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為什麼電影裡的反面角色,常常會吸引到無數的粉絲?為什麼壞壞的男人總能撩撥少女心?
比如《蝙蝠俠》的小醜,比如《沉默的羔羊》的漢尼拔。
答案是:因為我們都是普通人。
沉淪于邪惡的魅力,不過是對超越平庸生活的渴望。
電影《沉默的羔羊》雖然隻有兩小時,卻是我們普通人少有的,能滿足我們對超越平庸生活渴望的烏托邦。
很多人,正是由于對現實生活的殘酷感到無奈,才渴望在虛幻世界裡找到心靈的安慰。
1. 犯罪美學家漢尼拔·萊克特(Hannibal·lecter)漢尼拔·萊克特(Hannibal·lecter),名與食人者Cannibal 近似,而姓氏 Lecter卻意為“教堂中的讀經人”。
食人者的獸性與醫者的神性在他的身體裡共存。
矛盾與複雜,在他身上碰撞出了詭異的美感。
這位恐怖的“人魔”,出身于貴族家庭,在被捕前還是一名精神科與心理學的雙料博士。
不僅博學多廣,而且審美高雅,在精通古典音樂、文學、藝術、天文地理等同時,他對美食和衣着更是十分講究,生活潔淨、優雅、精緻。
平日裡待人溫文儒雅,可背地裡,他利用絕對的理智與高智商站在人類看不見的高處,将陰影籠罩在人們潛意識世界的上空,不動聲色地操控人心。
他捕食同類,卻又專挑罪大惡極之徒,比如性侵男童的變态富豪梅森,比如潛規則不成就在背後捅刀子的警局領導克勞福,還有在獄中折磨他、刁難女主角的心理醫生奇頓。
出獄後,漢尼拔細嚼慢咽地品嘗了他們,舉止優雅得如同古堡裡的吸血鬼貴族一樣。與其說他是一位博學儒雅的醫學博士,不如說他本質上是一位殘暴又高貴的犯罪藝術家。
可是,這樣的他,居然被“馴服”了,他愛上了FBI的女探員史達琳。
而且,更讓觀衆心動的是,漢尼拔在越獄後并沒有立刻前去尋找史達琳,而是将他對史達琳的愛,隐忍成一片心底的月光。
因為正邪不兩立,他不忍心給成為警長後的史達琳添麻煩。
這樣的反派系癡情男主,很難不讓人為之心動。
加上《沉默的羔羊》是部彪榜影史的心理片,有大量觀點鏡頭,能夠強烈地将觀衆帶入到角色的位置,讓觀衆在不知不覺中被漢尼拔·萊克特博士的魅力所吸引。
甚至在觀影結束後,還不能完全擺脫電影的情感影響。
人們無法自拔地沉淪于邪惡的魅力,甚至想和魔鬼共舞。
有的人感覺自己仿佛愛上了漢尼拔,有的人甚至渴望成為漢尼拔。
因為我們在“漢尼拔們”的故事裡,感受到了一個無人可以将我們主宰,甚至是我們主宰他人的“人生”。
而對于女性觀衆來說,漢尼拔的意義還不止如此。
2. 白與黑的正面交鋒:類似的心魔,讓彼此惺惺相惜《沉默的羔羊》整個故事世界,是圍繞主人公史達琳的心結而發生的。
十歲那一年,史達琳失去了唯一的親人,她的父親。
她被寄養到了經營農場的親戚家,因為不忍心看到剛出生的小羊羔被宰殺,就私自打開了羊圈,并抱起了最幼小的那隻,她逃離了農場。
農場主報了警,她眼睜睜地看着小羊羔被送回屠宰場。
從此,這份無力感化為了史達琳的自我厭惡。
懷着自我厭惡活下去,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件艱難的事。哪怕成年後的她成長為一名警校的優秀學員,可精神世界卻永遠停留在十歲那年。
直到,她被領導安排為誘餌前去“色誘”漢尼拔,換取一樁連環殺人案的兇手心理畫像。
巧合的是,她不知道眼前的這個食人魔博士,也有一個跟她類似的心魔。他們的心魔,都是童年時面對人類暴行的無力感,和對失去一切的恐懼與焦慮。
失去父親的史達琳,眼睜睜看着跟自己命運相似的羔羊任由人類宰割。 在戰亂中失去家人的漢尼拔,無力地看着妹妹被殘暴的士兵們分食,自己也下意識跟着吃了妹妹的屍體。
直到多年過去,一隻追求自我救贖的沉默羔羊,作為誘餌被投放到魔鬼的地盤。
漢尼拔在囚籠中遇到了史達琳。
第一次,史達琳擺出學生般求教的姿态,巧妙地利用了漢尼拔作為“高處存在者”的控制欲望。
然而漢尼拔一眼就看出了她的小心機。
一個沒有男性那樣強壯體魄的年輕女子,不僅孤身前來拜訪怪物,居然還想試圖“馴服”他。漢尼拔被史達琳逗樂了。
第二次,史達琳破解了他的字謎,走入了象征他内心世界的倉庫。他開始向史達琳訴說對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景觀”的渴望。
漢尼拔是一個食人魔,史達琳本是他的獵物,可四次心理上的交鋒,使他由衷地欣賞史達琳的才幹,并成為了她的心理醫生和破案導師。
而學費必須是她心中最深處的秘密來交換。史達琳為了得到拯救人質的線索,不得不把“自己的内心”交出來。
食人博士要求的代價,為什麼如此奇怪?
3.愛情偉大之因:它讓你遇到一個人,看到她/他,就像看到自己法國精神學家拉康提出過一個“鏡像”理論,人們隻有通過鏡子才能看清自己是誰。因為在鏡子裡,我們能被看見,我們能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但人們不可能永遠記得自己是誰,因為人會在道路上迷失,會逐漸忘記對自己本身的感知, 所以需要通過建立關系來認識自己,通過别人來認識自己。
沒有人比精神和心理雙博士的漢尼拔更清楚,他一直渴望着能擁有一個獨屬于自己的景觀。
所以他以殺人案兇手的線索為誘餌,一步步探索史達林的内心世界,正如他和史達琳第二次會面中所訴求的,他希望能離開這個封閉的牢籠,渴求能有一個真實的能夠看見的景觀。
這個“景觀”其實就是史達琳心靈的窗戶。
于是,第三次,漢尼拔要求史達琳用自己更深層次的心理資料,交換解救人質的線索。
史達琳再一次交出了“自己”。
本來,漢尼拔被關在大廳中央的鐵籠,通過第四次交鋒他感到可以馴服控制史達琳了。
然而,在史達琳内心最最深處的精神世界裡,他看見了自己,看見了當年那個在二戰中面對家人被殺害,妹妹被分食但無能為力的小男孩。
殺人時心率不超84的漢尼拔,此時卻流下了淚水。
本來,他們從一開始,就是一場馴服與被馴服的戰争,可我們誰也沒有預料到,最後被馴服的猛獸,居然是漢尼拔。
食人魔愛上了懷抱羔羊的小女孩。
正如波德萊爾的詩:“明與暗面面相對,一顆心成了自己的鏡子!又亮又黑的真理之井裡,顫抖着一顆蒼白的星。”
我現在有窗戶了。獵戶星座此時已出現在地平線上,它的附近是木星,2000年之前再也不會有比這更燦爛的時刻。(我不打算告訴你現在是幾點,那星有多高。)但我希望你也能看到它。我們所看到的星星是一樣的。克拉麗絲。 —— 漢尼拔·萊克特【紅龍】
4.愛情背後,其實是一場女性發現自我、證明自我的旅程
史達琳解救受害者的過程,并不隻有單純的正義,更深的原因是她想戰勝心魔的渴望。
《沉默的羔羊》之下,其實是一場女性發現自我、證明自我的旅程。
而漢尼拔,這位關在囚籠中的心理學博士,則成了照亮史達琳“自我”的指明燈。
他幫助史達琳完成對童年心靈創傷的修補,指引她走向自我救贖。
在這一過程中的四次心靈交鋒,漢尼拔看到了史達琳的靈魂深處,他被她的勇敢、正直且純粹的善良所打動,也讓他也看到了自我的救贖之光。
優秀的愛情故事之所以能恒久打動人心,不是沒有原因的。
故事藝術家們在編織“愛情”的同時,也将“心靈之鏡”安在了男主角的目光中,當每一位故事的讀者将自己的感情投射到女主身上時,她們就可以在男女主角的故事中感同身受,在他人的感情經曆裡看見了“自己”。
即使不能,也至少可以撫慰人心。
曾經,有幾個對“為什麼喜歡看霸道總裁小說”的回答,火遍了全網。
“因為我的青春太安靜,我想看看别人的青春中明目張膽的偏愛。”
“因為那書中的愛情幹淨到極緻,愛到極緻,因為那樣的愛情我羨慕不來,因為我羨慕書中明目張膽的偏愛和那可以為了彼此不要命的奔赴。”
因為書中的人物是我心裡的光,溫柔了我的整個歲月,也讓我對這個虛僞的世界有了幻想。
小說裡的愛情要麼幹淨到極緻,要麼偏執到極緻,小說裡的人都很長情。
這些回答同樣可以解決文章開頭的那個問題:為什麼我們會沉淪于邪惡的魅力?為什麼女性會喜歡壞男人?
因為我在現實裡無法得到的美好,小說能恰到好處地滿足。
5.人人都想擺脫生活平庸的沼澤,哪怕隻有一小片刻生活有時候就像原始叢林,不能輕易地發出刺耳的聲音,不能随意順着心中的黑暗作出破壞規則的行為,否則我們也不知道會吸引什麼怪物前來,将我們吞噬。
所以,在人情世故中我們小心翼翼,掐死任何會讓我們在人際關系中撕破臉皮的萌芽。
甚至,我們會覺得任何對周圍人攻擊性的表達都是不對,都是陰暗的。
成年人有很多無奈,我們不是不敢直截了當地表達心中的不滿,而是不能。
可有時候,我們又不甘心就這麼平凡下去,做一個庸庸碌碌的普通人。
久而久之,人生中種種的不甘心,化成了一隻無名的惡獸蟄伏在人心深出。
這就是我們喜歡漢尼拔、小醜等反派角色的真正原因,我們能通過這些富有魅力的陰暗家獲得一個情感宣洩口,來抒發我們被壓抑的負面情緒。
所以,我們會對這些邪惡的壞人産生“貪”念,希望自己也能成為他們,成為如他們般淩駕于權力規則之上的存在。
同時,我們也會在如史達琳一般的正面人物身上,投射我們内心反抗不公世界的真實願望和證明自我的渴望。
對于女性觀衆更是如此,她們會愛上漢尼拔們,想要如女主角一般“訓服”漢尼拔,一方面是希望也有一個人不僅能夠發現自己獨一無二的美好品質,還能理解并撫慰自己内心深處的傷痛。
通過他的目光,證明“自我”的獨特,通過他的專情,深刻地确認“自我”的存在。
但,你凝視深淵的同時,深淵也在凝視着你。
喜歡邪惡、崇拜邪惡,沒什麼不好,也沒必要感到羞愧。
人類隻有正視自己,真誠地擁抱原始的獸性與無明,才能成就一個更好的“自我”。
正如榮格所說,“一個人不是通過想象光明的形象而變得開明,而是通過使黑暗變得有意識而得到啟示。”
在黑暗中與心魔同行時,别忘了緊緊抓住手中的燭光,否則你就是在喂養惡魔。
願我們每個人終能戰勝心魔。
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