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無疑是人生當中的一個過客,它們在喜悅、悲傷等情緒中匆匆而逝,了無痕迹。多數人都曾有過對過去的追憶,原因之一便是對時間的逝去無比惋惜。翻閱曆史,有無數文人墨客在生活的感悟中萌生對時間的思考,陶淵明《雜詩》中有“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嶽飛也在《滿江紅》中發出“空悲切”的感歎,都在啟發我們要珍惜時間。
時光仿佛是偷走青春的小偷,給人留下不可避免的生死離别,但是也并非沒有追憶之物,那些墓葬便成為生者對逝者表達追思的一種方式。墓葬的價值無需多言,它可以看作是情感的寄托,也是人一生的終結,在時代的更替中,墓葬的形式其實在慢慢發生變化。我國古時講究入土為安,并且會在墓葬當中加入财物,祈求在生命輪回中過上更好生活。
01因為沒有科學技術作為判斷依憑,因此古人在思考問題時,會将一些詭異的事情用鬼神之說來解釋。佛教思想在古代十分盛行,它宣傳輪回思想,能夠引人向善,但其實這種說法是為了能夠更好的教化世人。在佛教思想的影響下,多數人都認為前世如果多行善事,在後世便可享受到清福,不少人都認為自己投胎後可再度為人。
這就讓不少人對于身後事尤為關注,棺椁、墓地等對于古人而言至關重要,與此同時财物的加入,也能展現出前人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從一些皇帝的墓葬中,我們便可知曉古人對于墓葬的重視程度,譬如秦皇的陵墓猶如地下王國,讓人為之驚歎。除去秦皇之外,那些規模宏大的墓葬,同樣能夠看出對身後事的重視。
02但是伴随着時代的發展,土葬的方式漸漸出現了不同,這種方式本身就耗費大量的資源,還沒有較快的降解效率,因此就催生了更多的墓葬方式,人們開始利用火葬來處理身後事。火葬的一個巨大的好處,就是能夠讓遺體在處理之後更快降解,同時還能節約空間。再加上如果将骨灰統一放在陵墓中,便可派專人管理,能夠降低管理難度,并不影響人們的看望。
無疑能夠看出,在時代環境的變化之下,确實會對人類的風俗産生影響,火葬這種形式在推出後存有争議,但很快就被廣泛接受,并漸漸成為了一種流行方式。多數現代人已經不再像過去的人那般執着于土葬,甚至一些人還希望在死後将自己的骨灰灑向自己想要去的地方,展現出的是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03對于生活和生命的思考,個體間存在着差異,但是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我們的生活中也不僅僅隻有幸福,還有着親朋離世帶來的苦痛。而不同的喪葬方式,并不會改變人類對于生命的思考,但是不斷改變的喪葬形式,總會有着一段不被理解的過程。火葬或将被淘汰?新方法已經在武漢試行,大部分人看後卻不能接受,新的喪葬方式是什麼呢?
實際上這種方式的優點很容易看出,火葬在處理遺體時,主要是通過高溫燃燒,在燃燒中可能會産生二氧化碳等氣體,不環保,但是冰葬就不會,因為途中并無任何物質産生。另外冰葬生成的破碎骨灰更易降解,這也是站在長遠發展角度來看,對人類有益的一件事,讓人不免産生一個疑問:火葬或将被淘汰嗎?
結語這種喪葬方式對現代人來說可能難以接受,但是卻能夠從未來的發展中看到優勢,畢竟通過這種方式能夠節約資源消耗,也不會産生火葬中的污染氣體,形式上可能一時間讓人難以接受,但考慮到對于環境的影響,它其實是十分有利的。但是也有一點,這種方式的費用很高,想必推廣要經曆很長一段時間,但相信未來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參考文獻:
《雜詩》、《滿江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