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手機顯示屏老是出現彈幕

手機顯示屏老是出現彈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3 03:52:02

曾經有一句流行語,說的是“天空飄過五個字……”,如今觀看網絡電影、網劇或網絡綜藝節目,時常是屏幕飄過一串字,蔚為壯觀,甚至對整個屏幕實現全方位的覆蓋,形成另一種意義上的“霸屏”效應。彈幕作為互聯網時代的新興文藝現象,為何得以興起并廣受青睐?這究竟是一種接地氣的話語表達,還僅僅是一個基于互聯網技術的無聊遊戲?聽聽文藝評論家們怎麼說。

南帆:一個奇特的屏幕現象

1.彈幕的評論對象往往是作品的一個短暫碎片

彈幕通常是屏幕之中劇情的即時評論,表述形式短小精悍,往往限于一兩句話,甚至一個詞。即時評論的内容五花八門,從崇拜、感歎、喜悅、劇透,到不解、調侃、吐槽,其中包含了許多彈幕文化的暗語行話,例如“前方高能反應”“大豬蹄子”“勸你善良”,如此等等。還有一些彈幕字符僅僅記錄一時的情緒反應,借助“美爆了”“帥”“好想你”這些詞語打卡。

彈幕的首要特征是“即時”。彈幕的評論對象往往是作品的一個短暫碎片,譬如一個角色的相貌,出場那一刻的步态,他或者她的服飾、表情、語調,一句台詞,一個鏡頭,道具是否逼真,如此等等。彈幕評論帶有明顯的即興意味,令人矚目的是現場、此刻與交互性的狂歡氣氛,而不是嚴肅的反思與真知灼見。

手機顯示屏老是出現彈幕(屏幕飄過一串字)1

2.彈幕的吸引力在于即時性、交互性與視覺經驗

即時性、交互性與視覺經驗構成彈幕文化的巨大吸引力。許多人覺得,傳統的文學批評無法企及這種吸引力,甚至“深度”也無法替代生氣勃勃的喧嘩産生的号召。

傳統的批評家是一個令人仰視的頭銜:擁有名牌大學授予的學位,而且博學、深刻、犀利、擅長思辨。他們的成見令人惱火。大衆有權利表達自己的觀點,坦陳自己的快樂或者嫌惡,隻要真實即可,沒有必要羞澀地附加“不揣淺陋”“抛磚引玉”之類的自謙之辭。

精英主義往往以系統的知識為資本,以傳統審定的經典為圭臬,高高在上,子曰詩雲,不食人間煙火。然而,精英主義的陣地局限于學院圍牆之内,網站開拓的是另一種空間。相信自己的感覺,彈幕形式慫恿他們保持這種的自信。

也許,他們不存在輕慢經典的觀念。可是,經典供奉于遙遠的文化殿堂,無法呼應此刻的心情。此刻的心情是将瞬間的感覺置換為一句話投射到屏幕之上,不論深刻還是膚淺。出場遠比說了什麼更為重要。彈幕不僅輕而易舉地實現了這個願望,而且顯示了一個不無意外的場面:如此之多的人内心藏匿着相同的願望。

3.彈幕破壞了“如臨其境”的劇場幻覺

紛至沓來的彈幕字符與屏幕之中的影像形成另一個别具一格的小劇場,文字與形象、文字與劇情、文字與文字之間的多重交織産生了種種錯綜同時又意外的意義,繼而制造出狂歡的氣氛。事後的評論通常是獨立于劇情的反思,相對地說,“即時”的評論往往被現場情景吸收,不知不覺地補充了現場。

顯然,彈幕破壞了“如臨其境”的劇場幻覺。盡管屏幕之中的悲歡離合驚心動魄,然而,屏幕上方的字符反複提示劇場之外的世界堅硬地存在。除了懶散地靠在座椅上嚼爆米花,劇場之外的某些觀衆同時還在勤勉地敲鍵盤。

彈幕文化的“間離效果”帶來了什麼?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當然,另一些人可能抱怨彈幕形成的幹擾:如此之多的字符湧上屏幕,穿插于進進出出的人物之間,視覺是否不堪重負?

然而,那些彈幕積極分子欣然回複,他們的眼睛從未覺得吃力。他們的感官如此自如地存活于電子傳媒之間,會不會帶來另一種感覺世界的方式以及另一種複合型的意識?

手機顯示屏老是出現彈幕(屏幕飄過一串字)2

4.彈幕不過是互聯網新型文化套餐的事先設計

彈幕的即時評論與劇情的結合制造出某種狂歡氣氛,很大程度源于彈幕文字的戲谑與喜劇風格。

許多人熱衷于利用彈幕賣弄機靈、聰明與俏皮話。當然,當屏幕上演一些沉重的悲劇時,機靈的俏皮話可能顯示出輕佻的意味。“此時無聲勝有聲”——或許,悲劇或者正劇與彈幕文化存在不可彌合的距離。

彈幕文化的流行再度表明,作為一種美學類型,喜劇正在赢得愈來愈多的青睐。如果意識到這個世界的悲劇并未減少,那麼,喜劇的如此盛行成為一種耐人尋味的文化動向。

“彈幕”這個詞形象地表明了碎片化的狀态:電光石火,隻言片語,率真,機智,反諷,偶爾一兩句奇思異想,還有相當一部分表态式的感歎。碎片化狀态缺乏作品的整體理解。

嚴格地說,作品的整體理解并非彈幕的即時評論願意考慮的問題。沉浸于彈幕就是抛開種種複雜思辨,利用短兵相接體驗即興的樂趣。

常識顯示,屏幕、二次元世界和彈幕字符本身即是生活配置的一個角落,技術、器材、經濟收入、居住空間等衆多因素構成了配置的基本條件。然而,二次元世界或者彈幕通常無視這些紛雜的俗務。

手機顯示屏老是出現彈幕(屏幕飄過一串字)3

彈幕文化顯示出既豐富又單調的雙重特征:一方面群情踴躍,圖文并茂,另一方面似曾相識,彼此重複。事實上,這也是相當一部分大衆文化産品的雙重特征。與生活或者曆史脫鈎,文化生産仿佛更簡單了——面壁虛構,随心所欲,從武俠、外星人到平行世界的穿越。

沒有理由否認彈幕文化的狂歡氣氛,若幹小創意甚至耳目一新。然而,也沒有理由否認另一個事實:衆聲喧嘩的表象不是來自思想的真正激蕩,而是來自互聯網新型文化套餐的事先設計。

閱讀原文:彈幕:一個奇特的屏幕現象

郝靜靜:視覺文化的新生力量

1.打破壁壘:“所見即所得,所彈幕:一個奇特的屏幕現象思即所寫”

相較傳統文藝評論,彈幕評論用更加開放、多元和包容的姿态,來迎接觀衆的廣泛參與和話語表達,也彰顯了大衆文化時代的自我言說。

彈幕評論“所見即所得,所思即所寫”的便捷特質,跨越了身份差異,使民間文化在多樣文化形态中脫穎而出、另辟蹊徑。彈幕評論沿襲民間文化自娛自樂的特點,關注日常通俗趣味的自發性表達,在多元話語體系中尋找自己特有的評論方式。

彈幕評論消解了傳統文藝評論的特質,而成為全民皆可參與的無門檻表達,其中既有高談闊論的學術大家,又有平凡質樸的普通觀衆,既有老成持重的成年長者,也有新潮另類的初生牛犢。

他們的成長經曆、教育背景、性别差異和個人喜好,暫時被這種直觀、當下和即時的交流方式遮蔽,用全新、零障礙、無差距的“新的打開方式”營造出新的話語空間。

手機顯示屏老是出現彈幕(屏幕飄過一串字)4

2.扭轉格局:由單向輸出向交互體驗的跨越

彈幕評論扭轉了觀衆在信息接收過程中的被動局面,觀衆從“沉默的大多數”搖身一變為“我言故我在”的傳播主體,并形成了一種多面向、多維度和多樣式的文藝評論新樣式。

彈幕評論的出現使得多面向的相互交流成為可能。無論是惺惺相惜的情感共鳴、撥開雲霧的茅塞頓開,還是意見相左的針鋒相對,這種虛拟化的社交行為豐富作品的意義和内涵,是對作品内容和信息接收形式的再造和擴充,也是對人際聯結的重構與情感自覺的再造。

3.發展方向:别讓“志同道合”讓位于“信口開河”

彈幕評論的淺層内涵是評點視頻内容、把握收看熱點和表達自我觀點,而深層内涵是參與公共事務、呈現價值判斷和滿足心理期待

口語化的評論在顔色各異、字體不一和夾雜表情符号的彈幕評論中顯得個性十足,不再拘泥于傳統評論的連貫成篇和一氣呵成,而是具有個體表達特征的公共話語體系,是視覺的延伸,也是思想和情感的延伸。

豐富的視頻内容使觀衆的閑暇時刻有所陪伴,情感世界有所依托,而彈幕評論更激發了觀衆的言說欲望,并提供了表達渠道。

彈幕在“虛拟社區”中讓觀衆有群體存在和共同觀看的錯覺,個體觀看行為與群體線上評論在虛拟共時中相融,能激起觀衆的收視欲望,也容易引起觀衆的情感共振,既有“我與你同在”的陪伴感,也有“英雄所見略同”的認同感。

手機顯示屏老是出現彈幕(屏幕飄過一串字)5

觀衆在觀看視頻内容時獲得情感撫慰,在彈幕評論時抒發個體情感,盡管環境是虛拟的,但是情感卻是真實存在的,有“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的感同身受,也有“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的青春喟歎。

這種打破時空界限的話語平台,為觀衆提供了暢所欲言的可能,但也為口無遮攔蒙上了隐形外衣。如果“志同道合”讓位于“信口開河”,如果彈幕評論一直被降格為情緒的發洩場、表白的浪漫地、吐槽的留言闆和個人的出氣筒,成為少數觀衆肆無忌憚地抒發個人悲歡、宣洩負面情緒甚至傳播不當言論的通道,那麼,勢必會帶來諸多消極影響。

閱讀原文:視覺文化的新生力量


策劃:鄧凱 王國平 劉江偉

内容:《光明日報》5月13日16版

責編:王子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