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意識到孩子有自卑感,是在他3歲剛上幼兒園的時候。那時他焦慮了幾天,就慢慢适應下來,臉上開始有了笑意。可好景不長,過了些日子,我發現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了,早上要上學時他總是拖拉,一會說肚子疼,一會說要小便,一會說鞋子不舒服……
有一次,孩子在幼兒園門口磨蹭着不願進,小聲地說:“媽媽,我笨嗎?”我一怔,不知道他為什麼會這樣問,但仍不動聲色哄了一陣後把他送進園。
後來我從老師那了解到,最近老師們培養孩子獨立吃飯、上廁所、睡覺等,有時候還會比賽。我家孩子在同班裡稍偏小,自理能力差些,經常做不好,還慢半拍。所以孩子很難過,慢慢地不愛說笑了,不願意跟小朋友玩,連帶着也不喜歡入園。
原來,孩子這是自卑了!
三歲的孩子怎會自卑?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人人生而自卑。當孩子在他人面前表現出某些不足(能力、外貌、物質等方面)時,就會産生自我懷疑,或自我否定,自卑的心理就應運而生。
10種迹象表明孩子過于自卑,家長需及時幹預有些孩子表面看着挺正常的,但實則他的自卑比較隐蔽,家長不容易發現。如果你家孩子出現以下10種迹象,說明孩子内心不足,是過于自卑的表現:
1. 不願意挑戰,不肯多嘗試,面對問題時常退縮。
2. 輸不起,比如玩遊戲快要輸時,就開始作弊或撒謊。
3. 稍有挫敗,馬上就放棄,并且給自己找各種理由和台階下。
4. 對他人給自己的評價顯得格外關注和敏感。
5. 不喜歡甚至拒絕社交,不想跟小夥伴一起玩,不主動參與團體遊戲。
6. 經常對自己進行否定評價,比如“我很笨”“我很醜”“沒人喜歡我”等等。
7. 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故意表現得滿不在乎。
8. 情緒變化明顯,容易失落、悲傷、哭泣、憤怒等,又或者表現得異常内向安靜。
9. 遇事喜歡找借口,把責任歸咎為外部原因,比如走路摔倒說地面不平,學習不好說老師有問題等。
10. 控制欲強,蠻橫無理或固執己見,但這并非強勢的表現,反而是為了掩飾内心的失敗或無力感。
如何打造孩子強大的内心?自卑的對立面是自信
自卑的對立面是自信,自信可以讓孩子的内心強大,有意願并且有信心去嘗試和挑戰新事物。即便遇到挫折也不輕易放棄,失敗也有勇氣再次接受挑戰。
讓孩子擺脫自卑,建立自信,塑造一個良好的性格,這并非短時間能達到的效果,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此階段的寶寶,最主要任務是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這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獲得:
父母給他精心細緻的照顧和呵護;
◆寶寶哭的時候(代表有需求),要及時回應;
◆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與之互動,多給寶寶說話、微笑、撫觸等;
◆用盡所有的辦法,讓寶寶感受到父母堅定不移的愛,并感覺到自己值得被關愛。
這個階段的寶寶自我意識發展,并逐漸進入秩序敏感期,開始有物權意識。此時他們的安全感和自信來自于自己的想法被認同、秩序要求被滿足、物品所有權得到尊重等。爸媽要注意幾點:
◆允許孩子有自己的主見,對于孩子經常說“不”的行為,淡化即可。
◆在一定範圍内允許他自己做主,比如吃什麼、穿什麼、玩什麼等。
◆在可控範圍内允許孩子自由探索,鼓勵他發現更多未知新鮮的事物。
◆告知孩子一些基本規則,隻有遵守才能被認可,比如排隊等候、玩具輪流玩等。
◆對于孩子“無理”的秩序要求,隻要确保安全、不違背原則的前提下,盡可能滿足他。
◆經常帶孩子與小夥伴一起玩,遇孩子無法應付的社交場景,家長要及時幫助、指導和鼓勵他。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自己有着“盲目”的自信,經常會說“我是不是很厲害?”“我最快”“我最大”……總之事事喜歡與人比較,因此家長要注意:
◆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學習更多的生活技能。
◆對孩子喜歡做的事情表現出興趣,并陪他做這樣的事情。
◆基于客觀事實給予給孩子真實的反饋,沒有能力支撐的自信,往往站得越高就摔得越疼。
◆帶孩子多參與社交和群體遊戲,學會與人相處和合作,以獲得應對各類社交場合的技巧和自信心。
◆肯定孩子行為的過程,而非結果。比如孩子獲獎,不是表揚他拿了第一,而是表揚他願意嘗試、努力争取的過程。
◆讓孩子懂得失敗是人生的一部分,詢問孩子“你覺得開心嗎?”“你喜歡這個遊戲/比賽嗎”“你盡全力了嗎”等,而不是開口就直接問結果。
寫在最後
父母的陪伴,是教育孩子最有力的武器,也是見證孩子成長奇迹唯一可控的“捷徑”。孩子自卑或自信,排除先天因素,更多的是受到父母的影響。
孩子的内心決定他的格局,影響着他看待世界的方式,決定着他為人處世的态度。那麼你觀察過你家孩子嗎,是自信還是自卑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