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春拳是南拳的一個分支,早年流行于廣東、福建各地。詠春拳主要手型為鳳眼拳、柳葉掌,拳術套路主要有小念頭、尋橋和标指三套拳及木人樁。基本手法以三傍手為主,還有挫手、撩手、破排手、沉橋、粘打。身型要求護裆,沉肩,落膊,抱拳,護胸。主要步型有四平馬、二字馬、三字馬、追馬、跪馬、獨立步等,其中的“馬”字是當地方言,下盤步型的意思。
它是一種集内家拳法和近打于一身的拳術。它立足于實戰,具有招式多變、運用靈活、彈性出拳、短橋窄馬、擅發寸勁等特點,以大閃側、小俯仰、耕攔攤膀、摸蕩捋、審勢記牢、曲手留中的手法,以搭、截、沉、标、膀、腕指、粘、摸、熨蕩、偷、漏和“二字鉗羊馬”的身形步法為标志,憑借手橋肌膚靈敏的感覺,發揮寸勁力量。
詠春拳
随着詠春拳的發揚光大,派生出葉問系詠春、宏極詠春拳、岑能詠春拳、阮奇山詠春拳等,有如太極拳派生出武當太極拳、陳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等一樣。
詠春拳與太極拳的有哪些相似之處呢?
古有“北太極南詠春”之說,太極拳與詠春拳都誕生在清朝末年,時間相近,這就有了相互借鑒的曆史根源。的确,它們之間隐隐有些絲連,并且在功法、拳法有着相似之處。讓我們撥開曆史迷霧,站在更高的層面上來探索傳統武術的本質,這樣有利于進行武術交流,相互借鑒,取長補短。
太極拳
詠春拳為二字鉗羊馬,葉問系詠春為内八字步法,兩腳尖相交形成60°夾角。在八卦掌中的扣腳有這個步行,其目的都是為了穩定,而後借地之力。彭氏詠春,兩腳力源由腳蹬地産生,通過踝、膝、胯、肩、肘、腕、手指的傳遞把力最終傳到手上,這在詠春拳裡叫“六節勁”,而且節節能發勁。在太極拳中加入了腰胯的概念,叫“行氣如九曲珠”。那麼詠春拳中為什麼不強調腰胯而強調腰馬呢?腰馬合一是指腰和腿部形成一體發出整勁,詠春拳講究的是“攤腰鎖胯”,即把腰攤出來,把胯尖抻出來,用尾骨抵住後胯,把胯固定住,腰與腿的連接是胯,胯一固定住,腰馬就自然合一了。
詠春拳是“攤腰鎖胯”,而太極拳是空腰轉胯。空腰是把腰椎拉直,即以命門穴為重心,上面頭大椎向上領,下面盆骨向下沉,形成對拉之勢,這樣把腰椎、胸椎、頸椎都拉直了,古人叫“過三關”。拉直腰椎叫空腰,拉直胸椎且配合胸骨下沉叫空胸,這個道理就像門軸、車軸一樣,軸直了才能轉,所以說空腰是為了轉胯,空胸是為了轉肩。轉腰胯就能發出螺旋力,就能改變自己的重心,就能破壞對方的重心。太極拳是從胯上轉的,那麼詠春拳呢?詠春拳是從腳下轉的,二字鉗羊馬站好後,以腳跟為軸,兩膝有相合之意,再加上攤腰鎖胯,轉馬時才能腰馬合一。松肩墜肘要求一樣,其目的是把肩拉開,使氣下沉,重心由胸腹部下移到小腹部,并且使借地之力通過脊椎順利地傳遞到手上。
詠春拳與人講手時的姿勢,和吳式太極拳的抱七星很相似,詠春拳的攤手與陳式太極拳的掤手很相似,其應用法則都強調中線原理,出手都要走螺旋,都講究柔化剛發,不與對方用力相拼。
詠春拳與太極拳的差别?
詠春拳與太極拳在功法、拳法上有着相似之處,并不等于詠春拳與太極拳在訓練手段和技術是一樣的,這兩種拳的差别有:太極拳從軌迹來說講圓,講究化勁、引勁、接勁等,走刀劍錘勁;詠春拳講的是最短距離,特别講究中線原理,類似打點出刺的方式,走槍勁。
又比如兩種拳術都說自己是“以柔克剛”,但是太極拳比較要求“用意不用力”和“牽動四兩撥牽斤”,而詠春則沒有這樣細化的講究。
再比如:太極拳講究對勁道細化的理解,詠春拳要求有寸勁和聽勁,那種寸勁是人體的爆發力,是明勁,那種聽勁是局部于掌、腕、肘、臂;太極呢?要求有明勁、暗勁、長勁、短勁、化勁,引勁、接勁和全身整體的聽勁、發勁,一舉手一投足,皆是太極,挨到何處,何處發放。太極拳也有寸勁,這種寸勁的發勁方式不同幹詠春拳,是丹田内氣的抖動貫穿全身,是神、意、氣、勁的高度結合。
授權轉載自《中華武術》雜志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作者:陳雄
責任編輯:錦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