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健康行為
健康行為是指人們為了增強體質和維持身心健康而進行的各種活
動,如充足的睡眠、平衡的營養、适量的運動等。
健康行為不僅能不斷增強體質,維持良好的身心健康和預防各種
行為、心理因素引起的疾病,而且也能幫助人們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
通過改變不良行為、不良的生活習慣,逐步養成健康的行為習慣,
是可以預防某些疾病的發生的。
二、健康行為基本要求有哪些
01保證充足睡眠
任何生命活動都有其内在節律性。生活有規律,對健康十分重要。工作、學習、娛樂、休息、睡眠都要按作息規律進行。成人每天要保證7~8小時睡眠,睡眠時間不足不利于健康。
√ 工作1小時左右要小休10分鐘。
√ 午睡最好在中午十二點到下午一點之之間,對心髒有好處。
√ 午飯後半個小時可以上床小睡一會兒,以30~40分鐘為佳。
√ 晚上十點至十一點上床為佳,因為人的深睡時間在半夜十二點至次日淩晨三點,而人在睡後一個半小時就能進入深睡狀态。每天保證7~8小時睡眠時間。
02每天早晚刷牙 勤漱口
我國齲病患者多達4億人以上,尤其是嬰幼兒,乳牙的患齲率相當高,這大大損害了兒童的口腔健康。齲病的病因非常複雜。除了細菌破壞以外,經常吃糖或甜食也是重要的發病因素。
在口腔裡,平時就有許多能緻齲的細菌。口腔裡适合的溫度、濕度,以及牙齒表面的溝窩和牙縫中殘留的食物,都給細菌提供了生存、繁殖的良好條件。
√ 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每次刷牙不少于3分鐘。
√ 晚上睡前的那次刷牙更為重要。
√ 吃東西後要漱口,以便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殘渣,保持口腔衛生。
√ 潔牙是清除牙結石最有效的方法。提倡每年至正規的口腔診療機構進行1次潔牙。
03勤洗手、常洗澡、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具
正确的洗手能有效地防止感染及傳播疾病。每個人都應養成勤洗手的習慣。
遇到下述情況都需要洗手
√ 制備食物前。
√ 吃飯服藥前。
√ 接觸清潔物品、摟抱嬰幼兒前。
√ 飯前便後。
√ 做完掃除工作之後。
√ 接觸錢币之後。
√ 外出歸來後。
√ 去醫院看病或者接觸患者後。
√ 接觸過血液、淚液、鼻涕、痰液或唾液之後。
√ 接觸過傳染物品後(要經過消毒反複清洗)。
勤洗頭、理發,勤洗澡、換衣,能及時清除毛發中、皮膚表面、毛孔中的皮脂、皮屑等新陳代謝産物以及灰塵、細菌;同時還能起到保護皮膚、調節體溫等作用,防止皮膚發炎、長癬。
不與别人共用牙刷、毛巾、剃須刀、盆,以免造成疾病的傳播。
04勤開窗通風
勤開窗通風可以促使室内空氣清新。通風不好的屋子,人們呼出的氣體滞留室内,在室内活動揚起的灰塵也會在空氣中累積,時間長了,不僅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氧氣濃度降低,病菌、病毒在室内傳播的機會還會增加。長時間吸入這樣的空氣,不僅容易患呼吸道疾病,而且身體的抵抗力也會降低,增加患傳染病的風險。
如果有人在通風不好的屋裡吸煙,煙霧裡的有毒物質就會長時間危害屋裡所有的人。如果在緊閉門窗的屋裡燒飯、烤火取暖,還會使室内空氣中氧氣含量減少、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濃度增加,人在這樣的房間裡呆的時間長了,就會感到頭昏腦脹,甚至會發生煤氣中毒。
勤開窗通風,室外的新鮮空氣可以進入室内,空氣中的微生物得到稀釋、清除,人們就能避免呼吸污濁、有毒的空氣。要養成勤開窗的習慣。在寒冷的冬季,也應做到每天開窗通風。
05不随地吐痰
呼吸道傳染病的病原體可随患者咳嗽、打噴嚏、大聲說話時産生的大量飛沫進入空氣中,體積較大的飛沫會很快落在地面上,當健康的人吸入帶病原體的空氣後,病原體就會随之進入人體而導緻呼吸道感染。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要養成好習慣,不要直接面對周圍的人咳嗽、大聲說話和打噴嚏。
咳嗽和打噴嚏時,要用手帕或紙巾捂住口鼻,而且不能随地吐痰。
06不吸煙、不酗酒
吸煙有害健康,任何時候戒煙都不晚、對身體都有好處;飲酒不宜過量,嚴禁酗酒。
女性一天飲用的酒精量不超過15克。成年男性一天飲用的酒精量不超過25克,盡能喝低度酒。
07定期體檢、生病後及時就診
每年做1次健康體檢。
定期進行健康體檢,可以了解身體健康狀況,及早發現健康問題和疾病,以便有針對性地改變不良的行為習慣,減少健康危險因素;對檢查中發現的健康問題和疾病,應抓住最佳時機,及時采取措施。
生病後要及時就診,早診斷、早治療,避免延誤治療的最佳時機。不要亂求醫,要到正規醫院就醫,更不能憑一知半解、道聽途說和網絡搜索結果或自行買藥治療。
08飲食衛生要注意選擇食物
√ 不要購買沒有正确标識、過期的或包裝破損的食品。
√ 不要購買與未經煮熟的食物放在一起的即食食物或飲料。
√ 不要購買外表、氣味或味道異常的食物。
√ 不食用野生動物。
烹調食物
√ 烹調食物前要洗手。
√ 生熟食物分開處理,切勿使用同一案闆和刀具,以免交叉污染。
√ 徹底洗淨食物,蔬菜除掉外葉後,在水中浸半小時以上再清洗,可以消除蔬菜上可能殘留的農藥。
√ 食物要徹底煮熟。
儲藏食物
√ 食物應當用有蓋的容器蓋好,防蠅防塵。
√ 易腐敗的食物最好不要保留,如要保留,應放進冰箱。
√ 不可用報紙、不潔的紙張或物品包裹食物。
攝入食物
√ 不吃不潔或半生的食物,生吃瓜果要徹底洗淨。
√ 飯前洗手,用勺或筷子進食,不要用手抓食。
√ 不要與他人共用同一飯盒。
√ 冰箱貯存的熟食要徹底加熱後才可進食。
合理膳食: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類、薯類、蔬菜水果、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多樣,但食不過量。
雲南省人口和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 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