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是。
下面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20年前的一個午夜,建築系館燈火通明,那是《新建築》住宅設計競賽的截稿前夜,專教裡彌漫着緊張的趕圖氣氛。
忽然,角落裡傳來了一片歡聲笑語,是四位一年級學生——小衛、小何、小羅、小多(姑且這麼叫他們)。他們終于完成了合作作品,互相慶賀着。當時,已經是淩晨2點。
“太好了,居然沒用整晚搭這個模型。”
“可以提前回宿舍了,明天早上,哦,不,是今天上午8點見!”
正說着,走到系館門口,他們都傻眼了。原來門外早已銀裝素裹,積雪已達半個膝蓋。雖然停車場近在眼前,但是車和路都積了厚厚的雪,似乎開車回寝室已經變得不太現實。因為建築系沒有專門的學生宿舍,學生們大多住在校區周邊的居民區裡,離系館很遠。
“公交沒有了,走回去也得1個小時,還是在系館裡過夜吧!”小衛提議到。
雖然有些無奈,但大家早就對這樣的情況習以為常。于是,大夥兒再度回到系館一樓樓梯底下的沙發角,發現早有四、五位同學睡在那兒,“好吧,看來我們還是回到專教去,在桌上趴一會兒了。”
由于經費的原因,建築系一直沒有為學生修建學生宿舍。學校并不願意為一個小系專門投入資金興建一棟公寓,開發商也不願投資這種不盈利項目。因此,雖然建築系的學生經常熬夜畫圖,确實非常需要一個便利的學生公寓,但這個學生公寓計劃一拖再拖。
四位年青人又回到了專教,有人趴桌上,有人趴睡袋。雖然很疲憊,但剛趕完圖的興奮勁兒還是沒有過去,他們海聊了起來。
“如果有一天,我們今天的設計能夠真得變成我們系的學生公寓就好了。”
“是啊,這很有可能,而且便宜、節能、可操作。”
他們聊得正是剛剛寄出的競賽項目,一種高度預制的可移動建築模型。
第二年春天,結果公布,他們的設計獲得了入圍獎。那一夜,他們興奮狂歡,喝酒、吹牛、撸串,從天南聊到海北,直到每個人都爛醉如泥。青春永遠有耗不完的體力,聊不完的故事。
他們成了建築系的風雲人物。
5年後,畢業了,他們合夥開了一家工作室。除了小衛全職打理工作室事務,小何、小羅和小多都留校任教了。就像大多數初創事務所一樣,他們的工作室沒有太多活,參加過許多競賽,真正建成的隻有幾個小項目。
他們做了無數方案。每做一個方案,他們都會給方案标記數字。
1号、2号、3号......200号......在幾百個方案中,隻有78号,108号,127号,205号真正建成了。
這是第78号住宅 2001-2002設計建成。
這是第108号住宅 2001-2002設計建成。
這是第127号住宅 2003-2005設計建成。
這是第205号住宅 2006-2007設計建成。
後來他們都結婚生娃,每天送孩子、接孩子、買菜、做飯,工作室寡淡經營。
為了評職稱,他們不得不忙着發paper,找項目。
或許,在一個城市、一份工作、一種狀态待久了,每個人都變得越來越庸常。小衛、小何、小羅、小多不經意間變成了老衛、老何、老羅、老多,18歲轉眼變成38歲的中年,皺紋和白發已爬上眉梢和鬓角,誰還懷念,那些年意氣風發的少年。
一天, 老何興奮得跑到辦公室,“還記得我們大一時聊的嗎?現在機會來了。”
20年後,建築系學生公寓的計劃終于啟動。學校發起了公開競賽:建造預算(包括裝修)每平米低于900歐元(約6400元人民币),這個預算已經讓大多設計師望而卻步了。
執行力超強的四人組立刻聯系擅長建築環境設計和項目管理的D事務所,快速組建一個設計團隊。他們的目标是用最快的速度制造最低成本的學生公寓。
當其他設計團隊還在讨論形式感和圖紙表達的時候,他們已經找到了當地最大的建造商S工程公司,但現實情況比想象的更糟,他們帶來的設計模型,像個雄心勃勃的學生作業,成了紙上談兵的廢品。
“推倒重來?” 所有的人決心一緻,這一次,他們決定一開始就要和建造商的工程師一起設計。建造商給他們介紹了所有的預制建築技術和産品,他們到工廠,了解幾乎每一個預制産品構件,把一個預制建築單元拆了裝,裝了拆,隻為了解到每一個可能影響設計的細節。
辦公室的模型間,摞滿了各種模型和草圖,四位設計師和合作者們,不停的比對電子模型,從陽光初照讨論到午夜。一個符合預期的原型,終于在無數個覆滅的嘗試中出現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的方案中标了:
兩組平行的公寓樓、預制公寓單元、一片頂棚、一個寬敞的中庭,通過工業化的快速安裝,在高密度的集合居住社區中,提供盡可能的空間靈活性和社交空間。
為了最大限度的節省了項目造價,他們利用天然地形,一層可以由從坡底進入,二層由坡頂進入,省卻了樓梯間、電梯間的成本,把走廊和樓梯空間減少了50%,大大提高得房率。
他們設計的預制公寓單元,無需分裝,所需的固定裝置也很少,安裝的時候,内部已經完成了基本的裝修,所以,飾面和安裝成本也省了。
他們還給中庭加了一個屋頂,屋頂有通風口,根據溫差可以調控開合。
夏天的時候,室内通過空調出的冷氣流通到中庭,熱空氣從屋頂通氣口溢出。這樣中庭的溫度也非常得舒适,避免了公寓房間與室外環境的熱交換。
冬天的時候,室内通過空調出的暖氣餘氣流通到中庭
屋頂的通風口關閉,這樣中庭就形成一個溫室了,溫度非常适宜,但也避免了公寓房間與室外冷空氣的熱交換。有了這樣一個調節溫度的中間地帶,未來花在空調能耗上的成本也被節約下來。
接下來就是細化公寓平面。但是他們并不打算一開始就着手布置。每平米900歐元(約6400元人民币)的造價,工程經驗告訴他們,開始需要确定兩件事。第一件大事,室内最好可裸裝,不設吊頂;
第二件大事,房間内不設豎向管道井,所有室内空間都是使用空間。在這兩個條件下考慮,關于房間的布置思路就很清晰了。豎向管道井外翻室外,暴露在外,不做更多裝修,便于檢修。那麼需要接到管井的衛生間和廚房操作台必須均貼靠外牆的管道井。
整個房間需要滿足的空間使用要求有:衛生間、廚房操作台、餐廳、起居空間、工作空間和卧室。所以最經濟的方法是,将衛生間、西式廚房操作台、空調系統都集中在一端,就像在房間箱體中插入一個盒子。
每個單元需要滿足單人居住、以及雙人居住的要求,他們試着想象單人居住的情況,和雙人居住的情況,把所有可能的家具布置方式都想了一遍。确定5米X 10米的最緊湊房間模數。
公寓模塊确定,10米的進深,需要最大限度的采光,因此單元的兩側都設置了大采光窗,連門也是落地窗門。
接下來,細化管線綜合,管線集中在通道下
細化單元住宅公寓的管井布置
房間内不做二次裝修,電線沿踢腳線布置
廚房操作台也作了進一步的細化,洗手台、電磁爐、垃圾處理器、吸排油煙機,細緻考慮所有設備的位置。
1年的方案推敲和彙報緊鑼密鼓,終于一切準備就緒。他們把方案交給S工程公司做廠方施工圖,并複核造價。
然而這時,系裡卻忽然叫停項目。
由于政府财政經費的原因,這筆預算被大大的縮減。也就是說項目面臨的狀況是無限拖期。當聽到這個消息,四個人都沉默了。
從2008年開始的金融危機已經蔓延全球,國家财政預算受到極大影響大量的萎縮。對于這場經濟危機的影響到底何時停止,誰的心裡都沒有答案。
“我覺得這個項目可能會就這樣一直停下去。”
“不能這麼就放棄了,這不是一個委托,這是我們20年前的夢想。”
“我們能做什麼呢?” “既然校方不能支持這項工程了,我們去遊說捐助?”
四位中年人誰都不願意輕易放棄,他們決定要用盡全力,實現這個20年前的夢想。這一刻,他們仿佛又回到了從前。
“當你為一件事情用盡全力,事情終有轉機”,整個建築系的學生都表示支持,幫助他們宣傳。更喜人的是,項目的工程公司S決定直接資助這個項目,并把項目作為公司研發的新産品樣闆。
終于,項目再次啟動。
2010年10月,平整土地,預埋預制基礎、排水溝、設備、雨水和灰水筒。
同時,7月底,工廠開工預制公寓模塊,在混凝土箱體兩側安裝保溫材料、鋼龍骨、安裝防風膜。
預制廚房設備系統、用酚醛闆做家具、安裝木框門窗、内立面為酚醛木膠闆。
預制衛生間模塊。
技術工人在安裝管道
預制廚房、衛生間設備系統嵌入模塊
背立面為幹挂鍍鋅闆飾面材料,安裝木框門窗
成型模塊内部
10月8日,将所有模塊運載到基地附近
平均3分鐘安裝固定一個公寓模塊,實際搭建時間僅為9天。
庭院種植本地的植物,下埋蓄水筒,所有灌溉用水來自雨水收集系統和灰水。結合衛生間的節水設施,總共可減少40%的用水量。
在外牆外側的檢修道安裝鐵絲網,未來植物會攀爬上去,形成植物牆,在夏天的時候形成隔熱層。
幾乎所有的部件都是可拆除,重新利用。
唯一遺憾的是,由于預算的原因,中庭的屋頂沒有實現。他們為它預留了安裝位置,期待未來能籌措到資金再實現。
2011年項目完工。工程總建築面積3101平方米,總造價2784739歐元(不到2000萬人民币)。
同學們入住了。親手在院子裡種上自己喜歡的植物。
平時可以在公共客廳裡集會讨論
一側走道成了公共洗衣間
庭院乒乓球台一應俱全
偶爾還可以在院子裡曬太陽
公寓的入口還有門禁,保障安全
這是雙人間
這是單人間
今年夏天,院子裡的植被已長得郁郁蔥蔥
二層的入口
鐵絲網上已經爬滿了植物,為房間遮蔭避暑
盡端的公共洗衣機間外也已爬滿了植物。
從二樓的走道向院子眺望,滿眼生機盎然
一樓的院子沐浴在陽光中
老衛、老何、老羅、老多,站在走廊上,和煦的暖陽照進庭院裡,看到學生們在樓下嬉鬧,耳邊響起自行車的刹車聲,一位同學把車停靠在扶手上。
“嘿,這不就是我們20年前的故事闆麼?”
“老男孩”們微笑不語。
老衛、老何、老羅、老多就是H建築事務所的創始人David Lorente, Josep Ricart, Xavier Ros, Roger Tudó,這就是瓦勒斯高等技術學校57套學生公寓的故事。
今年,他們的作品被發表在《ELcroquis建築素描》的第181期。其中最新一棟建築的标号是第1101号。
攝于初創時
攝于2015年
建築師是令人絕望的職業嗎?
從來都不是
文/jiani 圖片來自ELcroquis 181
附一位中國留學生讀者在這個學校的感受:在這裡住了半年,看着一條條單線的施工圖都有發自心底的親切!每天早上,若是不挂窗簾,陽光就會從大玻璃窗直接曬到臉上,而旁晚的時候陽光又好暖,讓室内的混凝土牆與地面變得柔和細膩。我總會把襯衫直接晾在窗外的鐵絲網上,一天就幹,随風搖曳,離得老遠望過來就分辨得出自己住在哪個窗口。室内的衛生間都是模塊化的一整件塞進來,洗手池坐便器和地面頂棚全都連在一起,但是這裡絲毫沒有模塊化的冰冷,整個屋子裡院子裡都充滿生活氣息。屋内屋外都是極簡主義風格,當然,遇上我們幾個中國人,再極簡也是完蛋的節奏。住在這裡的大多是希臘、葡萄牙等國的學生,或者巴斯克地區、巴倫西亞地區的學生,大家生活氛圍相當友好,會在中庭的院子裡打乒乓球,每家都能在帶有落地窗的門口望見對面的房間裡面,大家如果不是晚上拉窗簾,就會把對方看的清清楚楚,還會隔着院子分别在自己房間裡相互揮手。巴倫西亞的女孩子在這裡第一次教會了我做西班牙海鮮飯paella,我們來自各國的學生還會湊在别人的房間裡一起用聽不懂的加泰羅尼亞語玩狼人殺,大家會相互推薦本國的旅行攻略,繪制成分析圖,内容都是海邊、山頂、大郊外的建築大師們的作品。這棟剛進來覺得不起眼的二層小房子,住上一陣子,每一個小拐角、小細節都十分熟悉,在我們這些嘴黑眼刁的建築師心中,這棟房子原來恰到好處地有着這麼多設計的講究。
細部之美015丨ETSAV學生公寓施工圖剖面大樣(橫屏觀看)
原作者:AC建築創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