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大家都患上了"翻拍恐懼症"。
據統計,今年已備案或即将開拍的影視劇多達44部。
但罵之前,先冷靜。
印度年度翻拍片前來打臉——
《調琴師》
同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本片翻拍自2010年口碑大爆的短片《調音師》。
豆瓣13萬人評分,高達9.2。
印度導演斯裡蘭姆·拉格看完之後和我們一樣被驚呆了,于是決定……
把14分鐘的《調音師》擴充成139分鐘的電影。
巨人肩膀上的翻身,不容易。
但它還是做到了。
爛番茄新鮮度逆天100%好評,IMDb超過2萬人打出8.9,登上印度電影曆史排行榜第2。
假扮盲人的男主阿卡什。
想做鋼琴家,但其實就是個"彈鋼琴的"。
大家都以為他是盲人——
天天揮着導盲拐杖四處走,墨鏡不離身,為了做足全套戲,雙眼還戴着白色隐形。
扮盲,首先是為了藝術
美其名曰"專注"。
沒有視力,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觸覺和聽覺上,專心創作音樂。
其次,還是為了生活。
盲人生活中的不便,是他的最大便利。
甚至愛情,也因"失明"悄然而至。
走在路上被沒看路的蘇菲撞倒,蘇菲看他是個盲人,格外愧疚。
女主西米為了成名,嫁給比自己大十幾歲的影帝老普。
西米一心指望他幫自己走上演藝巅峰。
誰知老普根本沒放在心上,一心享受退休生活。
老夫少妻,代溝很深。
一個是苦悶的家庭主婦。
另一個是扮盲鋼琴家。
沒有交集的兩條線,在西米結婚紀念日這天交彙了。
老普聽過阿卡什現場演奏,欣賞他的才華,便邀請他來家裡演奏私人音樂會,給妻子一個驚喜。
可請來的,沒有喜,隻有驚——
老普被殺了。
阿卡什害怕自己微妙的表情變化會引起西米的懷疑,便借口上廁所。
然而,從客廳到廁所,步步驚心。
鮮花、墨鏡、禮物散落一地,摔破的紅酒瓶灑出一灘紅色液體。
進到廁所,關上門。
他終于能喘口氣,發洩一下了?
真正的危險現在才露面。
還有人!
這一幕堪比恐怖片。
門後站着個壯漢,眼神兇狠,手裡還舉着上了膛的槍。
有道是,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演技爆表的阿卡什,當天總算是有驚無險地從兇案現場逃生了。
但回家後的他,思前想後,還是決定去警局報警。
結果一到警局,他直接傻眼——因為高級警員馬努,正是西米的情夫。
阿卡什隻能當場改口,說自己家的貓丢了。但馬努已經起了疑心。
他一路跟随阿卡什回家,又是翻箱倒櫃找證據,又是擲小刀試探。
阿卡什隻能當場改口,說自己家的貓丢了。但馬努已經起了疑心。
他一路跟随阿卡什回家,又是翻箱倒櫃找證據,又是擲小刀試探。
幸好阿卡什僞裝得天衣無縫,才再次成功瞞了過去。
影片結尾,阿卡什的導盲杖換成了一個帶有兔頭的木杖,這顆兔頭,與影片首尾呼應的盲兔共同構成一種隐喻。
它們暗示着阿卡什和兔子一樣劫後餘生的命運。
從現實層面而言,《調琴師》也讓我意識到當印度人決定認真拍一部燒腦片是多麼的可怕。
它不嘗試去批判,去定論,它隻是去展現一眼看穿之外的另一種可能。
透過《調琴師》,觀衆看到了真相的模糊性,這種模糊性,建立在人的不确定性之中。
笑過之後的細思極恐,才是它比一般犯罪片高級的地方。
印度做到了,我們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