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個朋友來找我,說她最近總是食欲不太好,有時還有輕微的腹瀉,想讓我幫忙看看。
我仔細詢問了一下,她說她經常感覺喉嚨的痰比較多,有時感覺腹中脹脹的,像有什麼東西堵在胃裡一樣。平時也比較容易疲倦。
她的舌體比較胖大,舌的四周還有明顯的齒痕,舌的表面看起來水液很多。另外她的脈勢是比較緩和無力的。
所以我判斷她是由于脾胃虛弱導緻的這些症狀,給開了資生丸去調理。
資生丸
資生丸出自《證治準繩·類方》,是治療脾胃虛弱的常用方。
▋組成
炒白術、人參、茯苓、橘紅、山楂、炒神曲、黃連(姜汁炒);白豆蔻、澤瀉、桔梗、藿香、炙甘草、炒白扁豆、蓮子肉、炒薏苡仁、麸炒山藥、炒麥芽、芡實。
臨床運用時需根據每個人的情況,遵醫囑進行辨證加減。
本方中包含着很多有名的處方,比如四君子湯、健脾丸等。
▋分析
方中以白術、人參、茯苓為主藥。這三者都具有很好的補中益氣,理氣健脾的功效,可以很好地提高我們脾胃的運化效率。
脾胃正如我們人體内對食物進行加工吸收和處理的機器。
一旦脾胃虛弱了,這台機器不能夠很好地運轉,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就會變得緩慢,一部分食物不能夠被很好地運化就會在人體内産生食積。
方中山楂、炒神曲、炒白扁豆、炒薏苡仁、炒麥芽都具有良好的消除食積、促進食物消化的作用。
脾胃虛弱,難以正常地運化體内的水液,還容易産生痰濕。方中使用橘紅、白豆蔻、澤瀉、桔梗、藿香,既可以祛痰,還可以化濕。
麸炒山藥可以補脾氣。用較少量的黃連一方面可以燥濕,另一方面可以适當清熱,避免補益太過而上火。
蓮子肉和芡實同樣可以補脾氣,祛除濕氣。
全方可以補脾胃,消食積,化痰濕,可以治療脾胃虛弱,同時兼有食積和痰濕的多種疾病。那麼這類脾胃病是如何産生的呢?
中醫常講:“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脾胃相當于人體内各種物質和能量轉化運輸的樞紐。
我們人體攝入的食物需要經過脾胃的運化,将食物裡面的精華轉化成能量和營養物質。
而脾氣正是推動這些能量和營養物質的動力,它們需要借助脾氣布散的作用,才能供給我們全身。
而食物中的糟粕部分,則需要通過胃氣下降的作用,進入腸道,進而排出體外。
當脾胃這個人體内的樞紐出了問題,一方面,食物被吸收的速度就會降低,食物消化不完全積滞在體内就會造成食積,導緻食欲下降。食積比較嚴重的還會有腹脹的感覺。
另一方面,由于脾氣虛弱,從食物中吸收的能量和養分也不能夠很好地滋養身體各個部位。這正如同河道裡空有水,卻沒有水流運行的動力,隻能成為一潭死水。
這些精微物質不能營養頭部,就會導緻頭暈、大腦昏沉、精神疲乏等症狀。
此外,由于脾胃運化的能力不足,體内水液代謝失常,消化道中水液過多,就可能産生腹瀉。
飲食物也很可能吸收不完全就排出體外,這就是為什麼一些脾胃不好的人反映說排出來的糞便中可以看到食物殘渣。
水液運化失常久了,還容易産生痰濕,臨床表現為身體的形體比較肥胖,痰多,舌體肥大,有齒痕等。
現代人基本都是在室内上班,平時經常吹空調、喝冷飲,運動得也少,寒濕之氣容易在體内積聚,不容易被排出體外,容易進一步影響脾胃的功能。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資生丸可以用于治療哪些疾病呢?
資生丸的應用
▋消化不良
如果是偏于虛證的,由于脾胃虛弱引起的消化不良,尤其是長期性的,就可以使用資生丸。
這種患者會出現吃得少或沒有食欲、胃脘部脹滿、容易打飽嗝等症狀,還很可能有嘔吐、反酸、舌苔比較厚膩等食積的表現。我開頭提到的病例就是這樣子。
如果還有便秘的可以加入适量厚樸、枳實來行氣,促進排便;大便黏比較明顯的,可以加入蒼術、佩蘭等善于治療濕邪阻滞于脾胃和腸道的藥物。
▋慢性疲勞綜合征
慢性疲勞綜合征以長期疲勞為最主要症狀,同時可伴有低熱、頭痛、肌肉關節痛、記憶力下降、睡眠障礙和抑郁等一系列症狀,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根據其相關症狀,如果是辨證為脾胃虛弱的,就可以使用資生丸。
其對應的病症表現為容易疲勞,精神不振,身體乏力,總想躺着睡覺或休息,感覺四肢沉重,還可伴有食欲下降,舌苔厚膩,舌體肥大,有齒痕,大便稀溏等。
伴有失眠的可以加炒酸棗仁、合歡皮、遠志等,有抑郁情緒的可以與甘麥大棗湯一同使用。
▋慢性腹瀉
慢性腹瀉可以分為很多證候,如果辨證為脾胃虛弱引起的腹瀉,就可以使用資生丸。
這種患者的大便是稀溏的,腹部摸起來感覺比較涼,而且基本沒有肛門的灼熱感,有些還會固定在早晨五點左右腹瀉,中醫稱之為“五更洩瀉”。
同時還可以适當加入山茱萸、五味子等收澀止瀉的藥物。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實證的脾胃疾病,比如由于短期内飲食不節制,過食大魚大肉等造成的消化不良、食積、腹脹,以及由于貪食冷飲或者外感寒邪、濕邪造成的痰濕,這個時候是不宜使用資生丸的。
此外,如果有比較明顯的熱證,比如口舌生瘡、大便幹燥便秘、便後肛門灼熱、胃部有灼熱感、小便黃、舌苔黃膩等,這時也是不宜使用資生丸的。
臨床正确辨證使用,常常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使用本方時,也應當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使用,才能夠避免藥不對症造成的不良後果。
(文章來源:中國中藥雜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