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最新的生态環境監測工作

最新的生态環境監測工作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8-06 09:01:41

最新的生态環境監測工作?作者: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站長兼黨委副書記 陳善榮,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最新的生态環境監測工作?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最新的生态環境監測工作(敢于擔當勇于創新)1

最新的生态環境監測工作

作者: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站長兼黨委副書記 陳善榮

近期,生态環境部領導在調研、考察和座談時,對進一步加強生态環境監測工作作出一系列指示,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以下簡稱總站)領導班子第一時間組織全體幹部職工認真學習領會,開展青年幹部專題交流會、部分省市監測站座談會并召開班子會、黨委(擴大)會深入研究讨論,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和方向,系統謀劃深化監測改革、推動事業發展的思路措施。

堅持以生态文明思想統領生态環境監測各項工作

把深入學習貫徹生态文明思想作為長期重要的政治任務。将生态文明思想作為政治信仰,堅持原原本本學、全面系統學、及時跟進學、結合實踐學。将對監測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中央深化監測改革的決策部署作為生态文明思想在監測領域的具體要求,堅決扛起統一監測評估職責,敢于擔當、勇于創新,努力開創全國生态環境監測工作新局面。将生态環境部領導貫徹生态文明思想、加強監測工作的指示作為當前重點任務,深入基層摸清實情,及時掌握動态,不斷豐富完善“五統一、一加強”整體布局,在指導監測垂直改革、厘清中央和地方事權、編制“十四五”規劃等工作中精準施策、有的放矢。

把生态文明思想作為指導監測事業發展的科學方法。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系統方法論,着力構建天地一體、涵蓋環境要素、生态結構、生态功能、生态紅線,整合共享中科院、國家林草局等部門的綜合評估與考核體系,加快推進傳統環境監測向生态環境監測轉變。全面貫徹《生态環境監測規劃綱要(2020-2035)》和《關于推進生态環境監測體系與監測能力現代化的若幹意見》,加快實現規模化監測向高質量監測的新跨越。開門編好“十四五”規劃,加快構建監測大格局、大平台、大體系。配合制定《生态環境監測條例》,進一步推動完善生态環境監測制度體系。堅持全國“一盤棋”、上下“一條龍”、天地“一體化”,發揮總站“技術抓總”作用,加強與兄弟單位、地方監測站的溝通,建立健全強有力的推進機制。

把落實中央深化監測改革文件的成效作為生态文明思想的實踐成果。配合财政部開展監測事權上收後的國家網運維管理績效評估,争取作為優秀項目案例向全國人大彙報。承擔中國工程院高端智庫項目,對中央印發的監測網絡建設方案、提高監測數據質量等改革文件實施情況開展專題評估。加強指導,确保地方監測垂改取得實效。抓好巡視問題整改,全面查找在貫徹落實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方面的差距和短闆,分解任務、壓實責任、取得實效。

堅持以支撐“三個治污”為核心,科學謀劃“十四五”監測事業發展

落實“監測先行”要求,在支撐管理上做到未雨綢缪。網絡先行,完成“十四五”國家空氣、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點位調整,提早啟動“十四五”考核排名數據積累工作,加快協調推進地下水監測網絡建設。指标先行,落實PM2.5與O3協同防控部署,加快完善環境空氣VOCs、甲烷和CO2監測指标體系。技術先行,加強先進監測技術儲備,提前布局環境質量預報預警、應急監測支援體系、水生态系統監測評價體系和土壤監測技術體系。研究先行,緊盯國際前沿開展PM1、甲烷等新型污染物與前體物識别、人為活動生态效應、健康風險研判等研究性監測。

落實“監測靈敏”要求,在科學管控上做到快速響應。融合應用自動在線監測、移動監測等技術手段,強化高光譜、環境DNA等新型感知技術,提升發現問題的及時性和敏銳性。提高快速、便攜化監測技術水平,結合AI智能識别方法,構建多源數據分析系統,精準研判污染成因并鎖定源頭。加快完善應急監測工具箱,強化應急監測能力建設。

落實“監測準确”要求,在數據質量上做到穩定可靠。将“五個精準”貫穿監測業務體系全過程,狠抓國家網數據質量不放松。開展運維單位星級評定、積分管理、信用評價、黑白名單管理,構建激勵和懲戒相結合的行業機制。完善國家網三級質控體系,融合區塊鍊、物聯網等新技術,确保對監測活動過程和要素全覆蓋。加強環境監測量值溯源,開展計量标準器具與标準物質研發,确保量值統一。形成“寬進嚴出”的監測标準管理機制,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标準制修訂,實現數據可比。

落實“高水平發展”要求,實現規模化監測向高質量監測的新跨越。圍繞污染成因和變化趨勢,開展點位優化、組分分析等,及時掌握污染傳輸影響及規律。以“自動為主、手工為輔”為原則,加快建設适用于國家考核的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與評價體系。深化部門合作,加快構建生态監測體系,拓展社會、經濟、資源等因素綜合分析。

堅持以搭建生态環境智慧監測平台為抓手,加快提升監測體系和監測能力現代化水平

确立統一設計、分散部署的平台建設理念。在生态環境監測大數據平台建設上,強化架構和标準的總體設計,為集成各級各類數據夯實基礎。發揮地方和部門的積極性,建立完善監測數據集成共享機制,加強大數據關聯分析,實現監測監管有效聯動。

強化以高性能集群技術應用為重點的業務支撐能力。深入開展臭氧污染過程與預測預報結果比對分析,不斷提高臭氧預報精準度。運用5G、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強化監測數據深度挖掘能力。運用機器人寫作、人機交互等方式,大幅度提高數據分析和信息反饋效率。

建設面向生态環境管理的決策支持系統。結合環境質量目标管理、污染防治等需求,在數據挖掘、綜合分析中做到“五個精準”,推進監測體系向精細化發展。

搭建親民、便民、惠民的可視化展示窗口。切實踐行“監測為民、為民監測”要求,不斷豐富人民群衆關心、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内容,運用人工智能、虛拟現實等技術,為社會公衆提供更加人性化、更加友好的監測産品。

堅持以深化生态環境監測改革為契機,加快總站研究型單位建設

明确研究型單位發展定位。設立研究型單位建設方案專項研究工作組,站在推進生态文明建設的新需求上研究總站研究型單位的發展定位,加快推動總站由業務驅動為主的技術型單位向創新驅動為主的研究型單位轉變,從國内領先向國際一流的監測機構邁進。

确立研究型單位主攻方向。跟蹤關注監測技術在國内外的發展現狀和最新趨勢,研究生态環境智慧監測體系建設過程中的核心技術問題,如高質量監測評估體系、高水平監測技術體系等。

統籌研究型單位的組織體系。建立以總站為龍頭,聯合地方監測站系統、科研院所、科技企業共同參與的生态環境監測協同創新機制。集聚優勢資源建立高水平科學家團隊,全面加強國家層面技術研究能力。

謀劃研究型單位的前瞻布局。采取央地合作方式,在雄安建設生态環境智慧監測研究院,在南京形成長江經濟帶水質監測質控和應急技術研究中心,在深圳加快發展南方質控技術研究創新中心,同時在濟南探索籌建監測大數據應用研究中心,在重慶探索籌建農村生态與土壤監測技術研究中心,共同推動生态環境監測創新體系發展。

創新研究型單位的激勵保障機制。進一步完善科學家團隊設置、大項目引領等配套制度辦法,持續激發科研人員幹事熱情和創新活力。

堅持以打造生态環保鐵軍先鋒隊為根本,持續推進監測領域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圍繞“政治強”,開展理論武裝行動。通過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等多種形式,定期召開輔導座談會,切實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推動工作。

圍繞“本領高”,開展能力提升行動。加快推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強化培訓體系和平台建設,通過技能比武、輪崗鍛煉等多種方式,幫助幹部盡快彌補弱項、補齊短闆,全面提高能力。

圍繞“作風硬”,開展問題整治行動。嚴肅黨内政治生活,強化對監測領域重大工程、重點環節和關鍵崗位監管,不斷完善權力運行監控機制,着力營造“不敢圍、不想圍”的親清站企關系。大力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突出學風建設典型引領,加快形成幹事創業、奮發進取的良好氛圍。

圍繞“敢擔當”,開展明責盡責行動。結合總站“三定”和崗位職責要求,将具體責任細化到每名幹部職工。發揮“關鍵少數”頭雁效應。

圍繞“三個特别”,開展創先争優行動。深入開展黨員先鋒崗創建活動,經常性開展談心談話,鼓勵引導幹部職工立足崗位、善于鑽研、攻堅克難。結合考核評先評優,大力宣傳推廣先進典型,使廣大幹部職工學有榜樣、趕有目标。

來源: 中國環境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