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熬波”一詞,見于南齊張融《海賦》:“若乃漉沙構白,熬波出素,積雪中春,飛霜暑路。” 所指皆為熬煮海水為鹽。構白、出素、積雪、飛霜,形容的都是海鹽熬制既成時的形态。一鍊構白,淩波素潔,如積雪堆砌于豔春之時、飛霜瀑灑于溽暑之途,俱美極。
鹽在今天實在太平凡、太不起眼了,甚至因為有可能危及我們的健康而受到排斥,鹽似乎成了一個負面的東西。實際上,鹽與我們的生活何嘗有過須臾分離?曾有美食家斷言,世界上最難吃的菜就是沒放鹽的菜。缺少了氯化鈉的生活不光滋味寡淡,還會造成人體電解質平衡紊亂,給生命帶來種種危害。鹽不僅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在國計民生中亦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其消耗量還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今天的中國,幾乎已經不再有人關心鹽的那些事,諸如人類從什麼時候、通過什麼方式來獲取鹽,古代鹽的生産、流通、消費,以及鹽對人類社會發展所起的作用等。然而在歐洲,自從20世紀初法國發掘了一批古代制鹽遺存後,鹽業考古就開始進入學界、乃至社會的視野,并逐漸發展成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的考古熱點,且延續至今。
從中國的情況看,鹽業遺存幾乎都集中在文明的初興之地、人文的茂發之域,可見人與鹽的關系非同小可,甚至可以決定一地之昌盛與否。例如,集中在三峽一帶的先秦井礦鹽遺址、散落在山西的湖鹽遺址,以及《華陽國志·巴志》中記載的蜀郡守李冰主持建設的蜀中鹽井和明人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描述的江蘇淮揚一帶的“大曬鹽”等。古代中國的海岸線和今天固然不是一回事兒,但海鹽大多産于齊魯(山東)、吳越(江浙)等東部沿海地帶,這些地區的發展無一不領先于當地,首重經濟。
二
公元前222年,秦将王翦、王贲父子橫渡長江,一舉滅楚,平定江南。嬴政歸并天下後,随即以始皇之名啟動一項影響巨大的國體改革,即廢封建、立郡縣,把周王朝按照血緣分封出去的土地,借設立郡縣的名義又收了回來。秦王朝以獨裁為綱,實行中央集權,建立郡、縣兩級行政機構,形成中央→郡→縣的集權體制。在吳越故地新設會稽郡,置郡府于吳(今蘇州),下轄二十四縣,其管轄的地盤大緻為今江蘇省的長江以南,以及上海、浙江、安徽與之相鄰的一部分。
會稽郡所轄之東南沿海一帶,與其他地區有所不同,除了産鹽,别無更多優勢可言,重鹽多堿的土地上長不出莊稼,農耕技術遠比中原落後,唯以白花花的鹽粒子傲視群雄。司馬遷在《史記》中描述,吳楚“地方數千裡”“東海煮水為鹽”(見《史記·淮南王列傳》),主要指的就是會稽郡轄境内的杭州灣北岸地區,含今天的上海奉賢、金山和浙江的海鹽等區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大自然賦予人類先民最重要的生存智慧。此地“海濱廣斥,鹽田相望”,民衆“煮海水為鹽,以故無賦,國用富澆”(見班固《漢書·地理志》)。
帶凸木頭柱子的鹽湖
因為制鹽而得到免征賦役的權利,吳郡富甲一方。可見制鹽業之于當地的國計民生是多麼的重要。然而,吳王濞(劉邦的哥哥劉仲的兒子)因此而嘚瑟得很。為防止自己的封國被削奪,策謀造反,裹挾楚、齊、趙等封國的大王,聚衆起事,發起反叛中央政府的“七國之亂”。結果“正月起兵,三月皆破”,最後“卒亡其本”(見司馬遷《史記·吳王濞列傳》)。
秦漢遙遠,那個年代識文斷字的人本來就少,能夠苦熬成儒的更少,結果還都被嬴政坑殺了,書也被他燒毀了,文明于是被腰斬。隻有手持刀戟斧钺的陳(勝)吳(廣)劉(邦)項(羽),以及“七國之亂”這樣的大事,才能在曆史的回音壁上撞出一點點聲響,蹭出一溜火星,散落在歲月的故道上,其餘的,随古迹的湮滅而湮滅,庶幾無存。
三
自古以來,以鹽業生産的原料來源計,可分海鹽、湖鹽、井鹽和礦鹽四大類,不僅中國,全世界皆然。
先秦和西漢時期,今上海地界已成陸的部分地塊均治于會稽郡下轄的海鹽縣。古時候的海鹽縣,轄境遠比今天浙江省境内的同名縣域寬廣得多,并非同一概念。今日之海鹽縣,僅是古海鹽南面的一小部分屬境而己。古海鹽縣大緻呈從東北向西南方向展開的格局,現在上海的金山是它的核心地區。漢武帝時,為反擊匈奴等少數民族對邊疆各地的殺掠騷擾,朝廷不斷擴軍,導緻軍費劇增,财政吃緊。為确保進項,掌管财稅的大臣、搜粟都尉桑弘羊建議,對鹽、鐵之類關乎國計民生的資源性經濟實行官營,以确保财源。武帝聞言大喜,随即下令,将鹽業收攏,歸官方壟斷,集權掌控。其具體的體制性建構,據《漢書·地理志》記載,便是在全國範圍内設置了35個“鹽官”,作為制鹽業的官方管理機構。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江以南的廣大沿海地區,設置鹽官的隻有會稽郡的古海鹽一個縣。按照《後漢書·百官志》的說法,這叫“郡縣出鹽多者置鹽官,主鹽稅”。也就是說,隻有産量特别高、稅銀特别豐厚的郡縣才會設置鹽官,其他則不然。朝廷也是需要計較行政成本的,賠本的買賣不幹。到了元代,由于“國之所資,其利最廣者莫如鹽”(見《元史》卷94《食貨志》),政府對鹽業的依賴更是達到了須臾不可或缺的程度,對海鹽生産實行更為嚴格的管理,實施所謂的“團煎法”,在主要海鹽産區,“并運場,毀運竈,立團煎煮,外立團軍巡緝”,實行高度集中管理,嚴密鹽場組織,使竈戶産鹽盡歸官收,防止私鹽走漏。由此可見,不但杭州灣北岸的廣大地區在古代時即因特産而置海鹽為縣名,而且其發達的制鹽業還為壯大曆代國力做出過突出貢獻。
不獨金山,杭州灣北岸的上海南彙(今屬浦東)、奉賢等地,也曾是古代中國重要的海鹽産地,其清晰的曆史符号留存至今。例如,南彙境内的大團、奉賢境内的四團、川沙境内的六團,以及鹽倉鎮、三竈港、四竈港等,這些乍一聽來仿佛軍事單位的地名,實際上跟舞刀弄槍不搭界,而是古代人對下沙鹽場下設的團、竈等生産單位的稱謂,因襲延用,一直持續至今。
說制鹽和軍事完全沒關系倒也未必,隐隐綽綽間,我們總能察見兩者的某些黏連。元末著名的起義軍将領張士誠就是鹽民出身,因為忍受不了鹽霸、鹽警的欺淩,與同為鹽民的弟弟張士義、張士德、張士信及李伯升等18人率鹽丁起兵反元,史稱“十八條扁擔起義”。還有,明代初葉崛起的全國四大衛之一——金山衛,就是在原華亭縣小官鹽場(又名“橫浦鹽場”)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軍事堡壘,統領7個千戶所,勢勁力強。斯時鹽業乃朝廷重要的财賦來源,因而戒備森嚴,實行準軍事化管理。
鹽民張士誠墓
說來有趣,史上縱橫元末明初的著名詩人楊維桢,就曾當過會稽郡錢清鹽場的“司令”,雖然彼司令非此司令,不是什麼軍職,然而發号施令的權威性倒也大抵不差。
鹽民張士誠為什麼要造反,無非一個“窮”、一個“苦”,官逼民反,不得不反。欲窺其斑,且讓我們讀一讀前鹽場司令楊維桢的一首名世之作《賣鹽婦》:“賣鹽婦,百結青裙走風雨。雨花灑鹽鹽作鹵,背負空筐淚如縷。三日破铛無粟煮,老姑饑寒更愁苦……”
四
下沙,方位名詞,多用于水流波浪沖刷堆積而成的沙土質地塊,全國叫“下沙”的不止一處。隻要有被稱為“下沙”的地界,必然還會有上沙。那麼,上海地區的上沙在哪兒?不遠,指的就是崇明島,典型的沖積型沙洲。與之對應,廣義上的下沙指的便是浦東原南彙地區。建立在下沙地上的下沙鹽場一度曾南鄰奉賢、北迄寶山,占據浙西百裡海岸的廣袤地域,先後曾隸屬海鹽、華亭、上海、南彙諸縣。元代下沙鹽場的場使陳椿,在其編著的《熬波圖》序言中,對下沙曾作如下描述:浙之西、華亭東百裡實為下沙。濱大海,枕黃浦,距大塘,襟帶吳淞,揚子二江,直走東南皆斥鹵之地,煮海作鹽,其來尚矣。
古代采鹽場景
上海東南沿海地區從唐末錢镠建吳越國開始,即有煮海制鹽之業,錢镠曾征發民工開挖西起黃浦江、東至下沙的鹽鐵塘,以運鹽鐵。唐代詩人呂渭曾雲:“江南仲冬天,紫蔗節如鞭。海将鹽作雪,出用火耕田。”将當時的煮海熬波,比作了以火耕田。視大海為東南沿海的漠漠田畝。
南宋建炎年間(1127-1130年),官府設立下沙鹽監,下沙地一帶被辟為鹽場。以後,随着成陸面積的逐漸擴大,鹽區一步步東移擴大,至元代及明初而臻鼎盛,集華亭五場之勝,除下沙鹽場外,還有青村、袁埠、浦東、橫浦( 原南跄)四大鹽場,分布于南彙濱海。其中,下沙的規模、産量、質量、稅額均居華亭五場之首。元代時年産量達5680噸,執浙西所屬27鹽場之牛耳,兩浙鹽運使司因此将松江分司的官衙設置于此。
鹽場的生産單位分場、團、竈三級。“團”是鹽場的主要産鹽單位,大緻相當于今天的生産車間吧,每團占地十幾或幾十畝,面積不等。海灘上經曝曬濃縮的海水結晶為鹽鹵,以車船分裝,由水路、陸路運送到各團,上竈燒煮,所謂“煮海熬波”。因為利厚,當時海鹽走私猖獗,所以鹽場在各團壘築土牆,派官兵把守,鹽工們輕易不得逾牆而出,既防堵了外盜,也嚴控了内賊,一舉兩得。每團均有大尺度的鐵鍋,鍋壁厚達6.7~10厘米,口徑大小不一,大至20多平方米,小至幾平方米。竈頭一旦點火,必須日夜不息,連續熬煮。熬煮一鍋鹽稱為“一盤”,晝夜不懈,24小時可煮6盤。大鍋出鹽一盤約300千克,小盤100~150千克不等。“竈”是團下面的“竈座”,他們沒有大盤,隻有小盤,産量低,分散在一條條竈港邊上,定量派給他們鹽鹵,定量上交所煮之鹽,嚴防私鹽販賣。
當時下沙鹽場共有新舊8個分場、27個團,每團下置2~3個竈座,每竈下轄竈戶四五抑或10多家;一個竈的人數不多,竈戶類似小包工頭,手下有幾個或十幾個竈丁;鹽場依竈座位置開鑿運鹽河,作為鹽船進出通道。距今大約900年前,浦東今日的新場鎮是當時南彙下沙鹽場的頭場,時名“石筍裡”。石筍裡毗鄰大海,遍地蘆蕩,當地俗稱“蕩田”。蕩田地勢低窪,重度鹽堿化,無法耕作,卻宜制鹽,于是斫蘆為柴,煮海熬波,是上海地區最早的産鹽地。元代以後,原設下沙鎮的鹽場場部搬遷到新場,石筍裡就此易名“新場”。近年來,新場鎮為招徕旅遊,又重新祭起了制鹽的大旗,一進入該鎮停車場便可見一面石壁高聳,上镌四個隸體大字:煮海熬波。
浦東新區新場鎮
1386年(明洪武十九年),為抵禦倭寇,在裡護塘海堤一側,原下沙鹽場三團所在地,修築起南彙城,設立守禦南彙嘴中後千戶所,屬金山衛管轄。
延至明末清初,由于海灘繼續向東延展,昔日的近海已變身為長江口的灘塗,東奔而來的滔滔淡水一天天喧賓奪主,不斷稀釋着海水中鹽的含量,于稀釋到難以制鹽,海上鹽業遂步入末路,無以為繼。
煮海熬波,手段原始,但氣勢逼人。不能不說,正是緣于這樣一股由大海賦予的氣勢,上海地區的經濟發展自古以來便呈現出一個重要特征,即對當時的國家經濟命脈舉足輕重,有突出的支撐作用,這一特征保持并且一直延續至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