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生失落時讀一讀蘇轼的這5首詞

人生失落時讀一讀蘇轼的這5首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5 20:55:19

蘇轼作為宋代的傑出詞人,将詞從抒情小調發展出豪放一派,雖然被李清照在《詞論》中評為“然皆句讀不葺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蘇轼的詞讀起來不過是不加雕琢的詩而已,且與音律不相協調——但不可否認的是,正是從蘇轼開始,詞的表現形式與内容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終至能與詩的地位平起而坐了,影響深遠。

蘇轼一生坎坷,早年因“烏台詩案”差點連命都丢掉了,晚年又因與新黨政見不合而被貶,幸而他生性曠達,總是能從苦難中找到閃光點,他的多數經典詞作均是在被貶後四處任職期間寫就的,可以說正是那些人生至暗時刻豐富了他的思想和詞境,有了世人“人生緣何不快樂,隻因未讀蘇東坡”之語。

在蘇轼的生命旅程中,有三位女性先後加入進去成為了他的妻子,她們陪伴在蘇轼左右,或為他擋風遮雨、或為他堅守後方、或與他心靈相契,使他的風雨人生終有彩虹,而在她們逝去後,蘇轼也分别寫了一首悼詞以表達深深的思念與愛意。

人生失落時讀一讀蘇轼的這5首詞(十年生死兩茫茫)1

人生失落時讀一讀蘇轼的這5首詞(十年生死兩茫茫)2

第一任妻子:王弗——“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王弗是蘇轼的結發之妻,為鄉貢進士之女,自幼聰慧謙謹、知書達禮,1054年,十六歲的王弗嫁與蘇轼,可稱為蘇轼的知己和賢内助。

據說每當蘇轼讀書有遺忘時,她就能出言提醒,很多書中的問題也都能對答如流,而她最為人所稱道的便是對蘇轼的“教導之言”,也即“幕後聽言”。

蘇轼好交友,每當家中有人過來拜訪時,王弗便躲在門簾後偷聽,通過他們之間的交談來辨别來人。比如一次有個叫章惇的,很是吹捧蘇轼,王弗卻從中聽出了不一樣的味道,他告訴蘇轼要小心章惇,過分熱情,恐怕以後會對蘇轼不利。果然在後來蘇轼落難時,章惇成了迫害蘇轼最起勁的那個人。

王弗還時時對蘇轼說,我們出門在外,處處要小心,特别是你現在還年輕,涉世不深,對這世道卻總是寬容以待,這樣是容易陷入别人的套路之中。

可惜世事無常,在王弗27歲時,她便離蘇轼而去,蘇轼悲痛欲絕,次年為其作銘。

1069年,時任宰相的王安石為改變北宋積弱的局面,開始變法,1071年,蘇轼上書論述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非常生氣,讓禦史謝景在神宗面前說蘇轼的壞話,蘇轼為避免惹禍,自請出京為官,初至杭州,後于1074至密州(山東諸城)任知州。

那時正是王弗離世十年,蘇轼于某夜夢中見到了王弗,醒來後因思念過甚,寫下了千古流傳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鬓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人生失落時讀一讀蘇轼的這5首詞(十年生死兩茫茫)3

這首詞虛實結合,上片表達了蘇轼對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十年間,兩人兩界相隔,獨留孤墳在千裡之外,即使想要一述也不可得,那種濃密的哀愁讀來讓人淚落。而後他又感慨自己的身世,四處奔波,以至于蓬頭垢面,鬓角已有如霜白發,當真是字字肺腑、凄涼深傷。

下片則通過夢來寄托了對妻子的難舍深情,想來妻子的面容不隻出現于夢中,而是日日映于蘇轼的腦海,千行淚也是千日淚,可惜是的當初沒有再好好的看看你,那種遺憾、那種哀思是最讓人肝腸欲斷的事情。結尾處映襯在明月下的短松岡更把這種凄冷的氣氛渲染得無以複加,讓人一歎再歎,神傷不已。

整首詞沒有澎湃的情緒,也缺少動人的話語,隻有娓娓道來的平實之心,卻正是這種平實最能打動人心,于自然清淡中飽含着無盡的真情,因此成了悼亡詞中的名作,千年來動人無數。

人生失落時讀一讀蘇轼的這5首詞(十年生死兩茫茫)4

人生失落時讀一讀蘇轼的這5首詞(十年生死兩茫茫)5

第二任妻子:王閏之——“一盞壽觞誰與舉”

王閏之是蘇轼結發之妻王弗的堂妹,性情溫和、賢惠持家,相較于蘇轼的其他兩任妻子來說,名氣最小,卻是與蘇轼相伴時間最長的, 陪伴蘇轼度過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階段,先後曆經著 “烏台詩案”和“黃州貶谪”,曆經坎坷與繁華。

1068年,21歲的王閏之嫁給了蘇轼,她總是安靜的站在蘇轼身後,為他打理好一切。被貶後初到黃州的時候,蘇轼對生活還是比較悲觀的,心情煩悶,小孩又在身前哭鬧不止,蘇轼為此發了火,王閏之便對蘇轼說:“你怎麼還像個小孩子一樣,怎麼不開心點呢?”又備好酒放在蘇轼的面前。

蘇轼見此,心有感愧,也略感安慰,可以說,正是有了王閏之在旁的開導,蘇轼終渡過了人生中的那些低谷,逐漸變得豁達而樂觀起來了。

在蘇轼因“烏台詩案”被捕入獄後,王潤之非常害怕,害怕那些壞人繼續用蘇轼的詩文作文章,便把蘇轼的詩稿都燒掉了,這成了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大遺憾。但在當時那種情形下,王潤之作為一個傳統的農家女子做出這樣的事來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那是讓整個朝廷都風起雲湧的一次事件,如果不是有朋友相幫,蘇轼可能就再也出不了獄了,而蘇轼也在獄中就留下了絕命詩。

在絕命詩中,蘇轼寫到“ 額中犀角真君子,身後牛衣愧老妻。”正是他對王閏之的心理——愧疚。他愧疚于王閏之跟着自己後,并沒有享到什麼福,反而一直處于擔驚受怕之中,跟着他四處颠簸流離。

在與蘇轼結為夫妻25年後,王閏之追随堂姐王弗的腳步,先蘇轼而去。

1098年,蘇轼與第三任妻子(待妾)王朝雲在王閏之的生辰買魚放生,寫下了《蝶戀花·同安(君)生日放魚,取金光明經救魚事》:

泛泛東風初破五。江柳微黃,萬萬千千縷。佳氣郁蔥來繡戶。當年江上生奇女。

一盞壽觞誰與舉。三個明珠,膝上王文度,放盡窮鱗看圉圉。天公為下曼陀雨。

人生失落時讀一讀蘇轼的這5首詞(十年生死兩茫茫)6

題目中的“同安”即是指王閏之,那時王閏之已故三年。

相較于蘇轼寫給王弗的詞,這一首《蝶戀花》少了很多傷感之情,更多的是贊美王閏之的賢惠美貌,對家庭的傾心付出以及對三個孩子一視同仁的态度(其中一個孩子是前任妻子王弗所生)。

尾句“天公為下曼陀雨”,既是說天公降雨以助魚兒,又是希望自己放生的誠意能感動上天,降下雨來以悼念亡妻。

在王閏之死後,蘇轼為她舉行了隆重的葬禮,請畫家李龍眠畫了十張羅漢像,并親自寫了祭文《祭亡妻同安郡君文》,說到“唯有同穴,尚蹈此言”,其祭文内容之豐富,遠超給王弗與王朝雲的,可見王閏之在蘇轼心中的地位。在蘇轼去世後,其弟蘇轍将其與王潤之合葬在一起,實現了蘇轼 “唯有同穴”的心願。

人生失落時讀一讀蘇轼的這5首詞(十年生死兩茫茫)7

人生失落時讀一讀蘇轼的這5首詞(十年生死兩茫茫)8

第三任妻子:王朝雲——“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

蘇轼有一首著名的詩《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這一首詩其實就是蘇轼初見王朝雲時為她所寫的。

王朝雲天生麗質、聰穎靈慧,卻因家境貧寒而自幼在歌舞班中為生。在蘇轼被貶至杭州任通判時,與友人一起遊西湖,期間叫來歌舞班助興,剛剛12歲的王朝雲以其清麗脫俗的、楚楚動人的姿态讓蘇轼一掃仕途不順的愁苦,一見傾心,揮筆寫下一首詩,描繪了那時心動的感覺。

從此,王朝雲以侍女的身份跟随蘇轼,及至到了黃州後,已滿18歲的王朝雲被蘇轼納為待妾,陪伴蘇轼度過了在黃州和惠州的艱辛歲月。

王朝雲雖為待妾,卻比王弗和王閏之更有藝術情調,也更能融入蘇轼的精神世界,他們在一起時,時常彈琴吟詩,如果說王弗、王閏之的美是外在的,那麼王朝雲的美則是内在的,也因此蘇轼寫給王朝雲的詩詞是最多的。

據說在惠州時,王朝雲時常唱起蘇轼寫的《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秋千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在她唱至“枝上柳綿吹又少”時,總是會想到蘇轼那坎坷的命運,突然傷心落淚,唱不下去了,蘇轼因此笑話她:“我剛要悲秋,你卻在傷春了。”,待王朝雲去世後,蘇轼便終生不再聽此詞。

又據《東坡筆記》中記載:有一天,蘇轼用過飯後,一邊走着一邊問旁人:“你們知道這肚中是什麼嗎?”

有一個婢女說是文章,還有一個說是機械,蘇轼覺得都不恰當。這時王朝雲說道:“你這一個肚皮不合時宜。”蘇轼立刻捧肚皮大笑止:“知我者,唯有朝雲也。”

當時蘇轼在新舊兩黨的輪流當權時都左右為難,受到排擠,皆因他有一肚皮不合時宜的想法,而王朝雲一語說中心事,無怪乎蘇轼将她引為知己,能與蘇轼如此心靈相通,真算得上是他的紅顔知已了。

人生失落時讀一讀蘇轼的這5首詞(十年生死兩茫茫)9

但王朝雲同樣薄命,在跟随蘇轼到了廣州後,染上了瘟疫,終不得治,34歲便離蘇轼而去。蘇轼傷心不已,連寫幾首詞以表達自己的悲痛,其中第一首便是《西江月·梅花》: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挂綠毛麼鳳。

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對于王朝雲,蘇轼更多的是把她當成一位知己,時常将她比作清雅不凡、高潔出塵的梅花。

在這首詞裡,蘇轼便是以梅花的玉骨冰姿來贊美王朝雲的天生麗質,刻畫出了她超凡脫俗的風韻,懷念了王朝雲與自己互為知己的情誼。

句中“曉”字有早晨之意,即代指早晨的“朝”,“曉雲空”三字可能便是“王朝雲已不在了”的含義。

整首詞看似詠梅,實為懷人,格調高雅脫俗,意境婉約朦胧,情深意長,韻味悠遠,正與王朝雲的氣質相符,失去了這樣一位紅顔,當是令人遺憾萬千的。

王朝雲去後,蘇轼一生再未婚娶,在王朝雲墓邊修建了六如亭相守,并寫下楹聯:

不合時宜,惟有朝雲能識我;

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