你的内容隻能算是一個初版而已。”
果然,第二天他被領導拉過去訓了一頓,然後又花了幾天優化,最後才算交差。
為什麼會出現“拖延症”呢?
因為在剛開始接到任務的時候,每個人對任務的預期都是類似的,希望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務,然後獲得别人的認可。
但是現實生活中,我們完成任務的結果各不相同,别人的認可方式也千差萬别,這就導緻了“我們的期望”與“最終的認可”之間的落差,長此以往,我們的積極性就被消耗殆盡,遇到事情能拖就拖,演變成拖延症。
---
學習上也同樣如此,一旦我們在付出努力之後沒有取得對應的成績,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大打折扣,這個時候如果沒有老師和家長來及時引導,就很容易陷入“沮喪、不學習、成績更差、更沮喪”的負向循環。
在電視劇《天才基本法》中,芝士林朝夕在初中階段雖然學習非常努力,但是成績一直沒有達到草莓林朝夕穿越過來的那個高度,最後就幹脆自暴自棄,淪為學渣。
這也是預期管理上出了問題,一個過高的預期将快速摧毀自信和積極性。
---
有段時間,網上很喪的段子很多,例如“上班如上墳”之類的内容不少,上班沒勁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工作中沒有找到成就感和滿足感。
換個角度來說,如果将你的月薪從8千調到8萬,你還會“上班如上墳”嗎?不會,因為“8萬”已經遠遠超過了你的預期和滿足感,不幹點成果出來都對不起這個收入。
類似的段子很多,網上随便就能找到幾個,例如:
某單位今年業績不好,預計年終獎一定會大幅減少,員工的滿意度和工作心态也會發生變化,怎麼辦呢?有個領導想出了一個點子。
員工們也知道公司業績不好,擔心今年的年終獎,這時有消息靈通人士在領導的安排下開始傳播一個消息:“因為公司業績不好,今年可能沒有年終獎了。”
很多員工非常失望,有的想跳槽,有的則給家裡打電話,要少訂點年貨,準備過一個艱苦年。
第二天,又有消息靈通人士傳遞另一個消息:“領導們覺得大家一年都不容易,所以就從其他環節擠出部分資金作為年終獎,不過可能比去年要少很多,隻有去年的十分之一。”
聽到這個消息,大家心情一下子開朗起來,覺得“有肯定比沒有好”,這簡直是意外驚喜。
第三天,突然又有消息傳來,說有一個訂單完成了資金的回籠,年終獎會增加一點,可能達到去年的五分之一。
這個消息傳出後,所有員工都欣喜若狂,覺得這是一個幸運年,明年一定要好好奮鬥,争取更多的年終獎,整個公司充滿了喜悅、昂揚和奮進的情緒。
當我們最終沒有達成預期的效果時,雖然口頭上我們往往會找到很多借口和外部原因,但是在内心深處,我們很容易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中,進一步弱化我們的努力和優勢。
當實際情況超出我們的預期時,我們将獲得一次極大的情感飛躍,更容易發揮出超水平的戰鬥力和長久的奮鬥韌性。
二、什麼是預期管理?預期管理,最初是個經濟學的概念,是指通過有效引導、協調和穩定某個預期值,追求效果的最大和副作用的最小化。
現在預期管理已經成為了一種社會心理現象,在很多場合中得到應用。
預期管理公式如下:
管理效果 = 最終結果 - 最初預期值
當最初的預期值越高、最終的結果越低,那麼最後的管理效果就越差。
1、降低預期
降低最初的預期值,是管理預期的有效方法。
降低預期,全力付出,才能真正收獲最優的“管理效果”。
2、根據“邊際遞減”調整預期
吃第一個饅頭的時候,充饑的效果最好,你收獲的滿足感也最高,但是随着第二、第三個饅頭吃完,你的饑餓感逐漸減弱,饅頭的充饑效果就越來越小。
為了提升最終的管理效果,逐步調整自己的預期值是一個必經步驟,否則會越來越失望。
3、全力以赴,利用優勢提升最終效果
真正提升預期管理結果的終極方法,就是提升最終的效果。
很多人會說,提升最終效果,不就是竭盡全力做到最好嗎?
但是,怎麼才能有效提升最終效果呢?發揮你現有的優勢,用你最擅長的方式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一個朋友因為工作的原因要到非洲待一段時間,但是他的英語水平很一般,他最大的短闆是單詞量太少。
他是怎麼提升單詞量的呢?和我一樣,他是個方法控,他分析了英語單詞的詞根規律,找了一本對應的輔導材料,在兩個月之内掌握了8千多個單詞,基本滿足了工作需要。
---
另一個朋友英語很好,他需要深入了解Nickel語言,國内介紹Nickel語言的内容比較少,他就到海外專業網站上學習,很快就掌握了專門語言。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這些優勢在大多數場景下都可以發揮獨特的效果:
關于個體優勢的内容,如果感興趣,可以參考專題《人人如龍:智能時代,如何從優勢到強勢》。
沒有無用的優勢,隻有懶惰的大腦。
四、總結當我們的預期管理出問題時,我們的積極性和情緒就會被嚴重挫折,衍生出拖延症、學習差、不願努力等消極效果。
預期管理公式:管理效果 = 最終效果 - 最初預期值。
提升預期管理效果的方法包括:
1、降低預期值
2、根據邊際效用調整預期值
3、利用自己的優勢提升最終效果
一以貫之的努力,正确有效的方法,會給我們帶來無怨無悔的未來。
(“人人如龍”,我是聚焦個人優勢與洞察力的鐳師兄,如果覺得内容還行,請您點贊、關注、轉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