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題“醉翁亭記世人皆知,醒心亭記卻鮮為人知,亭乃歐陽修所建借以明志”
歐陽修因為當年一樁不幹不淨的案件被人陷害無辜牽連,最終被宰相賈昌朝等人以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伎倆,羅織出歐陽修侵占财産這種莫須有的罪名,而宋仁宗迫于宰相等人的壓力,做出了罷黜歐陽修原有官職,将其貶為滁州知州的最終判決。歐陽修懷着落寞的心情來到安徽滁州。同樣在這裡寫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記》。
被貶滁州的歐陽修并未消沉,他雷厲風行,推行寬與簡的為政之道,使得滁州百姓安居樂業,身處逆境與民同樂。歐陽修不僅在醉翁亭寫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記》,而且在醉翁亭的琅琊山上修建了醒心亭時刻警惕反省自己,同時讓自己的得意門生曾鞏為此亭寫了一篇《醒心亭記》。讓我們充分認識到了一個清醒醉翁的豐富的精神世界。
在宋仁宗慶曆七年公元1047年,有一個年輕人來到滁州拜訪歐陽修向他學習古文,這個人就是28歲的曾鞏。此時歐陽修已經在醉翁亭不遠的地方又修了一座亭子,這個亭子叫醒心亭。歐陽修這是在告誡自己的内心是清醒的借以明志。他便邀請年輕的曾鞏為他做一篇《醒心亭記》,曾鞏在文中寫出了醉翁在醒心亭什麼表現,醒心亭對歐陽修來講有什麼功能,每次當歐陽修喝醉了或者疲倦的時候,他就會到醒心亭上向遠處遙望張望,歐陽修在醒心亭不僅是醒酒,同樣在喚醒歐陽修的理想。所以曾鞏在文中寫到:
“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聞,則其心灑然而醒,更欲久而忘歸也......” ——曾鞏【醒心亭記】
他到這亭子上四處一看,到處看到的都是新奇的事物,耳朵裡聽到的都是動聽的聲音,那時候他的内心開始蘇醒,他久久地不願意離開,就願意永遠地停留在這個地方。難道歐陽修的山水之樂就是他最終的快樂嗎?顯然不是,曾鞏在《醒心亭記》中清楚做了回答。
“一山之隅,一泉之旁,豈公樂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曾鞏【醒心亭記】
一山一水之樂絕對不是醉翁和歐陽修本來的想法,他隻不過是把他的思想寄予在這山水之間。在此文文章的結尾處曾鞏非常深情地寫了一段話。他說韓愈去世了幾百年了,現在我朝出了像韓愈一樣傑出的人就是歐陽修,但是歐陽修身邊的人,甚至在滁州的人看到了《醉翁亭記》的人,可能沒有幾個人會知道歐陽修是百年難遇的人。也許再過幾百年甚至幾千年,那時候人們讀了他的文章,那時候人們才了解歐陽修的事迹,終于明白歐陽修是多麼傑出的人才。曾鞏說自己為能夠和歐陽修同遊琅琊山和醒心亭,甚至能夠在歐陽修的囑咐下寫《醒心亭記》,他感到無比的榮幸和驕傲。
曾鞏之所以驕傲就是因為一個醉翁一個醒心亭讓曾鞏看到了歐陽修的人格的核心,這個人格的核心就是時時刻刻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他的醉是表面的,他的醒是實質的,他之所以醉就是因為他太清醒了,他之所以清醒就是因為他永遠都有一顆關心時事的心、關心百姓的心,這正是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非常難得的人格。值得世人尊崇和學習!
歡迎閱讀“醉翁亭記世人皆知,醒心亭記卻鮮為人知,亭乃歐陽修所建借以明志”我們下期再見!
總有一個人在堅持,總有一件事要完成。以詩為媒,馭歌而行。不喧嘩,自有聲。—— 詩音傳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