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史圖館專欄約稿,僅代表作者觀點,與史圖館立場無關。
提起環首刀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大名鼎鼎的漢環刀,不過要追尋環首刀源流的話,就會發現她的曆史比我們想象的要久遠的多。
環首刀即刀首呈環狀的刀,古人将刀柄末端稱為刀首,故環首刀也可以稱作環柄刀。刀首環的功能是防止脫手,亦可用絲繩将刀環與手腕綁起來,在脫手後可以迅速找回。現在已知最古老的環首刀是陝西神木石峁遺址(龍山文化中晚期到夏代早期)出土的環首銅刀(刀範也一并出土)距今已有四千餘年。
石峁遺址刀範
商周時期
最早環刀應該是用來刮削竹簡和裁裂布帛的,即書刀與帛刀。據《周禮·考工記》:“築氏為削, 長尺博寸, 合六而成規”可知為了增強其刮削能力,也是為了使用方便,周人将書刀做出了外張的弧度,而帛刀則應是内彎的。出色的特性使其在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以至于齊、燕、中山甚至匈奴都将貨币鑄成環首刀樣。此時的主要格鬥兵器是劍,由于青銅武器質地較脆無法做得很長,也不利于劈砍,隻能直刺,所以“戟拘其頸,劍承其心”,“曲刃鈎之,直兵推之”正是這一時期戰鬥的真實寫照。
戰國晚期-西漢初期
到了戰國時期,冶金和鍛造工藝的提高,使得劍的長度幾乎比春秋之初延長了一倍,而冶鐵工藝的逐步成熟也給了環首刀一次新生。1965年燕下都戰國墓出土了一柄殘長30公分的鐵制環首刀,1982年在湖北出土了一件全長77公分的鐵質環首刀,由此可知環首刀在戰國末期就開始轉向軍用,但環刀仍然無法撼動長劍在單兵武器中主導地位。此時人們使用的多是一、二尺長的短刀,據《釋名》:“短刀曰拍髀,帶時拍髀旁也。又曰露拍, 言露見也。佩刀,在佩旁之刀也”,秦漢之時的這種佩刀多是直刃短環刀,其既可以用作自衛武器,也可以當作日常生活用品。
如《漢書·蘇武傳》:‘屈節辱命, 雖生,何面目以歸漢’, 引佩刀自刺。這裡的佩刀就應是短環刀。又如《漢書·李陵傳》:“陵居谷中, 虜在山上, 四面射矢如雨下。漢軍南行未至鞮汗山, 百五十萬矢皆盡。即棄車去, 士尚三千餘人。徒斬車輻而持之, 軍吏持尺刀抵山入陿谷。”西漢的軍官們在最後時刻用來與匈奴人短兵相接的就是一尺長的短刀(漢代一尺約23公分)。而秦漢時期刀筆吏的“刀”也應是這種短刀。
商代三凸鈕環首刀
周代環刀
齊明刀(戰國貨币)
西漢中晚期
在居延簡中記載了一樁案件:“迺今月三日壬寅,居延長安亭長王闳、闳子男同、攻虜亭長趙常及客民趙闳、笵翕等五人俱亡,皆共盜官兵,臧千錢以上,帶大刀、劍及铍各一,又持錐、小尺白刀、箴各一,蘭越甲渠當曲隧塞,從河水中天田出。”從中可以看出,在西漢末期軍隊中仍裝備長劍,但此時對于軍人尤其是騎兵來說,大刀的地位已是不可動搖的了(漢代的大刀是指長度在三尺、四尺、五尺及五尺以上的環首長刀),得益于炒鋼技術的出現(把生鐵加熱到熔化或基本熔化之後,在熔爐中加以攪拌,借空氣中的氧把生鐵中所含的碳氧化掉,從而得到鋼),這種煉鋼技術的應用很快使得鋼刀成為戰場上的主流,此時環首刀的長度普遍在100公分左右,即四尺刀或五尺刀(漢代一尺約23公分),如程莊三九号新莽時期墓, 出土鐵刀長100.4厘米。(簡文中的白刀,即是帛刀)
【在這裡我想在多說一句,簡文中的天田,是指在哨所和邊境地帶人為鋪設的沙地,漢代的戍卒們不僅要看守烽火台和應對匈奴人的騷擾,還需要定期對天田進行維護,細心的用耙子将沙地抹平。當有人越境襲擊或逃亡投敵,他們就會在天田上留下腳印,而定時帶隊巡邏的漢軍候長就會發現有人越境。在居延漢簡中有許多關于在某某天田處有人越境的報告。這種方法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在使用,邊防戰士會通過留在迹檢帶上的腳印,來判斷越境者的人數、身高、體重、運動方向以此實施抓捕。】
巫山土城坡漢墓環首鐵刀,全長20.4公分
東漢三國
東漢時期百煉鋼的工藝大規模的應用在環刀的制作上。山東臨沂蒼山的一柄東漢鐵環刀, 全長115.5厘米, 刀身寬3厘米, 刀背厚1厘米, 環首呈橢圓形。其上有銘文“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卅涷大刀吉羊”(這個丙午日是鍛造刀劍的好日子),其中“卅涷”是指三十煉。制作百煉鋼的基本方法是将炒鋼産品反複加熱、折疊鍛打。漢朝時将折疊鍛打稱為“辟”或“潄”,“潄”常簡寫作“湅”,通過反複加熱、折疊鍛打鍛造出的兵器内部組織更加緻密,各部分碳含量趨于一緻,性能比炒鋼更好。東漢時“卅湅”、“五十湅”成為工藝标準,鋼鐵産量增多,并開始進行複合鍛造的嘗試,長刀在戰争以及人們日常生活的地位也越來越高,逐漸将劍排擠出了主流。
據《後漢書·輿服志下》:“佩刀, 乗輿黃金通身貂錯, 半鲛魚鱗, 金漆錯, 雌黃室, 五色罽隠室華。諸侯王黃金錯, 環挾半鲛, 黒室。公卿百官皆純黒, 不半鲛。小黃門雌黃室, 中黃門朱室, 童子皆虎爪文, 虎贲黃室虎文, 其将白虎文, 皆以白珠鲛為镖口之飾。乗輿者加翡翠山, 纡嬰其側。”可知此時環刀已經開始漸漸取代佩劍的地位,也有了顯示身份的功能。
而在三國時期,佩刀幾乎是必然選擇。《三國志》:(孫)權拔刀斫前奏案曰:“諸将吏敢複有言當迎操者,與此案同!”《三國志》:卓謂紹曰:“豎子!天下事豈不決我?我今為之,誰敢不從?爾謂董卓刀為不利乎!”(袁)紹曰:“天下健者,豈唯董公?”引佩刀橫揖而出。由此可知漢末三國時期人們普遍佩環首刀。
而《藝文類聚·蒲元傳》中的記載則更具傳奇色彩:“君性多奇思,於斜谷,為諸葛亮鑄刀三千口,刀成,自言漢水鈍弱,不任淬用,蜀江爽烈,是謂大金之元精,天分其野,乃命人於成都取江水,君以淬刀,言雜涪水,不可用,取水者捍言不雜,君以刀畫水,言雜八升,取水者叩頭雲,於涪津覆水,遂以涪水八升益之。以竹筒内鐵珠滿中,舉刀斷之,應手虛落,因曰神刀。今屈耳環者,乃是其遺範。”不難從中可以窺知時人對于寶刀的熱愛。
出土漢末三國時期的環刀往往長度很可觀,如長沙金盆嶺三号東漢墓出土大刀, 長128.5厘米;南京大光路孫吳薛秋墓出土環首刀, 長120厘米;巫山土城坡墓地東漢墓出土大刀,長113厘米;現在已知的最長的環首刀長146公分,為三國時期鍛造。不過現在所見的長度超過100公分的長刀應是步兵所持,畢竟蒙古馬的平均肩高約130公分,騎兵用刀太長的話會磕到地面。
漢代環首刀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時期環首刀依然是主流,《晉書·世宗景帝傳》載,李豐因不滿司馬氏專權,預謀以夏侯玄代司馬師輔政,結果:“帝密知之,使舍人王羨以車迎豐。豐見迫,随羨而至,帝數之。豐知禍及,因肆惡言。帝怒,遣勇士以刀镮築殺之”。可見刀環的分量不輕,強調了配重的功能。這就是魏晉南北朝環刀形制改變的趨勢:刀身減短,刀刃加厚,出現了切刃造;刀環擴大并下垂,護手加長,刀尖向背部收攏,更有利于破甲與騎戰。
此時的環首刀當然也有加長型的,《宋書·武帝紀》載:“三月戊午朔,遇吳甫之于江乘。甫之,玄骁将也,其兵甚銳。高祖躬執長刀,大呼以沖之,衆皆披靡,即斬甫之。”《晉書·載記第三》:“安與壯士十餘騎于陝中格戰,安左手奮七尺大刀, 右手執丈八蛇矛,近交則刀矛俱發,辄害五六;遠則雙帶鞬服,左右馳射而走”,而考古發掘中也出土了許多五尺刀(南朝一尺24.5公分,北朝一尺29.6公分)。
南北朝時最有名的刀匠是北齊的道士綦毋懷文,其在制刀時使用了灌鋼法,将生鐵和熟鐵配合在一起加熱,生鐵熔點較低,融化後“灌”入熟鐵之中,使熟鐵滲碳成鋼,“懷文造宿鐵刀,其法,燒生鐵精以重柔铤,數宿則成剛。以柔鐵為刀脊,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斬甲過三十劄。”《北史·藝術上》。此外,綦毋懷文還在刀刃處使用鋼,可以堅硬、鋒利,刀身使用熟鐵(以柔鐵為刀脊),可以保證刀的韌性,然後通過貼鋼法兩部分鍛焊在一起,就成為了一口完整的刀。
北朝環刀
(未完待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