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媽媽是煙民後代易哮喘

媽媽是煙民後代易哮喘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2-23 14:35:00

  三人行,必有吸煙者。有調查顯示,中國大約有30%的人口屬于“煙民”這個龐大群體。而更讓人詫異的是,城市女性吸煙率高出農村三十倍!“這與社會活動多、追求時尚感、工作壓力大、同事或玩伴愛吸煙等因素有關,而女性吸煙對自己和子女的健康影響都很大。”專家說。

  日前,記者在“世界無煙日義診活動”啟動會上,采訪了廣東省多位呼吸科專家,他們從吸煙新數據、患病情況、戒煙治療等多方面進行了介紹。

  城市女性吸煙率是農村三十倍

  “無論是立法還是宣教,最終目的都是降低我國的吸煙率。”廣州呼吸研究所副所長陳榮昌教授表示,中國男性吸煙率(包括曾經吸煙和仍在吸煙者)已接近70%。“其中已戒煙的和還在吸的男性大約各占一半。”他說。

  “一個好消息是,城市吸煙率近年來有所下降;而不好的消息是,調查結果顯示,城市女性吸煙率高達12%,相較農村女性吸煙率0.4%高出了三十倍!”他說。

  陳榮昌教授表示,數據相差如此懸殊與城市化等原因密不可分。“女性的社會活動參與程度越高、對時尚的追求越多、工作壓力越大、周圍群體吸煙者越多,其本身有吸煙行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他說。

  “德國一項調查數據顯示,由于女性吸煙人群比男性更高,所以德國的肺癌發生率中,女性患者也比男性多。”南方醫院呼吸科主任蔡紹曦教授介紹,女性如果在懷孕前或懷孕中,吸入較多二手煙,甚至自身還在吸煙,胎兒出生後患病幾率會較正常兒高出很多。

  “以哮喘為例,有個吸煙的媽媽,子女得哮喘的可能性就大一些。而哮喘兒繼續呆在有煙的家庭環境中,日後病情複發、加重的次數也會多很多。而且家人繼續吸煙的話,患兒用藥控制的結果也往往不太理想。”他表示,很多年輕女性沒有意識到,自己吸煙的行為,未來會給家人、下一代人帶來各種各樣的潛在隐患。

  兩成抽煙者 會患慢阻肺

  “我曾經接診過一個三歲就開始吸煙的‘小煙民’,她從小就跟着大人抽煙。而當她長到十幾歲時身材還是非常瘦弱矮小,看上去像個兒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科主任謝燦茂教授表示,很多疾病跟吸煙有着千絲萬縷瓜葛。“煙草裡面緻癌物質多達59種,有害物質超過250種。吸煙對腫瘤的發生作用明顯,一般緊随吸煙人數高峰二三十年後就肯定會出現一個肺癌發病高峰。”

  在一次全國兩萬人的調查中發現,大約有20%的抽煙者患上了慢性阻塞性肺病。吸煙者與不吸煙者比,前者患慢阻肺的可能性起碼增加了5~6倍。除了會影響患慢阻肺的幾率,抽煙對于腫瘤、冠心病等很多全身疾病都是誘因之一。“吸煙者患腫瘤的幾率高出不吸煙者3倍;患冠心病幾率高出2倍。”陳榮昌教授說。

  專家表示,戒煙越早越好,在45歲以前戒煙能有效挽救肺功能;而任何階段戒煙對全身健康都有幫助,腫瘤的發病率也會在戒煙後有所下降。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科主任趙子文教授介紹,吸煙行為本身其實也是一種病。“在最近的疾病分類法裡面,吸煙成瘾就占了其中一項。吸煙成瘾後人體會産生愉悅的感覺,而在戒斷後的一段時間内會出現焦慮不安、睡眠不足等症狀,既有生理層面反應又有心理層面依賴。所以很多病人反複戒煙多次,卻始終沒有成功。”他說。

  專家表示,目前戒煙可分階段有系統地進行,而且還有戒除心瘾的輔助藥物出現,戒煙成功率近年來有所提高。

  如何避免“戒煙肥”?

  謝燦茂告訴記者:“有些人尤其是女性表示,抽煙有助減肥。還有些男性戒煙後很痛苦地說,半年就長胖了二十斤。這就是所謂的‘戒煙肥’。”

  對此,蔡紹曦教授進一步解釋說,原因之一就在于吸煙會抑制進食欲望,戒煙後往往食欲會大幅提高,而戒煙發胖問題會令戒煙者感到不适,而且還可能陸續帶來其他健康問題。

  “我們一般在給患者戒煙的同時會拟定一個飲食方案,吃得稍多就務必增強運動,過渡期如能穩定住體重,之後也不太可能再發胖。”趙子文教授說,避免“戒煙肥”必須雙管齊下:控制飲食跟适量運動。“從戒煙初期開始就要開展體育鍛煉,飯量最好不要增加。”他說。

  三成煙民會主動尋求心理輔導

  “對于輕症患者,隻要自身意志力夠堅強,無須用藥就可自行戒斷,甚至一次性成功,但對于抽煙年限過五年、一天要抽十根,或是起床五分鐘内會點煙、生病也想抽的瘾重患者而言,藥物以及心理治療是必須的。”日前,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無煙日”義診現場,該院消化内科熊小強副教授這樣說。

  他表示,對于這些瘾重者而言,通過藥物,可使得其抽煙愉悅感大幅下降、戒煙失落感大為緩解,而這是成功戒煙的關鍵一步。“目前有三種藥物,對于煙瘾不輕不重者,尼古丁替代療法足夠;而本身有精神緊張、焦慮症狀者,可采取抗焦慮藥物療法;煙瘾嚴重者可接受尼古丁受體拮抗療法。”他說。據介紹,目前有三成煙民在戒煙過程中會主動尋求醫務人員的心理輔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