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底的一天,南京,把該辦的事情都辦完之後,和老婆一合計決定第二天爬紫金山!下午在南京繁華地帶逛了逛,晚上進超市買了些吃的。
南京新街口
新街口
不愧是商業區,有大城市的味道。
第二天5:30起床,收拾好了之後馬上出發,當地大叔告訴我,早點去可以免門票,所以得早點起床。
紫金山,又叫鐘山,共有三個景區:明孝陵景區,中山陵景區、靈谷景區。我們決定從西面陵園路登山,先看朱元璋和馬皇後的陵墓,然後登頂到紫金山頂頭陀嶺,再從山頂向東去中山陵,然後回酒店。靈谷景區就不去了,太遠了。
線路圖
先用百度選好線路,步行導航,走起!
紫金山最早埋的是孫權。
孫權墓是中國著名曆史古迹,史稱蔣陵,又名吳王墳,也稱孫陵崗,在玄武區鐘山風景名勝區南麓,是三國時吳大帝孫權的葬地,也是南京地區最早的六朝陵墓。孫陵崗還葬有孫權的夫人步氏和後妻潘氏,宣明太子孫登也葬在孫陵附近。孫權墓遺址在明孝陵的梅花山内。僅存一個石碑,一座石橋,一個注釋牌,一座石像。孫權是葬于南京的第一位帝王,同時也是葬于鐘山的第一位帝王,他開啟了此後曆代定都南京的帝王或政治家傾情鐘山作為陵址的先河。
最老的梅花樹
這是梅花谷景區裡的梅王,每年2月20日開始是南京市的梅花節,據晨練的老人說,漫山遍野都是梅花。不由的想起一句詩:寶劍鋒從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感悟:對自己狠點,不然到不了山頂。[微笑]
觀梅亭
這是觀梅亭吧。
不認識的樹
一路向上,這不是梅花吧。
到朱皇帝陵了,是和大腳馬皇後合葬在一起的。
明孝陵位于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位于鐘山風景名勝區内,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後的合葬陵寝。因皇後馬氏谥号"孝慈高皇後",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
明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樂三年(1405年)建成,先後調用軍工10萬,曆時達25年。承唐宋帝陵"依山為陵"舊制,又創方墳為圜丘新制。将人文與自然和諧統一,達到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成為中國傳統建築藝術文化與環境美學相結合的優秀典範。
明孝陵作為中國明清皇陵之首,代表了明初建築和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直接影響明清兩代五百餘年20多座帝王陵寝的形制,依曆史進程分布于北京、湖北、遼甯、河北等地的明清皇家陵寝,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規制和模式營建,在中國帝陵發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譽。
1961年3月,明孝陵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3年7月,明孝陵及明功臣墓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産;2006年12月,被列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這個是清朝時為了保護明孝陵,當地官府立的碑文。文物能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應該都是各代政府的功勞。
宏偉
拾級而上
明樓,修建的真高呀。
兩側的柏樹
參觀完明孝陵得返回來一段路程,再繼續向上爬。
紫霞湖
真想下去遊個泳
狗尾巴草
路過一個景點:紫霞湖,裡面全是遊泳的老頭、老太太。有步行上來的、騎自行車上了的、騎電動車上來。有領孩子遊的,領着寵物的、岸邊吃早點的,還有我這樣爬山的。
這個地方不錯,很休閑呀。
石徑
爬山的野道
再往上爬全是這樣的野道,原來覺得不就海拔448米嗎,爬!現在覺得很難爬呀。老婆腿疼,隻好就地取材找個登山杖了。
安全提醒
爬到頂了才看到不讓從野道登山,有蛇、蜈蚣、蠍子,為啥不在山腰處立警示牌呢。
俯瞰南京北
俯瞰玄武湖
山頂俯瞰南京城,玄武湖,有點點霧霾嗎?
繼續向東去中山陵。走了一段下山的鋪裝路,接着走下山的野道,俗話說的一點沒錯:上山腿軟、下山腿閃。真心不好下,走走停停,歇一歇走一走,一路上沒見幾個人,快走不動的時候,隐隐約約聽到前面有導遊解說的聲音,第一次覺得好聽的解說詞,繼續努力爬了幾百個台階,到中山陵了。
中山陵
中山陵是全國首批5A景區,免費參觀。此時已經11:00多了。遊覽一番後,邊休息邊吃點東西補充一下,一會兒就要下山了。吃了幾塊桂花糕,好吃!兩塊面包、一瓶酸奶、兩個包子、三瓶水全部消滅了。吃飽了之後回味起來其實也不累。
至此,預定行程全部完成,鍛煉了身體,參觀了景點,一舉兩得!
關注我!
分享小快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