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術後因寒冷用熱水袋局部熱敷,導緻皮膚淺Ⅱ度燙傷。然而,這起不良事件,居然在3天後,才被護士發現。其原因是什麼?我們又應該從中得到哪些經驗教訓?看看下面的内容......
案例回顧
患者張三(化名),男,55歲。12月21日,全麻下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術)"。15:00,術畢安返病房。患者主訴寒冷緻右上肢酸痛無力,家屬欲自行給予熱水袋熱敷。
護士囑患者家屬患者術後身體感知反應較差,對冷熱不敏感,不宜使用熱水袋。
然而,患者執意要求使用熱水袋熱敷。于19:00使用熱水袋熱敷一次,時間約為半小時。
熱敷之前告知患者家屬熱水袋的使用方法,灌注溫水,外包幹毛巾,以免燙傷,但未親自檢驗熱水的溫度。
次日晨,觀察患者骶尾部、背部及雙下肢,皮膚完好,未注意觀察患者肩部皮膚情況,期間患者未訴不适。
2018年12月24日8點,護士為患者更衣時,才發現患者右肩部燙傷伴有水疱,一處約4cm×5cm,三處約1cm×1cm,其中兩處已吸收,伴有黃色膿性分泌物。
通過與患者家屬溝通,取得患者及家屬理解,但病人皮膚淺Ⅱ度燙傷。
案例分析
護士A
手術後患者護理不周
由于我工作疏忽,督查不到位,給病人及家屬宣教後,未查看是否使用溫水灌注熱水袋,未與白班護士交接患者使用熱水袋情況,并引起注意。
護士B
交接班不到位
隻注意觀察患者受壓部位皮膚,未注意觀察患者全身皮膚,即便患者第二天可以下床活動,針對下床活動的患者也要提起注意,先後4位接班護士都未發現病人問題,忽視下床活動患者的全身皮膚檢查可能是科裡普遍性問題。
護士C
對患者病情特點不熟悉
1.患者住院之前,多次發生熱水袋燙傷伴有水疱的情況,具體面積不詳,可自行吸收,未引起注意。2.患者患有右肩部關節炎,曾多次貼膏藥,導緻皮膚角質層變薄,易發生皮膚壓瘡、燙傷等等。
護士D
入院宣教不到位
現在正處于冬季,由于天氣原因,部分患者畏寒,使用熱水袋,加強熱水袋應用宣教,尤其在使用時間及水溫上。
護士E
患者依從性差
患者發生燙傷已有三天,我們都知道灼傷有灼燒感伴有疼痛,患者未通知護士,而是隐瞞,隻覺得以前發生過,自行吸收就沒事兒了。
護士F
護士長也有責任
患者自身生理特點及年齡因素等導緻其易發生皮膚破潰,責任護士了解患者病情及生活習慣不夠全面。患者術後回來感知覺未達到最佳狀态,在不能制止患者使用熱水袋的情況下,應加強監管并告知更好的方法并及時處理。沒有加強交接班,交接患者皮膚不全面。病人術後回來當晚,護士長監管不到位,術後第一天,晨交接班時,護士長檢查患者不到位。
應對處理
1. 立即給予處理
根據Ⅱ期壓瘡護理操作流程提示:直徑大于1cm的水泡,先用無菌生理鹽水清洗,在水泡的低位用無菌注射器抽吸,外層用透明薄膜覆蓋,以便觀察滲液情況,如水泡表皮破損,可用水膠體、泡沫敷料覆蓋。避免局部組織繼續受壓,促進上皮組織修複。
水泡部位用敷料(如康惠爾水膠體敷貼)敷貼,生理鹽水清創、碘伏消毒後,用1ml針管沿水泡邊緣抽出水泡中的滲液。
保持水泡處清潔,幹燥,避免創面受壓,嚴格無菌操作。
定時翻身,保持床單位清潔整齊。
2. 嚴格交接班
交班者應做到,夜班出現任何問題及病情變化均應與白班進行交接,避免有任何遺漏。
接班者應做到,認真查看患者全身皮膚,如有異常及時詢問并給予相應處理。
3. 責任護士加強監督
對使用熱水袋的病人及時做好宣教,為病人家屬詳細講解使用熱水袋的方法及注意事項,加強巡視,班班交接。
4. 做好溝通
皮膚角質層薄的患者使用熱水袋後,及時觀察皮膚情況,了解患者病情及生活習慣,特殊問題要引起注意,如告知患者用完熱水袋後有疼痛灼燒感,要及時與醫護人員或者家屬溝通,做好熱敷後皮膚評估。
5.責任護士提高責任心,保證患者安全。
6.護士長加強監管
對危重症病人及術後病人應做好安全監管,并及時組織科室人員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及病例讨論。
7. 做好追蹤,杜絕此類事情再次發生。
12月27日,患者皮膚恢複情況如下,已結痂。
定時碘伏消毒,無菌紗布覆蓋。
>>>>
知識鍊接
燒傷有五大類原因:熱力燒傷、化學燒傷、電燒傷、放射性燒傷。燙傷,屬于熱力燒傷的一種。
急救原則
1.迅速脫離緻傷源。
2.對于中小面積Ⅱ度燒傷,應盡早實施冷療,用冷水、冰水沖淋,浸泡或用冷敷料濕敷,以達到減輕組織損失、止痛的作用。
3.根據具體情況,遵醫囑使用相關藥膏塗抹治療。
處理原則
1.包紮療法:創面清創後,敷凡士林油紗,或應用各種新型敷料如銀離子等促進組織生長、吸收膿液等。外層用無菌紗布棉墊包紮或康惠爾泡沫敷料貼。适用于四肢,以Ⅱ度燒傷為主的創面。
2.半暴露療法:清創後創面覆蓋一層抗菌紗或人工敷料謂之半暴露。适用于某些要求不包紮的藥物和不便包紮的部位。
在上述案例中,盡管護士已取得患者及家屬的理解,但燙傷的痛苦不可避免,如若仍未發現或處理不當,感染風險也并非無可能,而導緻這一問題的最關鍵因素即交接班不全面。交接班是護士每日例行工作内容之一,但越是習以為常的内容,越有可能在細節上出現問題。
你曾遇到過因交接班不全面引發的不良問題嗎?分享在留言區,為其他人提供下借鑒吧~
參考文獻:
[1] 白桦,劉晨《外科學》2016人民衛生出版社.
[2] 蘭南,中華醫學會《臨床診療指南,護理學分冊》2017人民衛生出版社.
[3] 護理質控中心《臨床護理技術操作執行手冊》第五版2016.08.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