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工作是人生的一場選擇

工作是人生的一場選擇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17 11:10:57

工作是人生的一場選擇(是一次人生的修行)1

多年前我買過一本書,當初買這本書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書名是我喜歡的類型——有意境,不張揚。這本書叫做《一問一世界》,是楊瀾的傳記,講述了楊瀾從業二十年的心路曆程。

對于楊瀾,早年并不太關注,隻覺得像她們這樣的媒體人沒有什麼特别的,能露臉成為名人隻不過是因為有張嬌美的臉龐和知性的笑容,天資勝過勤奮。

但當我仔細品讀之後,才發現楊瀾之所以能成為楊瀾,并不是偶然。她用自己的經曆很好地诠釋了什麼叫做改變的力量,什麼才是工作的意義。

楊瀾在書中說:“我不能挽留昨天,但可以把握今天,我不能改變容貌,但我可以展現笑容,我不能控制他人,但我可以掌握自己,我不能改變曆史,但我可以創造未來。”

工作是人生的一場選擇(是一次人生的修行)2

我曾經在公司的年終會議上特地引用了楊瀾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就是希望大家能夠從中了解工作的本質。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僅僅是表面的一層,那些在舞台上侃侃而談、在人際交往中應付自如、在職場上收獲贊譽的人士,他們背後所付出的也許是我們不可想象的。看似是遊刃有餘、信手捏來的職場技能,實則是經受了極其艱辛的磨砺。

楊瀾最著名的節目就是《楊瀾訪談錄》,她訪談的對象涉及了各個國家、各個行業的知名人士。作為一個訪談類節目,《楊瀾訪談錄》無疑是成功的。

我也曾經參與過訪談,最讓我好奇的就是那些在主持人手中的提問稿,很想知道這些問題到底是怎麼拟出來的。

在書中,我找到了答案。

《楊瀾訪談錄》總策劃是蔣昌建,就是我們現在熟悉的《最強大腦》主持人。以下内容我不舍得濃縮、提煉,因為實在是幹貨滿滿。

工作是人生的一場選擇(是一次人生的修行)3

——在蔣昌建看來,一個成功的采訪取決于了解對方多少,因此他相當重視初期的資料搜集工作,由複旦大學學者和碩博士組成的團隊擁有着豐富的搜索通道:圖書館、報紙、雜志、互聯網。對于境外嘉賓,則直接去外媒和原版書籍上獲得信息。信息搜集在一起,如何處理信息呢?在蔣昌建的把控下,随後開始了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人物分析。

對資料進行分析,從他的祖先家庭、教育背景、婚姻生活、職業生涯,直至性格特點、價值觀念,最後形成幾大塊的内容闆塊。接着進入到第三個階段,那就是提出策略分析,針對每個内容闆塊召開反複的閱讀讨論會,團隊成員從各自的思維角度形成不同的問題,然後再由蔣昌建彙總權衡,最後生成由“人物分析”和“訪談問題”組成的策劃文本。

——此時的策劃文本往往是一稿,楊瀾會将自己的觀點再補充進來,經過雙方反複的溝通,第三稿、第四稿的策劃文本會越來越薄,最後在采訪現場出現的一定是楊瀾本人用A4紙手寫的提問綱要,這是楊瀾在吸納、判斷、剔除、消化各方意見之後,仰仗自己的語言組織、即興發揮、現場應變、總結概括之核心能力讓談話現場美不勝收的個性腳本。

工作是人生的一場選擇(是一次人生的修行)4

從一個個簡單的提問背後,我看到了楊瀾團隊對工作的态度,更看到了他們對工作的熱情,沒有這份執着的熱愛,就不會有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優質節目。

楊瀾曾經作客另一檔訪談節目《陳辰全明星》時,陳辰對楊瀾精力充沛的工作狀态極為感歎,她表示這是需要多強大的内心和對自己要求多高的标準才能支撐起這樣的工作狀态。

楊瀾說:“這是因為我恰恰是在做我愛做的事情,别人會看到我的累和忙,不能夠完全體會我從中得到的快樂感和滿足感,如果沒有快樂和滿足,人僅僅是為了名和利,是不可能持續工作那麼久的。”

這就是楊瀾,這就是她對工作意義的闡述。

工作的意義在于找到自己的熱愛,在于實現人生價值;工作的意義在于和自己的貪嗔癡做鬥争,在于從忙碌和艱難中找到樂趣。

把工作當成是一次人生的修行,體會風雨的洗禮,享受過程的美好,或許就該這樣。

-END-

版權申明:圖片來源于Pexels,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