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抗疫精神要怎麼宣傳

抗疫精神要怎麼宣傳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19 11:21:48

抗疫精神要怎麼宣傳?“剛剛已經拿到了健康包,是用一份人民日報包着的,打開健康包,裡面是一盒連花清瘟膠囊和20個口罩……”近日,在“抖音”上,一段小視頻火了一位在意大利米蘭的中國留學生,曬出了收到中國駐意大利大使館發的健康包,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抗疫精神要怎麼宣傳?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抗疫精神要怎麼宣傳(抗疫語言傳遞強大精神力量)1

抗疫精神要怎麼宣傳

“剛剛已經拿到了健康包,是用一份人民日報包着的,打開健康包,裡面是一盒連花清瘟膠囊和20個口罩……”近日,在“抖音”上,一段小視頻火了。一位在意大利米蘭的中國留學生,曬出了收到中國駐意大利大使館發的健康包。

這份特殊的關懷,是用人民日報海外版包裹着的。平日裡,人民日報海外版是海外遊子的一封家書,關鍵時刻成為留學生的健康包。用這份報紙包裹的禮包裡,除了抗疫物資外,還有一張紙條,上面用毛筆寫着:“細理遊子緒,菰米似故鄉”。這其實是一句改編的詩,源自唐代詩人沈韬文的一首殘詩《遊西湖》:“菰米蘋花似故鄉。不是不歸歸未得,好風明月一思量。”

抗疫過程中,類似這樣通過話語溫暖人心的例子不勝枚舉。在肆虐全球的疫情面前,語言成為一種特殊的工具,它傳遞着力量,傳遞着溫暖,成為抗疫精神的載體。背後的故事,則充滿了文化含量。

經典詩詞章句富含濃情厚誼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2月上旬,在向中國捐助抗疫物資時,日本湖北總商會、日本京都府鶴舞市、日本富山縣等協會或政府部門捐贈的物資箱上印的古詩火了。

典雅的中國古詩,附在捐贈給中國的抗疫物資上,這一舉動迅速引起中國人民的強烈共鳴。

中國逐漸控制住了疫情,而全球疫情卻不斷蔓延,此時,中國人民向世界各國伸出了援手。這份善意也随着援助物資漂洋過海,跨越國界。一句詩歌,寥寥數語,傳遞人們守望相助、共渡難關的愛心。

3月18日,中國向法國提供的醫療物資援助運抵巴黎戴高樂機場。物資外包裝上的圖案是一枚由中國篆刻藝術家設計的紅色印章:寓意美好的鳳凰和象征和平的鴿子飛翔在空,北京天壇和巴黎鐵塔相互輝映。印章中央刻了兩句話,一句是“千裡同好,堅于金石”,出自三國蜀漢學者、經學大家谯周的《谯子·齊交》,意思是,“交對了朋友,即使相隔千裡也能同心相印,情誼比金石更加堅實”;另一句是法國大文豪雨果的名言,“Unis nous vaincrons”,意為“團結定能勝利”。

貼上像這樣能讓雙方共鳴的話語,在中國對外捐贈抗疫物資時已成為主流。

中國捐贈給伊朗的抗疫物資上,用兩國語言分别寫了兩句話。一句是“伊朗加油!中國加油!”;另外一句“亞當子孫皆兄弟,兄弟猶如手足親”,出自古代波斯詩人薩迪的《薔薇園》,這首詩充滿了人道主義精神,借此詩句來形容中伊關系再恰當不過了。

中國捐贈給塞爾維亞的物資上,寫了“鐵杆朋友,風雨同行”,寓意兩國之間守望相助的情誼。

中國捐贈給德國的物資上,寫了“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這是一句德國諺語,在這裡是形容中德兩國人民悠久的交往曆史和深厚友誼。中國國内疫情最嚴峻時,德國第一時間伸出援手,如今中國投桃報李,與全球人民同舟共濟、共抗疫情。

中國捐贈給比利時的物資上,用中文、法語和荷蘭語寫了“團結就是力量”,這是刻在比利時國徽上的一句箴言。此刻,“團結”就是最可貴的力量。

中國捐贈給意大利的物資上,寫了一句“雲海蕩朝日,春色任天涯”,出自晚明文學家李日華贈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窦的詩。

事實上,不隻國家層面送出去的捐贈物資如此,在民間捐贈給各國的物資上,也寫着很多溫暖人心的詩詞、典故等。

比如馬雲公益基金會和阿裡巴巴公益基金會在送給日本的物資上,寫了“青山一道,同擔風雨”,化用唐代詩人王昌齡的《送柴侍禦》,表達兩國同舟共濟、患難與共的情誼;給韓國送的物資上,寫了“山水之鄰”四個大字,寓意中韓兩國一衣帶水,風雨同舟;給伊朗的物資上,寫了“萬裡尚為鄰,相扶無遠近”,這是改用了唐代詩人張九齡《送韋城李少府》中“相知無遠近,萬裡尚為鄰”一句,意指全球共同攜手抗擊疫情;給意大利送的物資上,寫了意大利歌劇《圖蘭朵》中一句詠歎調歌詞,“消失吧,黑夜!黎明時我們将獲勝!”;送給泰國的物資上,用了一句寓意團結的泰國諺語,翻譯則用了《周易·系辭上》裡的“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比喻隻要兩個人一條心,就能發揮很大力量。

因其巧妙,這些詞章通常一語勝千言。

現代話語充滿磅礴感人力量

“武漢不愧為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不愧為英雄的人民,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都為你們而感動、而贊歎!黨和人民感謝武漢人民!”3月10日,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這句動情的感慨,給了武漢人民以極大的激勵。“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就此成為讓武漢倍感驕傲的稱号。

同樣是在這次講話中,一句“武漢人喜歡吃活魚,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多組織供應”,感動了無數武漢人。很快,有關部門組織起運輸網絡,活魚上了武漢人民的餐桌。抗疫再苦,溫暖的鼓勵也能讓武漢人民繼續堅強下去。

話語能給人力量,能給人信心。疫情中,很多讓人記得住、傳得開的話語,在群衆中傳播開來。簡單直接的語言,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句“武漢加油”,貼在了從世界各地運往武漢的物資上,貼在了武漢大街小巷,寫在了許多支援湖北醫療隊員的防護服上,寫在了網友們為武漢加油的無數條微博、朋友圈短文裡……簡單,卻充滿力量。

一句“現在開始每個人都是‘戰士’,你在家裡不是隔離,是在戰鬥啊!”,全網刷屏。上海醫療救治組專家、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這句簡單的話,鼓舞着群衆配合好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隔離措施,通過社區防控這個戰場,戰勝疫情。

一句“謝謝你,為我們拼過命”,讓支援湖北的29個省區市、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軍隊的醫療隊隊員們淚流滿面。3月17日,在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返程之際,武漢市文旅局官方微信推出了精心設計的32張海報,向340多支醫療隊共42000餘名醫護人員以及無數湖北醫務工作者緻敬。這組海報,得到了網友刷屏轉發。

“疫情暴發以來,各種‘硬核’‘土味’标語掀起網絡熱議,鄉村裡的‘喇叭喊話’小視頻被網友頻繁轉發。”華南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巫喜麗認為,疫情發生以來,形式多樣的抗疫語言體現了人民群衆對語言文字的創新運用。“少吃一頓飯,親情不會淡”“老實在家防感染,丈人來了也得攆”等“土味”标語用老百姓熟悉的“人情味”,提醒疫情防控容不得絲毫馬虎。

除此之外,語言還成為抗疫中重要的武器。

2月上旬,教育部指導北京語言大學、武漢大學等單位,成立了40餘人的“戰疫語言服務團”,根據語料庫統計和醫用場景調研,遴選了156個詞和75個短句,完成了武漢、襄陽、宜昌、黃石、荊州、鄂州、孝感、黃岡、鹹甯9市的方言和普通話對齊音頻,制作發布了《抗擊疫情湖北方言通》的微信版、網絡版。随後,這個服務團推出在線電話服務系統、融媒體口袋書、即時翻譯軟件、視頻軟件等載體,為抗擊疫情的醫護人員及相關群體提供多維度的語言服務。

而面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日趨嚴重新形勢,北京語言大學語言資源高精尖創新中心緊急研發《疫情防控外語通》,為留學生和外籍人士提供疫情防控和治療方面語言服務。相關翻譯軟件也為有關人士及時提供着幫助。

話語背後是共同的抗疫精神

從春節以來,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康震一直在用毛筆抄錄中華經典詩文,然後發在朋友圈和微博上,每日一首,為大家加油鼓勁。

康震總結,從經典詩詞中我們可以汲取共克時艱的精神力量。他總結為4點:必勝的信念和信心,是我們能夠共克時艱、打赢疫情防控這場硬仗的重要前提;戰鬥到底的頑強意志,是我們能夠共克時艱、打赢疫情防控這場硬仗的精神動力;團結友愛、守望相助的手足情懷,是我們能夠共克時艱、打赢疫情防控這場硬仗的情感依托;積極的精神、樂觀的心态、從容的氣度,是我們能夠共克時艱、打赢疫情防控這場硬仗的心理基石。

康震同時認為,在目前大家衆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形勢下,表達決心、壯志,用更簡明、更有力、更直接、更貼近廣大老百姓的語言方式,可能更為适宜。

總有一句話,讓人淚流滿面。“兒自領命,無一日不着白衣,無一日不在前線,施針藥,救死傷,施我所學,冀有所得,不敢半點兒戲,不敢一絲懈怠,惟望不負二老所囑,醫院所托,國家所命。”近日,一封寫于2月13日的家書公之于衆,寫信人是湖南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趙春光,收信人是他的父母。

總有一句話,讓人感慨萬千。“記得那時,我很想念他,就偷偷地給他打了一個視頻電話……電話那頭的人我卻不認識,一個人厚厚地被包在防護服裡,大大的護目鏡讓我看不出他的臉……” 3月28日晚,一篇10歲孩子的作文《“戰鬥”的爸爸》刷屏朋友圈。那天晚上,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城中路派出所民警何學忠工作後回到家中,在檢查兒子作業時看到了這篇作文。

總有一句話,讓人充滿勇氣。“這是戰場,我們的戰場,我們上陣理所當然。”武漢市中心醫院疼痛科主任蔡毅,因在朋友圈和微博上發的多篇戰疫手記而廣受關注。從1月27日帶隊接管醫院發熱二病區到2月17日被組織安排輪崗休息,他在抗疫一線連續奮戰了20多天。但說起這樣的經曆,蔡毅卻總是說:“我們怕了、退了,武漢怎麼辦?”“為什麼我們還在堅守?為什麼還有那麼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外地醫療隊戰友?……其實沒有為什麼,因為我們都知道該這麼做,都想這麼做。”

總有一句話,讓人心存感激。“危難中你逆流而上,是偉大的英雄,你将我們患者的需求當作自己的需要,将心比心的善良令人動容,也因為你,在這座方方正正的抗疫堡壘裡,我感受到了家的溫馨。”2月19日,在武漢江漢方艙醫院支援的貴州省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王永豔收到了患者小馮寫給她的感謝信。像這樣來自患者真誠的感謝,成為抗疫中一種特别普遍的存在,最終成為白衣天使們寶貴的精神财富。

正是在這樣的話語中,我們不斷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而最終,我們一定會在堅定的話語支持中,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勝利。這,是精神的力量。

千言萬語都化成了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的那句話——“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武漢必勝!湖北必勝!全國必勝!”

劉少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