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在其《海韻》一詩中呼喊海邊一個起舞的女郎:
“女郎,膽大的女郎!那天邊扯起了黑幕,這頃刻間有惡風波——女郎,回家吧,女郎!”
“啊不;你看我淩空舞,學一個海鷗沒海波。”
——在夜色裡,在沙灘上,急旋着一個苗條的身影
——婆娑,婆娑。
一個“婆娑”寫盡了女郎舞蹈的曼妙,那麼“婆娑”(po suo)來自于何處呢?它與佛教中的娑婆世界的“娑婆”又有什麼不同呢?
-1-
“婆娑”最早來自于《詩經》中的《東門之枌》,屬于《陳風》中的一首。原詩如下:
《國風·陳風·東門之枌》
東門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東門外的白榆,宛丘上的柞樹。子仲家的姑娘啊,正在那樹下起舞。
穀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績其麻,市也婆娑。
選擇良辰吉日,奔赴南方之原。今日不用績麻啊,隻在那集市婆娑。
穀旦于逝,越以鬷邁。視爾如荍,贻我握椒。
前往良辰佳會,與你相會漫步。美似錦葵的姑娘啊,情濃送我椒花一束。
據說,每年春天的某個良辰吉日,陳地的人們就在南方之原祭祀生育之神,并随之舉辦盛大的男女相親活動。那一天姑娘們全都放下手中的麻,小夥們也都放下手中的農具,共同奔赴東門外的白榆和柞樹林,參加祭祀的狂歡活動。熱情的姑娘曼妙起舞,婆娑漫步,找尋那心中的情郎;小夥子們圍着姑娘,唱着情歌,放肆着熱烈的眼神。男女相悅時,心愛的姑娘越看越美似錦葵,她也把手中象征定情物的一束花椒贈與心上人,兩情相悅,共叙幽情。
-2-
所以“婆娑”就是形容女子曼妙的舞姿和優雅的舞蹈。另一成語“淚眼婆娑”則是形容眼淚在眼眶中打轉,模糊了視線。也許也引申于這婆娑的舞姿,讓眼淚在臉龐曼舞、流淌,既刻畫了憂傷,又充滿了詩意。
因此淚眼婆娑隻形容女子,即使那女子充滿憂傷,也楚楚動人、令人愛憐。
-3-
大家很容易把“婆娑”和另一個詞“娑婆”搞混,把娑婆世界寫成婆娑世界。一般人所想象的,認為娑婆世界就是“婆娑世界”,是舞動的世界、曼妙的世界,是一個美麗的世界。
其實這兩個詞是完全不同的含義,甚至完全相反。
“娑婆”是佛教裡的詞語,佛教裡的“娑婆世界”中的娑婆是梵音,有許多音譯,也可譯成“索诃”、“沙诃”、“沙诃樓陀”等。“娑婆”在梵文的原意是“堪忍”,或者“有缺憾”的意思。“娑婆世界”則是“忍土”或“有缺憾的世界”。即說我們所居住的這個世界是有缺憾的世界,但它勉強可以忍受。
所以,娑婆世界實際根本不是婆娑世界。
-4-但是佛經還說,堪忍的世界隻是普通大衆的觀點。在佛教的菩薩眼裡,充滿苦難和缺憾的婆娑世界,正是菩薩們尋找菩提大智慧的道場。菩薩們認為煩惱即菩提,缺憾即完美。在有缺憾的世界,菩薩們發一生宏願,救一切衆生,讓這世界更美好更曼妙。
這樣看來,現代人把娑婆世界當作婆娑世界,倒是一種誤打誤撞的菩薩觀點。
雖然如此,我們還是要先搞清楚娑婆世界本意是有缺憾的世界,再了解菩薩視缺憾為完美的态度,然後回歸娑婆世界是菩薩眼中完美曼妙的“婆娑世界”,才是正确的過程。
這個必不可少的尋覓過程,才是曲線之上升。唯有此,我們才能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地豁然開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