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龍羽電線怎麼樣?每經記者:郭榮村 每經實習記者:陳浩 每經編輯:湯輝,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金龍羽電線怎麼樣?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每經記者:郭榮村 每經實習記者:陳浩 每經編輯:湯輝
8月16日晚間,金龍羽(002882,SZ)收到深交所關注函,被要求補充說明公司此前披露的3億元投資資金拟投入的具體項目、支付條件及支付進度安排,以及是否存在“蹭熱點”炒作股價的情形。
此前的8月11日晚間,金龍羽發布公告披露,公司全資子公司惠州市金龍羽電纜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電纜實業)與重慶錦添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錦添翼公司)簽署了《關于共同開發固态電池相關技術及産業化的框架協議》(下稱《框架協議》),電纜實業拟在五年内投入不超過3億元與錦添翼公司共同進行固态電池及其關鍵材料相關技術的研發,并推動研究成果産業化。
記者注意到,金龍羽此前的主營業務為電線電纜的生産與銷售,此番跨界投資熱門的固态電池賽道,也被質疑有“蹭熱點”之嫌。在披露投資事項後,此前股價低迷的金龍羽連收3個漲停闆。今日(8月17日)早間開盤,金龍羽再次漲停并保持到收盤。
金龍羽8月11日發布的公告顯示,本次交易對手方錦添翼公司為李新祿100%持股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時間為2021年3月31日,錦添翼公司今後将作為李新祿團隊核心技術人員的持股平台。據悉,李新祿現任重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其主要研究領域為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應用方向為锂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器等。公告稱,李新祿及其研究團隊目前在固态電池及其關鍵材料方面已獲授權發明專利7項、已申請并處于公開發明專利8項,拟申請發明專利5項。
公告披露,錦添翼公司負責固态電池及其關鍵材料的研發及産業化技術開發,電纜實業負責資金投入以及必要的人力及所需資源的支持;自電纜實業支付研究經費起,所有新申請的研究成果(專利或技術訣竅)由電纜實業和錦添翼公司共有,由雙方共同向專利機關申請專利,雙方各擁有50%份額。
公告還披露,電纜實業将在重慶和廣東分别設立研發中心,李新祿團隊核心技術人員将加盟公司進行研發工作;當研發項目達到可産業化或核算盈利時,電纜實業和錦添翼公司将成立合資公司,研發項目的有形資産與無形資産全部以出資方式轉移至合資公司。
對于此次投資的資金來源,金龍羽證券部工作人員回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将使用公司自有資金。
公開資料顯示,金龍羽于1996年在深圳成立,主營業務為電線電纜的生産與銷售,2017年7月在深交所上市。年報顯示,過去三年公司營收分别為33.18億元、38.47億元和31.99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别為2.43億元、2.80億元和1.92億元。今年上半年,公司預計盈利0.95億元到1.25億元,同比增長50.39%到97.88%。
作為傳統的電線電纜生産企業,金龍羽在公告中表示線纜行業區域性非常明顯,公司嘗試跨區域擴展業務但進展緩慢;公司也一直在尋找新的投資機會,以實現産業轉型升級。
申萬宏源一份研報指出,固态電池由于能在根本上提升兩大核心性能——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被認為是最具前景的新一代動力锂電;固态電池壁壘較液态電池更高,率先實現産業化者享有高溢價,電池行業可能重新洗牌;但固态電池應用之路困難重重,仍需解決供應鍊重塑、成本高、快充效率不佳等幾大痛點。
在披露拟投入3億元研發固态電池後,此前股價表現低迷的金龍羽連收3個漲停闆。對此,深交所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相關技術研究成功和産業化研究成功預計所需投入的資金總額,以及公司3億元資金拟投入的具體項目、支付條件及支付進度安排,是否存在“蹭熱點”炒作股價的情形。
此外,深交所還要求公司結合國内固态電池行業的發展現狀、市場競争情況等方面,進一步分析說明公司跨界投資可能面臨的主要風險。
上述金龍羽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公司正在準備回複關注函,同時希望投資人注意投資風險,目前相關事項還存在不确定性。
每日經濟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