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良姜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根莖。主産于廣東省湛江,海南地區以及廣西的北海、玉林等地區。
夏末、秋初挖取生長4~6年的根莖,除去莖、葉、須根及鱗片,洗淨,切成小段曬幹。
曬幹後為圓柱形,彎曲,多分歧,長4~6厘米,直徑1~1.5厘米,表面暗紅棕色,有縱皺紋與灰棕色波狀環節,每節長0.5~1厘米,下 側面有圓形的細根殘痕。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紅黃色或棕紅色,較粗糙。氣芳香,味辛辣。以粗壯、堅實、紅棕色、味香辣者為佳。
中藥中高良姜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與作用。作用與幹姜相似,都有祛寒、健胃和鎮痛作用,但幹姜祛寒力較大,良姜則鎮痛作用較強。高良姜在體外試驗中對溶血性鍊球菌等有抗菌作用。
良姜市場上銷售分為大良姜和小良姜(兩者為不同植物)。二者在川味涼鹵菜肴中均具有增香、去腥的作用。大良姜(大高良姜):其幹燥成熟果實又稱為紅豆蔻,以東南亞出産為主。小良姜(高良姜):以中國廣東省西南部雷州半島的徐聞縣出産質量最佳。另大良姜比小良姜個頭大上一倍以上,粉質差,聞無辛辣味,淡香,所以在川鹵菜中建議用小良姜,粉質量,辛辣味濃,去腥增香效果特别明顯。
良姜在中餐裡應用不多,唯獨粵菜系中的潮汕地區最常用,在粵菜的行話中甚至稱其為“潮州姜”,可見是潮汕的代表食材之一了。
●新鮮良姜的外表比姜要紅豔,除了有姜特有的辣,還有其獨特的清爽香氣。但與姜相比較其纖維木質化明顯,且質地較姜堅硬,所以最适合煮湯及在鹵水中使用。
●潮式鹵味素以味濃香軟著稱,關鍵是鹵料中加入了大量的良姜,因此良姜也是潮式鹵水中定味的法寶,這是與其他地區鹵水的重要區别。
●良姜是潮汕地區常用去除動物性食材的腥氣殺手锏,如“生灼牛肉”、“煮牛腩”及“南姜雞”中一定要有良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