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比老子哪個優秀一些?廈門 尤德才中華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就在于《易經》的哲學思想博大精深《易經》是中華哲學和中華文化的源泉和根本,自古以來即素有“群經之首、百家之宗”的美譽不去研究或了解《易經》,不僅很難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會對孔子和中華文化看法難免有偏頗,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孔子比老子哪個優秀一些?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廈門 尤德才
中華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就在于《易經》的哲學思想博大精深。《易經》是中華哲學和中華文化的源泉和根本,自古以來即素有“群經之首、百家之宗”的美譽。不去研究或了解《易經》,不僅很難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會對孔子和中華文化看法難免有偏頗。
《易經》中的“元”與老子的“道”;《易經》中的“履”卦闡述“揣摩别人心思”的縱橫家思想,蘇秦張儀已到了“視履考祥”的最高境界;《易經》中心的“中孚”,外圓而内方,物極必反在大多數卦都透着這樣的思想,成就儒家仁義德之“中庸”之道;《易經》中的“噬磕”卦透露着法家中“沒有法律不行,嚴刑酷法也不可取”。德為萬法之本,商鞅變法沒錯,錯在蔑視儒家的仁義道德,相信“霸道之說”和“帝王之術”,刻薄寡恩,玩權弄術。即商鞅之所以作法自斃,車裂五馬分屍的終極原因是立信、立法、立威有餘,而立德不足。
影響世界十大思想家排名,老子卻排在孔子後面,并不代表老子思想比孔子思想不重要。“道德”互為一體,道還排首位。道和德實為一個不可分開的整體,道盛則德昌,德厚則道隆。道之不存,德何以安?所以道德實為一體。孔子重乾道講人道,老子重坤道講天道,都在講“道”。
老子的思想偏重《易經》的陰陽之“道”的哲學思想。孔子偏重《易經》卦象之“器”的“德”方面,講仁、義、禮,重人倫道德等人道。老子: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可見,老子的思想比孔子思想更高深。
老子的《道德經》僅次于中華哲學之根的《易經》,是中華哲學最高端。對《易經》的陰陽之“道”的哲學思想加以展開闡述,追問的是哲學終極問題。對“道”認識所到達的哲學高度至今沒人能企及,啟發成就孔子的中庸和諧之道等學說,這是孔子欽佩和拜老子為師的重要原因。老子和孔子兩位智者常被人們認為是中華文明的共同的代言人。老子代表中華哲學,孔子代表中華文化。但孔子比老子更偉大。
為什麼孔子比老子更偉大?
一、 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道是無法用語方表達,境界太高,無形的東西不易理解。孔子教人入世,“德”或“器”就容易表達和理解。如孔子的《論語》開頭就告訴你“做人要快樂”,孔子儒家思想的精髓(諸如和而不同、仁、義、禮、智、信、勇、忠、孝、慈、中庸、和為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等道德倫理背後,隐含的價值取向是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并成為指導性的原則。比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道德經》更容易理解、體會、接受和實踐。
而且,孔子“知行合一”和“知行并進”,知其不可而為之,轟轟烈烈的教育活動和政治活動,投入社會實踐。相對老子不帶徒弟,不走“入世”的路線角度看,孔子更偉大。所以,也被後人稱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比老子更偉大不是指學問高深,而是指人格方面。
二、孔子最偉大之處就是把《易經》從一本用來占蔔算卦的書,上升為世界觀,認識論,方法論的高度。為什麼《歸藏易》沒有流傳好?《連山易》已經完全失傳了?隻有這個《周易》一直流傳到如今?主要原因還是孔子為《易經》做了《十翼》(也稱《易傳》)安上翅膀,從而使周易成為一部思想深邃的人生哲理和哲學著作,列群經之首成為中華文化的活水源頭。也就是《易經》原本是中國人的宇宙觀,在周文王以後轉向人類社會學,以卦辭.爻辭解釋社會現象,孔子把《易經》上升為一部思想深邃的人生哲理和文化哲學著作。孔子比老子更偉大是指對中華文化文明的貢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