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伊春市文旅融合

伊春市文旅融合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11:39:37

伊春市文旅融合?9月,天高雲淡,彩雲嶺下,2000多畝萬壽菊競相開放,秋日的陽光灑在橙色花海上,像一幅恬靜的田園山水畫,而這怡人的風景,展現的就是寶清縣小城子鎮太平村,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伊春市文旅融合?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伊春市文旅融合(雙鴨山文旅融合)1

伊春市文旅融合

9月,天高雲淡,彩雲嶺下,2000多畝萬壽菊競相開放,秋日的陽光灑在橙色花海上,像一幅恬靜的田園山水畫,而這怡人的風景,展現的就是寶清縣小城子鎮太平村。

春有映山紅、夏有赤芍、秋有萬壽菊,近年來,寶清縣小城子鎮太平村大力發展“花經濟”,成為遠近聞名的“花村”。“亦花亦藥,壯觀得很!”頭腦靈光的太平村村民通過種花調整産業結構,同時結合彩雲嶺沿線旅遊經濟,開展無公害蔬菜、瓜果采摘園、笨養家禽、農家樂等個體經營項目,火了旅遊,也帶富了鄉親。

太平村的鄉村旅遊和鄉村經濟齊頭并進,讓人們看到了生态與經濟、精神文明共同發展的鄉村新貌。這也成為雙鴨山市文旅融合發展的一個典型案例。

三村上榜

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8月24日,農業農村部官網發布2022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公示名單,饒河縣西林子鄉小南河村榜上有名,這是雙鴨山市繼寶清縣小城子鎮太平村和饒河縣四排鄉四排赫哲族村先後成功上榜後,再次有鄉村入選。

小南河村位于饒河縣西林子鄉,自然和曆史文化資源非常豐富,有一山(大頂子山)、兩河(兩條山泉河)、一江(烏蘇裡江),地域特色明顯。2015年,小南河村開始打造鄉村民俗攝影旅遊基地,通過旅遊與産業相互促動的模式,以“回歸、回憶、綠色、休閑、體驗”為主題,依托大頂子山的曆史和傳奇,融合特有的地域、民族文化特色,打造獨一無二的“大頂子山下民俗第一村”。 同時發展鄉村特色産業,開辦了小南河辣椒廠。近年已累計接待遊客5萬餘人,旅遊和辣椒醬等農産品營業收入500餘萬元。

現今,小南河村靠走文旅融合的道路從一個貧困村變成一個全國關注的地方,實現了脫貧“摘帽”,走上了緻富之路。

雙鴨山市還重點打造集賢華平綠香園智能溫室大棚、友誼美蘭莊生态園、寶清小城子鎮彩雲嶺、饒河四排鄉赫哲族風情園、小南河村紅色旅遊等休閑農業景點,形成了回歸田園體驗遊、中俄邊境風情體驗遊、特色鄉村休閑遊等精品線路。目前,全市休閑農業經營主體達到274個,實現營業收入近7000萬元。

近年來,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雙鴨山市堅持把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作為發展三産融合、促進農業增效、實現農民增收和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注重将人與自然、旅遊風光與農業景觀、生态美景與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加快推進農旅融合,積極拓展農業功能,延長農業産業鍊條,使休閑觀光農業整體發展态勢良好。如今,現代田園風光不僅吸引了一批批觀光遊客,也為“多彩雙鴨山”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轉化優勢

持續做大做強文旅産業

雙鴨山市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資源和厚重的曆史文化積澱,如何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持續做大做強文旅産業,讓其發揮出最大效益,一直是雙鴨山市不斷探索和追求的目标。

堅持政府主導,把旅遊産業“管起來”。強化頂層設計,着力解決“不系統”問題。雙鴨山市立足當前、着眼長遠,注重發揮規劃的産業引領作用,先後完成了《雙鴨山市全域旅遊發展規劃》《雙鴨山市全域自駕遊體系規劃》編制。明确責任、細化分工,全面推進規劃實施,讓旅遊産業步入從傳統觀光、休閑度假向全空間、全要素轉變的發展軌道。細化部門分工,着力解決“不協同”問題。先後建立了全市旅遊工作聯席會議、冰雪産業發展聯席會議、旅遊質量監督聯席會議等制度,形成多部門參與、協同推動的發展态勢。

突出精品定位,把旅遊産品“提起來”。相繼建成四個縣的房車自駕車營地,聖潔搖籃山全季旅遊等6個全域旅遊規劃項目近期正在建設。克服财力緊張、投入不足等困難,持續補短闆,先後在重點旅遊線路沿線設立105塊旅遊标識牌,新建改建标準化旅遊廁所60餘座,3A級以上景區實現重點區域Wi-Fi覆蓋。

注重内外聯動,讓旅遊營銷“活起來”。通過征集、篩選确定的旅遊形象标識及廣告語,在北京、石家莊、上海、蘇州、佛山等地舉辦的雙鴨山專場旅遊推介活動中得到集中展示。市委宣傳部牽頭創作歌曲《多彩雙鴨山》,助推雙鴨山旅遊形象推廣。推出“遊東極、賞濕地、體驗神奇北大荒”精品線路,策劃舉辦“雙鴨山人遊雙鴨山”、賞花節等活動。

堅持管服結合,讓旅遊環境“優起來”。通過舉辦雙鴨山市旅遊行業放心消費示範單位評選活動,11家旅遊企業獲得旅遊行業放心消費示範單位稱号。推進旅行社規範化管理,簽署旅行社信用承諾書34份。設立50萬元旅遊誠信基金,投放96塊旅遊投訴先賠付标識牌,旅遊投訴舉報電話整合到12345市長熱線,做出“投訴先賠付、放心遊龍江”承諾。

雙鴨山市充分将自然環境資源和曆史文化積澱疊加成文旅融合發展優勢,成功推動全市文化旅遊業步入轉型升級、加速發展的新階段。

深挖資源

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徑

日前,以“多彩雙鴨山·魅力寶清城”為主題的雙鴨山市文化旅遊産業暨四大新經濟發展大會精彩啟幕。這是一次全面叫響“多彩雙鴨山”品牌的重要盛會,也成為雙鴨山市以文旅産業為突破口,把四大新經濟做為高質量發展核心,加快推動經濟動能轉換和發展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節點。

近年來,雙鴨山市堅持生态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把文旅産業作為戰略性主導産業加以培育,充分依托“好山、好水、好風光、好文化”,深度挖掘旅遊資源,着力為全省文化旅遊融合創新發展探索新路徑、新做法。

抓開發,完善産業體系,着力建設旅遊項目。鼓勵各類旅遊要素進入市場,深度開發旅遊資源。抓好省市兩級關于冰雪經濟發展、産業招商、引客入省(市)等政策措施的兌現,鼓勵、引導域内旅遊企業擴大規模、做大做強。大力發展青山國家森林公園、七星河濕地、聖潔搖籃山公園等重點景區的森林康養、濕地避暑、界江風情等旅遊精品。

抓推介,擴大市場營銷,豐富營銷方式。利用濕地觀鳥節、冬捕節等節事活動,聚人氣、促消費。開展雙鴨山十大美食、十大美景評選及旅遊紀念品大賽等活動。豐富客源市場。堅持“走出去、請進來”,開展客源市場精準營銷,在後疫情時代背景下,聚焦周邊、周末市場持續力,做強周邊遊;充分釋放高鐵的經濟拉動效應,做大跨省入市遊;發揮饒河口岸優勢,做活對俄邊境遊。

抓融合,促進産業協同深化文旅融合發展。策劃舉辦“優秀非遺項目展演”“非遺進校園”等活動。用好區域文旅資源,深入挖掘特色手工藝及文創産品,開展特色商品進景區活動,激發市場活力,推動文化遺産“活起來”“火起來”。深化冰雪産業發展,策劃舉辦國際冬泳邀請賽、冰雪汽車拉力賽等品牌賽事活動。建設“冰雪 溫泉”特色旅遊度假綜合體,推動冰雪“冷資源”“熱起來”。持續抓好國家級、省級鄉村旅遊重點村、國家級鄉村旅遊重點鄉鎮創建。推進精品民宿建設,積極參與全省民宿評選活動。

大美、好客的雙鴨山正敞開臂膀,歡迎四海賓朋來這裡走一走、看一看、住一住,共同親近不一樣的山水,體驗不一樣的風情,收獲不一樣的快樂。(楊軍 記者 潘宏宇)

來源: 黑龍江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