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診了糖尿病後,為了更好地控制血糖,必須檢測血糖波動水平。
但天天往醫院跑費時又費力,更多糖友選擇在家自測血糖。
為了控好血糖,自我監測很重要,如何才能做好監測呢?一天24小時内,哪個時間測血糖才是最準的?
首先要明确一點,那就是人體的血糖水平是随着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某一個時間點的血糖才是對的”,這種說法才是錯誤的。
血糖波動的規律,就像是一條有高峰、有低谷的曲線:
根據血糖的波動規律,測血糖常在這4個時間點:
(1)空腹血糖
一般是指8~10小時内無任何熱量攝入時的血糖水平。
注意:檢查前不要停止使用降糖藥。糖友無論是檢查空腹血糖還是餐後血糖,都不應該停藥。檢查空腹血糖時,頭一天晚上的降糖藥物(包括胰島素)應當照常應用。
(2)餐前血糖
并不等同于空腹血糖。是指中餐和晚餐前的血糖測定,主要用于治療中病情的監測。
适用人群:空腹血糖較高或有低血糖風險的人,例如老年人、血糖控制較好的人。
(3)餐後血糖(最重要)
餐後2小時血糖能夠反映患者胰島的功能以及當餐進食、用藥量是否合适,所以餐後2小時血糖的準确性十分重要。正常情況下,餐後0.5~1小時血糖升至最高,餐後血糖應基本回落至餐前空腹水平。
注意:餐後血糖是指餐後2小時血糖,指從吃第一口飯算起的2小時采血所測的血糖值,餐後2小時血糖正常值為4.4~7.8毫摩爾/升。
(4)睡前血糖
指21~22時的血糖值,反映胰島β細胞對進食晚餐後高血糖的控制能力,是指導夜間用藥或注射胰島素劑量的依據。
此外,為了更好地監控病情,有時還需要測量這兩個時間的血糖:
(1)夜間血糖
如果早餐前血糖高,是有必要測量夜間血糖,具體時間是淩晨4點。
通過監測夜間血糖,可以了解高血糖發生在夜間還是淩晨,早餐前血糖高的原因是黎明現象,還是夜間胰島素作用不足,又或者是因為反跳性高血糖(Somogyi效應)導緻。
(2)随機血糖
檢測意義在于及時捕捉低血糖的瞬間(約10分鐘之内)。
低血糖後機體中升糖激素馬上釋放,10分鐘左右血糖就會升高,甚至高出平時的水平,因此應立即測量。若測晚了,就難以反映出準确的病情狀況。
血糖自我監測的頻率取決于治療目标和方式。
(1)根據治療目标和實際狀态來決定
如果血糖控制較差或病情危重時,則應每天監測4~7次(三餐餐前 三餐餐後2小時 睡前=7次)。
當病情穩定或已達血糖控制目标時,則可放松至每周監測1~2天,每天4~7次。
至于治療目标是多少,每一位糖友都是不同的,具體來說要由主治醫師決定。但總體上,大概分成三類。
(2)根據治療方式來決定
除了根據治療目标來定之外,也可以根據治療方法來決定。
問上醫,讓更多人擁有健康,讓健康更簡單!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有用,請不吝您的點贊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